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技(000881)
公司经营评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2022-06-30
- 2021-12-31
- 2021-06-30
- 2020-12-31
- 2020-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开展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辐照加工服务、新材料研发与制造、医疗健康业务以及硅光电倍增器业务。
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核技术应用产业属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国家战略。非动力核技术作为一种横断技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非动力核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人民健康、公众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在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已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伴随我国核技术应用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逐步形成了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发展态势。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电子加速器是利用电场或磁场将电子加速到高能量的装置,是辐照加工产业的基础设备,也是非动力核技术工业应用的主要射线来源之一。现阶段主要应用于食品保鲜、消毒灭菌、材料改性、无损检测、环境治理、医疗等多个领域。从全球市场看,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从国内市场看,发展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符合国家战略与政策要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指出,在核能领域中鼓励同位素、加速器及辐照应用技术开发。目前受下游行业需求影响,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随着辐照技术在食品、医疗以及环保行业的运用,以及海外市场的兴起,未来对于电子加速器的需求将会呈现稳中有升。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
目前,利用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已验证可用于印染污水处理、化工污水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提标处理、制药污水处理、抗生素菌渣处理、煤化工焦化废水处理、酿酒废水处置、光伏切片废水处理等场景。相比于臭氧、芬顿等传统处理方法,电子束处理难降解污水和特种废物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目前仍属于市场引入阶段。
辐照加工服务
在工业方面,辐照加工是全球核技术应用范围最广的领域,但整体市场分散、加工能力较弱、综合性站点较少。国内辐照加工产业与国际先进存在较大差距,部分细分行业辐照加工渗透率较低。比如,美国工业辐射加工营收有66%来自半导体加工,有24%来自轮胎加工,而我国受到下游产业发展阶段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影响,基本处于试点应用阶段。所以,国内辐照加工产业对比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行业发展空间,并将朝着多区域经营网点布局、向综合性辐照服务、规模化服务、专业化服务以及产业整合的趋势发展。
新材料研发与制造
新材料是指经过化学或物理途径以增强其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如强度、耐久性、导电性和其他性能,并在性能上优于传统材料的新型材料。产业链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供给相对充足,但价格易受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下游则是被广泛使用的各种行业,包括汽车、电子电器、办公设备、精密仪器、工程建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环保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当前,国内线缆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进入调整阶段,整体盈利水平下滑。
医疗健康
质子治疗是利用高能质子射线轰击肿瘤细胞,利用质子射线特有的“布拉格峰效应”,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肿瘤部位周边正常组织和器官的辐射损伤,使肿瘤放疗的精确性达到最高水平,降低放射治疗副作用,既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又能最大限度保护周围健康组织,具有精度高、疗程短、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势,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肿瘤放疗尖端技术,并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国际上质子放射治疗系统的技术、产品及产业发展已步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与之相比,国内质子放射治疗系统的临床配置及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国家卫健委2023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台,其中:甲类117台,乙类3,528台。甲类中的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规划41台。2024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调整“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规划新增配置8台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专门用于社会办医疗机构。
