430020(430020)
公司经营评述
- 2020-06-30
- 2019-12-31
- 2019-06-30
一、经营情况回顾
(一)商业模式
(1)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型环保节能绿色建材行业,建工华创是装配式建筑技术提供商、预制构件生产商、装配式建筑施工服务商。
(2)在装配式建筑体系研究和产品设计方面,建工华创研发了全国首创并率先推广市场化全螺栓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科技技术。该技术对低矮层建筑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范围涵盖自设计、构件生产、到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建筑体系和多项专利技术,并设计实现年产超过三十万建筑平米构件生产能力的自动化生产线。
(3)建工华创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多项新材料专利和新工艺专有技术、数十年在建筑材料方面积累的经验,公司以前沿领先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除了拥有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研究院外,同时还与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展开广泛持续的技术产品研发,具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
(4)建工华创为国家工程建设单位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及服务;为建筑新材料制造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国内民宿旅游集团提供一体化装配式房屋建造;为个人自建房客户提供从房屋设计、生产,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条龙服务。
(5)建工华创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研发的轻集料混凝土、BOLTPC装配式房屋建筑的技术体系,以及装配式建筑项目技术推广服务、生产基地的建设服务。
(6)建工华创的生产采用委托加工、合作生产等多种模式,与线上、线下多家销售平台合作,进行市场布局和销售。公司收入来源包括:专利技术使用权授权许可收入、装配式建筑构件及配套产品销售、专用生产设备的销售、技术服务收费、自建房定制化房屋的销售。
(7)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动。报告期后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变动。
(二)经营情况回顾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收入6,941,057.06元,比上年同期降低了38.46%,受疫情影响,有些项目推迟,致使本期收入减少。
(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5,630,406.5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61%,上年技术转让收入400万元,与之相配比的成本为0元;本期毛利率18.88%,比上年同期的57.55%下降了38.67个百分点。
(3)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592,999.28元,比上年同期降低了567.26%,报告期净利润比上年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上年营业收入中含有技术转让收入400万元,上年与技术转让收入相配比的成本,在专项技术研发期间已经摊入当年损益,所以上期的400万元技术转让收入全部形成利润。
(4)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38,168.61元,上年同期为-2,168,275.99元,主要是疫情期间回款缓慢;
(5)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额94,434,954.14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66,282,246.56元。
二、企业社会责任
(一)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二)其他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公司始终将依法经营作为公司运行的基本原则,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共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公益活动和抗击疫情的活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积极纳税,发展就业岗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未发生有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的情形。
收起▲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
本公司是处于新型环保节能绿色建材行业的生产商,提供装配式建筑体系研究、产品设计、构件生产、装配式施工一条龙服务的服务商。公司以领先前沿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拥有多项新材料的专利技术、新工艺专有技术,研发技术力量雄厚,并与高校及外部机构建立多家技术中心。公司生产采用委托加工、合作生产等多种模式,与多家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合作,完成市场布局及销售。为国家工程建设单位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及服务,为新材料制造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收入来源是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产品销售、专用生产设备的销售、技术服务收费等,成熟技术的使用权授权许可收入。
报告期内商业模式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收入17,158,595.57元,比上年同期的14,892,362.61元增长了15.22%,实现净利润-7,447,154.45元;报告期内毛利率40.62%,比去年同期的14.87%提高了25.75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净利润-7,447,154.45元,比去年同期-8,545,620.09元减少亏损12.85%,净利润减少亏损的主要原因为,本年收入中包含技术转让收入400万元,而与技术转让收入相配比的成本,在专项技术研发期间已经摊入当年损益,本期没有成本支出,400万元收入全部形成利润。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如下:
1、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已有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支出2,885,037.9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73%,新增4个研发项目,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断从产品结构上、建筑设计方案上、户型设计上进行优化,同时,在研发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平台开发系统上也不断创新,这项研发项目,将使产品生产、销售过程逐渐智能化,在制造平台上,将材料供应商、材料加工商、产品制造工厂以及产品销售客户链接在平台上,共同参与产品
制造过程,资源与信息共享,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产品质量;
2、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拓优质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调整营销策略,搭建了网络营销平台,提供多样化的装配式民俗产品户型,以其低成本与舒适多样产品吸引客户,发展可以长期合作的优质客户。
3、完善公司各种管理制度,组织员工业务培训,提供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三、持续经营评价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利风险。
四、风险因素
1、产品研发、技术更新风险
公司研发的轻集料混凝土、BPC装配式房屋体系在行业内技术领先,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多项专利及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积累和生产经验。但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不断升级,激发了行业内企业技术研发的热情,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将削弱已有的竞争优势。
