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文

2018年天津统计公报:GDP总量18809.64亿 常住人口增加2.73万(附图表)

[ 经济 人口 2019-03-11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七、金融

2018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1966.89亿元,增长7.2%。

金融存贷款余额保持增长。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983.17亿元,比年初增加42.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1%;各项贷款余额34084.90亿元,比年初增加2439.09亿元,增长7.9%。

证券交易市场平稳发展。2018年,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累计达到259家。年末证券帐户516.7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2%。全年各类证券交易额37183.74亿元,下降14.6%。其中,股票交易额17661.73亿元,下降20.8%;债券交易额16930.48亿元,下降13.5%;基金交易额2526亿元,增长58.1%。期货市场成交额66614.89亿元,增长10.2%。

保险市场稳定发展。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559.98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415.54亿元,下降1.9%;财产险保费收入144.44亿元,增长2.0%。全年赔付额164.1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人身险赔付83.75亿元,增长3.1%;财产险赔付80.39亿元,增长8.5%。截至年末,全市共有保险类机构3936家,保险从业人员9.86万人。

八、开发开放

招商引资扎实推进。2018年,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3339个,实际利用内资2657.06亿元。引进制造业项目524个,到位资金176.63亿元,占比6.6%;引进服务业项目2625个,到位资金2414.36亿元,占比90.9%,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到位资金分别增长64.2%和32.2%。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88家,增长14.4%,合同外资额246.49亿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48.51亿美元。

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成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经贸合作,建设双向产业合作基地,持续推进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建设,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全年新设境外企业机构132家,中方投资额21.0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4.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3亿美元。截至年末,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外人员1.69万人。

外贸出口增幅提升。2018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077.01亿元,增长5.6%。其中,进口4869.85亿元,增长3.8%;出口3207.16亿元,增长8.6%,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1555.71亿元,增长8.3%,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1426.38亿元,增长6.9%,比上年加快6.9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东盟出口分别增长60.5%和23.0%,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增长7.2%和2.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持续深化。90项改革任务和两批175项制度创新基本完成。“深改方案”获中央批准实施,128项任务已完成84项,率先落地企业经营许可一址多证、融资租赁特殊目的公司外债便利化等创新政策。自贸试验区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5.1万户,是设立前历年总和的2.2倍;2018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5.51亿美元,占全市的32%。融资租赁、平行进口汽车业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98.31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75.98万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1.10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2.2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1%;国内旅游收入3840.89亿元,增长16.7%。我市居民出国旅游89.75万人次,增长85.1%。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82家,A级及以上景区104个。

九、京津冀协同发展

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成效明显。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941家,京津合作示范区、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承接平台建设提速,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启动建设,中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中国核工业大学等一批项目签约。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津冀合作协议8方面事项加快落实。全年京冀企业来津投资到位资金1233.88亿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6.4%。

重点领域突破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协同加快推进,津雄城际纳入国家规划,京滨、京唐铁路加快建设,天津至北京新机场联络线前期工作提速推进,京秦高速冀津连接线开通,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开工,天津港与曹妃甸港首条环渤海内支线开通。对来津北京牌照小型、微型客车限行实行同城化管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盖全部公交和地铁线路。京津冀(天津)检验检疫综合改革试验区挂牌运营,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13846.04亿元,增长9.2%,其中来自京冀的货物比重达到30.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产业对接协作继续深化,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处理中心、西青电子城数据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生态环保联防联控联治不断强化,出台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区域大气、水、土壤协同治理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