放射性同位素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诊断或治疗目的的特殊药物,由放射性同位素与靶向药物组合而成。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可用于识别和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近年来,随着放射性化学、核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放射性药物已经成为全球药品研发的热门领域。截至2023年10月,中国已有42种放射性药品获批上市,全球已上市放射性新药品种达到64款,全球范围内创新性放射性药物的研发管线达到339种。
硅光电倍增器业务
硅光电倍增管按类型主要分为单体式和阵列式两种,其中阵列式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因其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优势。除了传统的医学成像和核物理实验领域外,硅光电倍增管还在安全监测、光子学、光通信等领域得到应用。根据Winmarketresearch调研数据和GIR(GlobalInfoResearch)调研等调研机构的报告,全球硅光电倍增管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主要厂商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占比超过80%。中国是全球硅光电倍增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份额约占全球的35%。同时,硅光电倍增管市场竞争激烈,多家全球领先的厂商如滨松、安森美、博通等占据主导地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4年,公司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以“A+”战略为引领,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按照“筑基之年”的总要求,围绕安全质量、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改革深化、经营提升、党的领导六个方面工作,筑牢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基础,重塑发展态势,加快公司高质量发展步伐。
坚持科技赋能,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长三角创新中心(核技术)建设为牵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重点项目攻关,取得阶段性进展。
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创新体系完善,全面梳理公司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并发布《科研投入加回管理办法(试行)》和《重点科研项目奖励管理办法(试行)》等创新激励举措,激发创新主体动力;进一步完善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上半年,公司累计新获发明专利授权3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18项,注册商标14项,发布1项国家标准、11项企业标准。积极推进长三角创新中心(核技术)建设工作,确定长三角创新中心各研发中心与实验室负责人,启动科研人员培育计划,确定质子医疗设备、辐照碳纤维等年度重点科研攻坚项目,全面开展质子治疗设备自主化、国产化工作。质子治疗装备制造基地已于2024年6月26日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国内首座商用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自主生产基地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为加快质子设备“引消吸创”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市场导向,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在国内领先的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领先。面对2024年上半年存量市场温和下滑及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公司深耕区域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实现业务板块销售合同额同比增长12.08%;在生产与交付环节,成功交付加速器25台,其中境内23台,境外2台,总交付台数同比增加9台。在辐照加工领域,重点开发优质大客户,进行定制化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各站点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推动上半年新签订单量同比增长25.43%,产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8.90%,新增辐照客户超100家。
在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领域,基于示范项目运行,持续优化电子束工艺,建立核心数据库,实现小试、中试与工程化应用的数据联通与经验反馈,打造精准、快速出具方案能力,提升项目前台问题的快速响应和解决能力。经过持续探索,不断深化对优质客户的识别,聚焦煤化工、油气开采、光伏切片等电子束具有优势的难降解污水处理应用场景,市场定位更加精准。上半年,公司通过新场景的中试实验验证,正积极推进电子束工艺在酿酒废水、光伏切片废水、新能源电池回收废水处理等领域拓展,精准筛选优质客户,并储备若干项目。
在新材料业务领域,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分子线缆材料制造商之一,公司上半年借助在华东、华中、华北、西南、华南的建设制造基地,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通过“产地销”“销地产”一体化,打造服务区域市场的销售平台,提升需求响应速度与客户服务质量,强化整体市场竞争力,面对竞争加剧的市场行情,加大大客户开发力度,加快新产品推广,上半年存量市场实现销量稳中有增,新品销量同比优于上年同期。在新材料方面,公司实现传统行业产品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约5.5%,“三新”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51.8%;并针对成熟产品的空白市场开展专项增量工作,5月份开发梳理出12款专项增量产品;挖掘规模优势,目前拥有意向客户78家,其中完成小试验证57家,已下单客户12家,增量订单328吨。
