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文

2019扬州市流动人口基本状况分析: 沿江城区人口多为净流入(附图表)

[ 人口 2019-02-14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从年龄分布看,青年劳动力是流动人口主力军

截止2017年底,从全市登记流动人口数据看,其中16-45岁25.81万人,占53.41%,青壮年劳动力成为流动人口的主流。新生代流动人口成为“主力军”。这与《中国流动人口为发展报告2017》反映的动态基本一致。全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80后”由50%提升至56.5%,“90后”由14.5%提升至18.7%,两者占比达75.2%。由此可见,年龄构成年轻化是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从性别看,男性多于女性

截止2017年底,江苏省居住证信息管理系统全市登记流动人口共48.33万人。其中,男性流动人口30.01万人,占62.09%,女性流动人口18.31万人。从不同性别的流动人口流动情况看,在20-35岁年龄阶段女性流动性大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大,女性流动性减弱,男性流动性增强。而男性流动人口是以工作为主要目的,女性流动人口主要是以随迁家属、投亲靠友、学习培训、陪读等为目的的迁徙。

(四)从迁移流向看,省内流动占主体

1、近距离流入占主导

从流入人口看,以近距离流入居多。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中,迁入人口为36688人。其中,省内迁入29306人,省外迁入7652人。与其他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不一样,扬州的流动人口主要以市内其他县、市、区和周边其他城市为主。一是由于扬州初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直接带来了因照顾上学子女而暂住扬州的流动人口;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项目建设的不断跟进,扬州的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不少来此定居的外地人;三是扬州的城市发展吸引不少外来务工者的身影。

2、省内劳动力输出占主导

从流出人口看,以省内流出居多。2017年,全市户籍人口中,迁出人口为48208人。其中,省内迁出39939人,省外迁出8269人。省内迁出占总迁出人数的82.8%。省内迁出中,一是由于扬州与省会南京毗邻,很多本地人由于教育资源、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原因而选择在省会工作、定居;二是宝应、高邮等地的大部分流出人口均选择到苏州、无锡等苏南发达城市务工、就业;三是扬州本地的高校较少。据人社局统计,每年扬州籍的高校毕业生回扬州就业的人数比例仅为30%左右。而很多在外地读书的高校毕业生,更喜欢留在当地择业,很大程度上不仅导致了人口的流出,也被动的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出。

(五)从就业状况看,服务业占主导

1、流入人口集中于脏累苦差险行业

从流入人口看,从行业结构分析,主要从事船舶修造、建筑、水产捕捞加工、餐饮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本地人不愿干的“脏、累、苦、差、险”工种和行业为主。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大多与流入地的职业特色相关,山东菜贩、水果贩等活跃在扬州各大小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河南、四川等地建筑工人在各大施工现场“抱团”出现;安徽外来者日趋成为出租车行业的主力军;南通家纺、安徽砂石等等,一个个“同乡职业军团”活跃在扬州流动人口中。

2、流出人口主要集中传统优势服务业

从流出人口看,大部分流出人口多在苏南、上海等地从事服务行业,具有扬州特色的“足浴”、“理发”、“美食”、“建筑”更是走遍大江南北,就业状况总体良好。

(六)从学历结构看,初中学历占主体

2017年,扬州市流动人口中,51.57%是初中学历,其次为小学学历,占15.33%,高中学历占14.95%,大学及以上占14.16%。扬州市流动人口多数来自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受教育程度以中小学居多,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七)从居住环境看,出租屋成集中地

全市流动人口中,77.92%居住在出租屋中,只有8.8%居住在单位内部,另有4.3%住在工地现场。在调研中,根据乡镇反映,过去的猪栏、违章棚改为简易房出租给流动人口的现象普遍。分布在各乡镇、街道的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地,规模小,公共服务设施差,安全隐患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