应对措施:新技术的应用与新产品的开发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公司应及时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发展趋势,不断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保证产品技术的迭代发展,提高技术准入门槛。
2、技术研究人员匮乏的风险
公司装配式建筑项目对技术推广服务、房屋的规划方案设计等人才有较大需求,公司具备一定的人才基础,对随着规模的扩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势必增强,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补充人才,将对项目的实施和发展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对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继续吸引并稳定专业人员,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蕴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公司凝聚力。
3、存货管理不善风险
公司存货占用资金较大,存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若存货管理不善,储备量过大,存货占用过多资金,则会导致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引起流动性风险;储备量过小,公司销售运转存在问题,则会影响企业收益。同时,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存货销售价格下跌,将存在存货减值和跌价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新产品采用的销售政策是根据客户需求向供货商下订单,不会产生新的困存风险,同时根据转型需求对于原有生产形成的库存原材料部分销售给行业内相关企业或自用生产装配式建筑配套产品,尽快处理长期呆账物资以应对存货管理不善的风险。
4、团队建设风险
公司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快速复制生产建设基地,在形成全面培训体系的前提下,快速培训辅导团队尤其重要,如团队建设速度无法满足,势必会对建设基地后期运营管理造成困难。
应对措施:加快形成技术培训体系及教材,依托已建成的生产基地成立培训基地,建立生产培训团队,施工培训团队,满足市场拓展后的需求。
收起▲
一、商业模式
本公司是处于新型环保节能绿色建材行业的生产商,提供装配式建筑体系研究、产品设计、构件生产、装配式施工一条龙服务的服务商。公司以领先前沿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拥有多项新材料的专利技术、新工艺专有技术,研发技术力量雄厚,并与高校及外部机构建立多家技术中心。公司生产采用委托加工、合作生产等多种模式,与多家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合作,完成市场布局及销售。为国家工程建设单位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及服务,为新材料制造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公司收入来源是装配式建筑及配套产品销售、专用生产设备的销售、技术服务收费等,成熟技术的使用权授权许可收入。
报告期内商业模式发生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发生变化,由主要以销售自主生产的产品变为销售委托加工的产品及所投资子公司生产的产品,同时将技术研发成果授权使用给加盟企业,收取授权使用费,并提供后期技术服务。
报告期内其余要素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278,699.66元,比上年度增长33.72%,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其他业务收入中的技术转让收入增加400万元;营业成本为4,787,460.38元,比上年度降低32.9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74,833.31元,比上年度增长3,360,200.49元;主要变化的原因是:报告期内的技术转让收入400万元没有成本支出,该项技术的研发成本已经在研发期间摊入当期年度损益。
公司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8,275.99元,比上年度同期增加支出285,836.16元,变动比率为-15.18%;主要原因为公司销售商品回款中包含了210万元的应收票据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6,364.75元,比上年度同期减少支出502,332.86元,变动比率为24.88%,主要原因为长期股权投资比上年减少200万元,固定资产及长期资产投资比上年增加1,497,667.14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66,261.12元,比上年度同期增加支出10,466,261.12元,变动比率为2616.57%,主要原因为筹资活动流入现金比上年同期增加175,000元,支付与其他筹资活动有关现金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10,641,261.12元,增加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归还以前年度股东借款所致。
三、风险与价值
风险:
1、产品研发、技术更新风险
公司研发的BPC轻集料混凝土装配式房屋体系在行业内技术领先,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多项专利及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技术积累和生产经验。但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不断升级,激发了行业内企业技术研发的热情,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将削弱已有的竞争优势。
应对措施:新技术的应用与新产品的开发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公司应及时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发展趋势,不断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保证产品技术的迭代发展,提高技术准入门槛。
2、团队建设风险
公司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快速复制生产建设基地,在形成全面培训体系的前提下,快速培训辅导团队尤其重要,如团队建设速度无法满足,势必会对建设基地后期运营管理造成困难。
应对措施:加快形成技术培训体系及教材,依托已建成的生产基地成立培训基地,建立生产培训团队,施工培训团队,满足市场拓展后的需求。
3、主要客户集中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2018年度前五名客户累计占当年销售总额比例分别为99.92%,其中巴州华创乡墅家住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金额占比达达43.15%,许昌德通混凝土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销售占比达35.47%,四川途远美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占比达16.22%。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因行业景气周期性波动或自身因素导致生产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的产品销售及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存在销售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努力开拓客户群体,管理层将接洽更多的销售渠道来丰富公司客户群体,提升公司应对单一客户丢失或带来的公司经营业绩严重下滑的风险应对能力。
4、存货管理不善风险
公司存货占用资金较大,存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若存货管理不善,储备量过大,存货占用过多资金,则会导致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引起流动性风险;储备量过小,公司销售运转存在问题,则会影响企业收益。同时,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存货销售价格下跌,将存在存货减值和跌价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新产品采用的销售政策是根据客户需求向供货商下订单,不会产生新的困存风险,同时根据转型需求对于原有生产形成的库存原材料部分销售给行业内相关企业或自用生产装配式建筑配套产品,尽快处理长期呆账物资以应对存货管理不善的风险。
四、企业社会责任
(一)其他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公益活动,公司今后将一如既往的诚信经营,报答社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