医疗健康业务,公司密切跟踪重点项目和目标医院,通过产业或平台落地、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提供EPC总承包服务、科研合作等模式,创新销售模式,助推项目市场开发;在质子产业园6月底竣工验收的基础上,将加快首台设备的生产和安装调试,为下半年现场交付创造条件。同位素药物领域,与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同位素产品贸易业务,中标并签署了Ac-225框架供货协议,为公司产品上市销售奠定基础;持续推进锗镓发生器研制,完成4mCi发生器样机研制,科研项目进展正常;同位素产业园建设方面,正在开展各专业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第二次环保公示并完善环评报告,完成主设备采购合同签订,进行相关设计工作。
硅光电倍增器领域,上半年研发出微单元pitch更大(20微米)器件,EQR203030/6060产品进入量产认证阶段。
持续深化改革,推进公司高质发展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2024年1月,公司审批通过《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完成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顶层设计,全方位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全年经营目标的实现。
组织机构改革与板块业务整合方面,一是公司立足市场化本质特征,聚焦总部谋发展和防风险等核心职能,以打造战略型、价值型、赋能型总部为目标,于2月完成公司总部组织机构调整。新成立投资发展部、计划财务部分别作为增量业务拓展开发、存量业务转型升级的牵头部门,并优化科技管理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本次调整总部实现减少6个部门机构,调整后共12个部门机构。二是于5月起开展辐照业务整合与组织优化,整合工作围绕理顺管理机制、理顺公司治理、理顺股权产权、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开展。
经营强身健体提质增效方面,公司上半年围绕共启愿景、破局当下、谋划发展三个方面,对公司愿景画像、中长期发展目标、核心竞争力、效益提升举措、业务发展路径、总部赋能发展举措等方面开展充分研讨;出台配套的增量激励方案,推动各子公司全力实现年度经营保利润目标;对部分经营情况不佳的子公司,因企施策、精准施治,重在眼前兼顾长远,突出“止血造血”,强化执行抓落实。
治理管控机制优化方面,做实下属子公司经营发展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母子公司治理管控机制,厘清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权责边界。公司上半年制定《下属子企业公司治理管控优化提升方案》,完成二级子公司董事会授权及运作机制优化方案;制定外派董事管理优化方案,加强对外派董事的管理;编制下属子公司董事会评价办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资产质量及经营业绩增长不足以支撑战略目标实现风险
风险描述:公司存量业务转型升级慢,增量储备尚无经营贡献,低效资产对企业整体效能和盈利能力带来负面影响,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减亏控亏压力较大,完成经营业绩指标面临较大挑战。
应对措施:一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新材料结构,向高端材料转型,产能利用率不低于计划目标。加速器与辐照板块实现加速器交付台数不少于计划目标;完成特种废物处理技术、商务、工程、供应链正反面经验总结报告,新增签约金额不少于计划目标;辐照业务平均毛利提升不低于计划目标。医疗健康业务质子设备销售获得年度国内新增招标项目不少于计划目标的市场订单;同位素业务就自主产品与客户签署意向供货协议。二是加大减亏控亏力度,完成亏损企业户数、亏损金额治理。三是不动产及股权资产的优化清单年度任务完成率100%。
战新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风险描述:公司已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方案》,特别是公司引进的质子医疗技术消化吸收时间较长,自主研发难度大。
应对措施:一是完成质子医疗年度科研任务。二是新材料业务围绕电缆料、工程塑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完成尼龙线缆料系列化落地,电池包复材产业化。三是加速器业务完成DD固态电源电能转换效率大于75%的研发目标;持续提升DG型加速器核心性能参数,开展2.0MeV(DG型)加速器优化定型,中频电源实现自主化吸收。四是核环保业务加大印染、化工园区领域标准化产品推广与项目建设,2024年完成不少于计划目标的印染、化工园区领域项目签约与动工。五是制定科研项目后评价标准,开展科研项目后评价与成果转化率分析工作,2024年结题科研项目形成技术产品或技术方案,具备量产或技术推广条件。
改革落地风险
风险描述:公司已正式印发《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2023—2025年)》,围绕解放生产力、理顺生产关系,明确战新产业、治理体系、科技创新、投资管理、考核激励五大重点专项,75项改革任务,需要重点关注改革任务能否真正落地,提升公司动力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应对措施:一是制定优化子企业“三重一大”事项标准清单并发布,指导各公司升版优化“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和决策办法。二是根据制度计划、总部管控事项清单优化本部制度流程,建立公司制度流程架构。三是全面理顺公司产权与管理的关系,明确未来产权关系的清晰画像,制定行之有效的优化计划。四是《公司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深化提升实施方案》年度任务完成率100%。
应收账款压降与逾期风险、存货压降风险
风险描述:公司应收账款、存货规模较大,存在长账龄应收、非正常存货情况,可能导致积压、减值并造成坏账的风险,对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一是全面梳理排查逾期或非正常往来款项明细,建立催收清单,开展催收工作。二是根据催收清单,逾期账款的责任人形成解决方案。三是强化安全库存在存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安全库存的管理;加强对呆滞料的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四是加大非正常存货管理力度,制定清理计划,并对非正常存货处理进展开展考核。五是建立分级分类的应收账款法律追收统筹管理机制,加强排查力度,精确法律追收数据,开展法律追收专项检查、评价。
安质环风险
风险描述:部分子公司安全经营主体责任落实不足,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不足,质量管理规范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安全环境管理基础仍不牢固,安质环风险仍然突出。
应对措施:一是开展质量专项提升,建立专项提升方案,实现质量损失较上年同比下降15%。二是推进重大安质环隐患整治,管控突出安质环风险,动态梳理“一企一档”隐患清单,12月31日前,按时整改率100%。三是聚焦环境管理短板,规范环境管理,辐射安全、环保项目、危废固废管理、污染物排放等重点隐患整改完成率100%。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面对困难与机遇,坚定推进“A+”战略,按照“筑基之年”总要求,紧紧围绕年度目标和重点战略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公司的经营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略有收窄。报告期内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新材料业务不及预期及培育期业务亏损所致。其中,新材料业务利润总额同比降低0.35亿元,主要为电缆、电信行业产品售价走低,竞争加剧,虽订单量增长,但毛利率较上年同期降低近3个百分点;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硅光电倍增器、医疗健康业务处于培育期,研发及市场推广的持续投入导致亏损。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持续积极担当作为,根据上半年经营发展存在问题,聚焦压实经营目标、子公司经营提升、本部赋能发展等重点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挖潜存量业务、拓展增量业务,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动力。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开展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辐照加工服务、新材料研发与制造以及医疗健康业务。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电子加速器是辐照加工产业的基础设备,也是非动力核技术工业应用的主要射线来源。现阶段电子加速器主要用于食品保鲜、消毒灭菌、材料改性、无损检测、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
2023年,国内电子加速器市场受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的影响,材料改性用电子加速器的市场存在下降趋势。但随着辐照技术在食品、医疗以及环保等行业的运用,未来对于电子加速器的需求将会稳步增加。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
目前,利用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已验证可用于印染污水处理、化工污水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提标处理、制药污水处理、抗生素菌渣处理等场景。但相比于臭氧、芬顿等传统处理方法,电子束处理难降解污水和特种废物的应用仍属于市场引入阶段。
辐照加工服务
辐照技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与涉及国计民生的众多行业紧密相关,发展空间大,市场已进入扩张期。
在工业方面,辐照加工是全球核技术应用范围最广、产业化规模最大的领域。电子加速器创新应用成长迅速,其中材料辐照改性已扩展到交联线缆、热缩与发泡材料、各类基材涂层固化与各类功能薄膜改性、半导体加工、轮胎预硫化、医用水凝胶制备、宝石着色等;辐照消毒中的医疗用品增量明显,包括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等;辐照保鲜服务于食品保存、宠物食品灭菌、包装材料灭菌及农产品保鲜等。
新材料研发与制造
改性高分子材料是指经过化学或物理途径以增强其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如强度、耐久性、导电性和其他性能,并在性能上优于传统材料的新型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供给相对充足,但价格易受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下游则是被广泛使用的各种行业,包括汽车、电子电器、办公设备、精密仪器、工程建筑、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环保及生物医学工程等。改性高分子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的主要发展行业,从全球竞争格局看,全球知名改性材料企业一般为全产业链公司,业务涵盖原料生产、改性加工、产品销售,同时这些企业在改性技术上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成本控制、新品研发、销售推广等方面均拥有较大竞争优势,占据全球市场和高端产品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当前,国内改性材料的需求增速放缓,行业表现出中低端产品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特点。“十四五”期间,国内改性高分子材料产业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将由产量大国向技术强国突破,中高端改性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国内的产业链也将日趋完整,伴随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增强,产业整合趋势明显。同时,“双碳”战略为高端特种材料、高新性能材料、可降解可循环材料等领域带来发展机遇。
医疗健康
核医疗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尖端产业,质子治疗技术被誉为肿瘤放疗领域最亮眼的“皇冠明珠”。质子治疗是利用高能质子射线轰击肿瘤细胞,利用质子射线特有的“布拉格峰效应”,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基础上,降低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的辐射损伤,相比传统放射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肿瘤放疗尖端技术,并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国际上质子放射治疗系统的技术、产品及产业发展已步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与之相比,国内质子放射治疗系统的临床配置及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质子治疗以及与之相似的重离子治疗在全球范围内都属稀缺医疗资源,根据国际离子治疗联合会(PTCOG)官网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全球共有128家在运营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其中,国内(含香港、不含台湾)在运营的仅有8家。国家卫健委2023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台。 其中:甲类117台,乙类3,528台。甲类中的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规划41台。2024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调整“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规划新增配置8台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专门用于社会办医疗机构。国内质子治疗设备市场存在较高进入壁垒,包括对资本资源要求高、监管严格、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稀缺、品牌认知度要求高、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等,且属于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审核严格,这些都使得国内质子治疗设备市场竞争有序良好。
放射性同位素药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诊断或治疗目的的特殊药物,由放射性同位素与靶向药物组合而成。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可用于识别和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近年来,随着放射性化学、核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放射性药物已经成为全球药品研发的热门领域。国内目前的治疗类放射性同位素药品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内核医学的进步、国家和公众对于放射性药物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放射性同位素药物产业也迅速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2021年国家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2023年国务院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文件,有效促进和指导了国内核医疗装备产业和同位素药物产业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电子加速器领域,公司旗下子公司达胜公司,是公司践行A+战略的重要平台。达胜公司是国际辐照联合会(IIA)的会员单位,也是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电子束技术环境应用)研发中心;作为一家掌握电子加速器制造与研发关键核心技术的行业“排头兵”企业,达胜公司目前拥有 4个电子加速器生产基地,电子加速器设计产能达到 90台/年,是国内最大的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电子加速器细分领域内唯一一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胜公司的产品覆盖低、中、高能区,也是国内拥有电子加速器类型、结构形式、型号较全的公司,实现了电子加速器在辐照加工、材料改性、消毒灭菌、核农学、核环保以及无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产品远销土耳其、韩国、泰国、越南、印度、美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2023年,达胜公司聚焦先进制造,通过引进自动化装备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电子加速器的关键工艺和核心部件生产效率提高50%;同时推进产品标准化建设,实现存量机型标准化覆盖率达到100%。在电子加速器市场,达胜公司2023年实现海外销售再创历史新高,在越南、俄罗斯实现了新区域市场突破;达胜公司的印尼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作项目获评“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示范项目”。在加速器先进制造领域,积极开展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国产化替代,自主研发了用于DD电子加速器的固态电源,使加速器的电能转化率由63%提升到85%;同步研发了用于 DG 电子加速器的中频电源,使该类型加速器电能转化率由 75%提升到90%。达胜公司保持国内传统应用场景的加速器销售总量的基础上,在三新市场(指新行业市场、新项目市场、新产品市场)也取得销售突破,其中新研发的用于EB固化和表面处理实验研究的桌面式单灯丝电子帘加速器已形成首台套销售,并通过客户验收;用于薄膜改性和辐照固化的多灯丝电子帘加速器已形成海外首销;新机型DG2.0电子加速器也已实现销售,有力支撑了公司2023年电子加速器的增量市场拓展。2023年度,达胜公司累计完成申请专利33项,其中受理发明专利21项;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建设共计8项,组织协调各参编单位完成标准编制各阶段任务。完成T/CCAA 63—2023《进口冷链食品包装电子束消毒技术规范》、T/CNS 88-2022《电子束处理医疗污水技术规范》《高盐有机废水处理应用技术指南》3项团标发布。达胜公司2023年更是在2022年各项资质基础上,再成功入选“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名单和2023年度苏州市创新联合体名单。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领域,随着国内政策逐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减污减排等领域的推进力度,对利用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的行业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公司旗下子公司达胜科技,是一家拥有环保及市政设计乙级资质、环保承包贰级资质、机电及市政承包三级资质、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总承包甲级资质、环保运营二级资质,集环境工程和环保设备的研究开发、生
产制造、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总承包、投资运营和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公司,是公司打造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的重要平台。项目建设方面,公司2023年在十大应用领域的示范项目已陆续建成并正式交付,为进一步加快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辐照加工服务
辐照加工领域,公司拥有辐照站点建设运营,辐照材料改性和辐照消毒灭菌服务的完整业务模式。2023年,公司在国内拥有辐照中心18座,布局电子加速器62台,总功率超过5,235千瓦;在业务布局上,公司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拓展,形成了华南、华中、华东、安徽以及西南的五大运营中心布局,完成了业务战略卡位,为公司辐照加工业务的后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公司重点提供医疗保健产品、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药品包装、食品及宠物饲料等消毒灭菌、保鲜加工服务,以及电线电缆、片材、热缩材料、半导体等辐照材料改性服务。2023年,公司新投运的上海青浦辐照站点,实现地纳米加速器配置四进四出双工位,双束下系统,线速度常用最高速度为 500m/min,单日产能达到2,000KM以上,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单日800-1,000KM),设备效率提升100%,具备打造行业标杆站点的水平。
新材料研发与制造
新材料领域,公司深耕改性材料行业三十多年,品牌影响力较强,在线缆料领域稳居行业前三位,其中光通信材料居国内龙头地位,汽车密封条、建筑用防水卷材料、航天航空用大飞机料等材料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是中国工业电器用高性能尼龙等系列材料的重要供应商,中高端车用改性塑料主流供应商,行业内细分领域传统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传统产品技术优势领先,如低压电器、LED照明材料等,在辐照交联尼龙产品领域则填补了国内空白。2023年,公司全面推进新材料业务的转型升级,积极调整新材料业务的产品结构。高新核材推动下一代聚丙烯绝缘料(PP)再获突破,8.7/15kV中压聚丙烯绝缘电缆通过试验,即将在南网并网运行;26/35kV海缆用聚丙烯绝缘料已通过宁波东方试用;而 2022年生产的国内首条新能源风电用聚丙烯绝缘电缆已安全并网运行1年;至此,聚丙烯绝缘料产品已实现多种用途,覆盖多种电压等级。下属子公司俊尔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入榜 2023温州市综合百强、制造业五十强及领军型工业企业;其主营产品在电表行业、电动工具行业、汽车行业均实现出色的市场成绩;通过深挖电子电器与传统燃油汽车存量市场增量业务,成功开发战略大客户,实现销售增量近万吨;协同产业基地配套实现华南市场电工业务强势突破且增量超7,000吨;成功进入电动工具行业供应商体系,免喷涂尼龙材料领先同行,获得客户认可,实现 0到1突破,奠定未来增长基础。持续拓展增量市场。 在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实现销售增量突破 2万吨;辐照材料成功进入施耐德、罗格朗等电气行业巨头供应体系,实现配套企业由国内龙头向国际龙头覆盖;5G+智能行业成功进入日本知名品牌的全球供应商系统,为2024年新增万吨级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医疗健康
医疗健康领域,2023年是公司发展医疗健康事业的第三年,但总体仍处于产业的发展初期,外部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质子重离子配置规划显著增加,各地配置证申报竞争激烈。报告期内,公司质子治疗系统和锗镓发生器入选2023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软件首次推广应用指导目录》,质子治疗系统入选四川省第三批医疗器械重点项目名单。公司 2023年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质子医疗项目、四川省肿瘤医院质子治疗中心项目分别成功引出稳定的高能质子束,这也为公司 2025年开展项目交付夯实了基础。质子项目国产化方面,项目供应链建设进展顺利。同时针对 2024年首台质子设备交付,制定了质子设备物流与仓储管理方案,保障质子设备及零部件运输及现场管理清晰流畅。质子产业园正在进行主体建筑施工,预计2024年完成建设并投用;同位素产业园通过《绵阳市施工建设标准化》验收,获绵阳市游仙区“平安工地”称号,预计2024年具备办公入住条件。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3年,公司以“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为使命,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以A+战略为引领,围绕四大业务布局深化拓展。在加速器与辐照业务方面,公司占据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制造较高市场份额,稳居国内核技术应用第一梯队。同时大力发展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在医疗健康方面,公司进军核技术应用高端医学领域,引进全球先进的质子治疗肿瘤技术,致力于实现国内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并布局中能回旋加速器生产医用同位素项目。
坚持科技赋能,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长三角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重点项目攻关,取得积极进展。第一,创新体系持续完善。强化科研统筹,组建科技管理部,科技创新统筹协同力度进一步加强。坚定落实长三角创新中心建设部署,明确以“服务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孵化”为导向,以重点项目及成果产业化为牵引,公司创新体系持续优化。第二,重点科研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公司开展的质子治疗设备自主化、国产化工作,先后获得深圳市发改委科技攻关专项、四川省专项扶持计划支持。公司围绕质子治疗设备国产化供应、加速器制备医用同位素及锗镓发生器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依托锗镓发生器研制项目,突破了加速器辐照靶件制备、锗﹣68分离纯化及锗镓发生器柱填料制备等关键核心技术工艺,制造出首台锗镓发生器样机,为项目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公司参与编制的全国首创团体标准 T/NAHIEM 83-2023《医疗机构质子重离子中心建设标准》,经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批准发布。公司自主研制的120keV-520mA电子帘加速器完成成果鉴定,填补了我国大功率电子帘加速器技术空白,荣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经中国化工学会工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工业水处理信息总站、中国工业水处理产业联盟、《工业水处理》期刊共同组织评审,达胜公司研制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工业废水的关键技术及装备”,荣获2023年度水处理领域创新技术一等奖。公司与清华大学核研院联合研发的“电离辐射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及菌渣”科技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无害化处理处置抗生素废水及菌渣提供了新途径,荣获“2023年度水处理领域创新技术一等奖”,该技术应用在新疆川宁项目上,已实现设备首销与交付。公司在新材料领域自主研制的国产化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荣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颁发的鉴定证书,填补国内空白,创行业第一,助力公司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再上新台阶。公司2023年在加速器业务微焦点X射线源、新材料辐照改性尼龙等新产品领域实现产业化示范应用,与北师大硅电倍增器团队实现产业化合作,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向产业转化的力度。截至目前,公司共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
坚持市场导向,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在国内领先的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领先。2023年,公司在国内电子加速器市场基本平稳,海外加速器签单13台,并在俄罗斯和越南实现首台销售,新开发了俄罗斯、孟加拉国、越南、墨西哥、巴西及阿根廷等多个国家的销售渠道。在辐照加工领域,印度尼西亚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作项目获评“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示范项目”;新投运的上海青浦辐照站点,实现地纳米加速器配置四进四出双工位,双束下系统,线速度常用最高速度为500m/min,单日产能达到2000KM以上,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单日 800-1000KM),设备效率提升100%,具备打造行业标杆站点的水平。在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领域,公司通过一年的技术沉淀,产业发展基础已初步奠定。下属子公司达胜科技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形成了“化工园区及印染废水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美’工艺包与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三大核心产品标准化方案,市场开发进一步清晰、明确;已在印染废水、医疗废水/固废、抗生素菌渣、化工园区废水、制药废水、垃圾渗滤液、煤化工焦化废水、油气田采出废水、城镇生活污水等领域开展应用。辐照业务,强化区域业务协同,全年新增客户134家,累计新客户销售收入超过600万元;宠物食品辐照加工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386%,半导体芯片辐照、宝石改色成为公司业务新亮点。在新材料业务领域,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分子线缆材料制造商之一,公司2023年积极推进高增值产品的市场拓展,尼龙线缆材料在高端材料市场替代进口取得突破,AS1049澳标电力电缆护套及UL美标透明尼龙护套材料成功定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05%;31247电缆料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15%,创历史新高;阻燃PE材料全年销量同比增长242%。俊尔公司6大应用行业增量市场实现销量2.8万吨,同比增长 40%,成功开发战略大客户,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增量首次突破双万吨;辐照材料成功进入电气行业巨头供应体系并批量,实现配套企业由国内龙头向国际龙头覆盖;5G+智能行业成功进入日本知名品牌的全球供应商系统,实现每月供货超200吨;智能安防行业成功进入行业内龙头企业供应商体系,为 2024年新增万吨级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医疗健康业务,公司密切跟踪重点项目和目标医院,并针对质子配置证申报活动,积极协助潜在客户开展质子配置证申报材料编制及答疑。同位素药物领域,年度新增上游镥-177同位素供应商,并通过上下游挖潜,全年实现同位素代销,涉及4类产品,为公司自产产品销售奠定基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公司谋划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开局之年。全体干部员工保持“A+”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坚持抓公司经营发展,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夯实发展根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2023年公司经营业绩承压,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3.53亿元,归属股东的净利润-7.37亿元。2024年公司将持续积极担当作为,加大科研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挖潜存量业务、拓展增量业务,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动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持以“A+”战略为引领,积极延伸“A+”战略内涵,一是加速器与辐照应用板块坚持“A+”战略中的“加速器 Accelerator+”战略,持续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做深做广辐照应用场景,沿着加速器这一主战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业务范围。二是医疗健康板块坚持“A+”战略中“原子Atom+”战略,积极探索并做强做优做大非动力核技术中以质子医疗为代表的各类射线源及其应用场景。三是新材料板块及公司整体层面锚定“A+”战略中的“先进的Advanced+”战略,以核技术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协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谋求更广阔的产业布局和更深入的产业技术研究。
公司坚持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路径,“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持续更好的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产业控制、科技创新、安全支撑作用。内生方面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沿着“技术到产品、产品到商品”路径,持续做好产业化工作;外延方面以资本运作为抓手,发挥上市平台功能,多措并举做好产业递进式延伸。
2024年经营计划
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统筹抓好安全质量、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改革深化、经营提升、党的领导六个方面工作,筑牢发展基础、重塑发展态势,坚持系统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不断推动各领域业务高质量发展。
全面落实年度科技创新任务,全面推动核技术产业高端化转型。巩固电子加速器与辐照加工存量业务,推进新机型与新场景研究,做实大客户开发,挖掘新应用场景与市场,尽快实现应用突破;推进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经验总结,加快业务核心能力建设,推进重点项目签约;推动新材料业务产品结构优化及产品向高端化转型升级;做好质子医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孵化质子医疗引消吸项目、锗稼发生器项目,完善医疗健康产业布局路径。
资产质量及经营业绩增长支撑战略目标实现风险
风险描述:公司存量业务转型升级慢,增量储备尚无经营贡献小,低效资产对企业整体效能和盈利能力带来负面影响,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减亏控亏压力较大,完成经营业绩指标面临较大挑战。
应对措施:一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新材料结构,向高端材料转型,产能利用率不低于计划目标。加速器与辐照板块实现加速器交付台数不少于计划目标;完成特种废物处理技术、商务、工程、供应链正反面经验总结报告,新增签约金额不少于计划目标;辐照业务平均毛利提升不低于计划目标。医疗健康业务质子设备销售获得年度国内新增招标项目不少于计划目标的市场订单;同位素业务就自主产品与客户签署意向供货协议。二是加大减亏控亏力度,完成亏损企业户数、亏损金额治理。三是不动产及股权资产的优化清单年度任务完成率100%。
战新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风险描述:公司已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方案》,特别是公司引进的质子医疗技术消化吸收时间较长,自主研发难度大。
应对措施:一是完成质子医疗年度科研任务。二是新材料业务围绕电缆料、工程塑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完成尼龙线缆料系列化落地,电池包复材产业化。三是加速器业务完成DD固态电源电能转换效率>75%研发目标;持续提升DG型加速器核心性能参数,开展2.0MeV(DG型)加速器优化定型,中频电源实现自主化吸收。四是核环保业务加大印染、化工园区领域标准化产品推广与项目建设,2024年完成不少于计划目标的印染、化工园区领域项目签约与动工。五是制定科研项目后评价标准,开展科研项目后评价与成果转化率分析工作,2024年结题科研项目100%形成技术产品或技术方案,具备量产或技术推广条件。
风险描述:公司已正式印发《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2023—2025年)》,围绕解放生产力、理顺生产关系,明确战新产业、治理体系、科技创新、投资管理、考核激励五大重点专项,75项改革任务,需要重点关注改革任务能否真正落地,提升公司动力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应对措施:一是制定优化子企业“三重一大”事项标准清单并发布,指导各公司升版优化“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和决策办法。二是根据制度计划、总部管控事项清单优化本部制度流程,建立公司制度流程架构。三是全面理顺公司产权与管理的关系,明确未来产权关系的清晰画像,制定行之有效的优化计划。四是《核技术公司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深化提升实施方案》年度任务完成率100%。
应收账款压降与逾期风险、存货压降风险
风险描述:公司应收账款、存货规模较大,存在长账龄应收、非正常存货情况,可能导致积压、减值并造成坏账的风险,对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一是全面梳理排查逾期或非正常往来款项明细,建立催收清单,开展催收工作。二是根据催收清单,逾期账款的责任人形成解决方案。三是强化安全库存在存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安全库存的管理;加强对呆滞料的管理,减少资金占用。四是加大非正常存货管理力度,制定清理计划,并对非正常存货处理进展开展考核。五是建立分级分类的应收账款法律追收统筹管理机制,加强排查力度,精确法律追收数据,开展法律追收专项检查、评价。
安质环风险
风险描述:部分子公司安全经营主体责任落实不足,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不足,质量管理规范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安全环境管理基础仍不牢固,安质环突出风险仍然突出。
应对措施:一是开展质量专项提升,建立专项提升方案,实现质量损失较上年同比下降15%。二是推进重大安质环隐患整治,管控突出安质环风险,动态梳理“一企一档”隐患清单,12月31日前按时整改率100%。三是聚焦环境管理短板,规范环境管理,辐射安全、环保项目、危废固废管理、污染物排放等重点隐患整改完成率100%。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主要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坚定“A+”战略引领,做强做优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做深做广加速器应用场景,向医用加速器等高端领域拓展;围绕“更美丽、更健康、更安全”的业务方向,推动既有业务优化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其中,“更美丽”业务包括辐照加工服务、电子束处理难降解污染物、新材料;“更健康”业务包括医疗健康领域涉及的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及放射性医用同位素制备;托管的“更安全”业务包括辐射监测与防护、辐射成像与应用,以及核农业等。同时,公司正在稳步优化重大资产重组前的远洋运输、房地产开发、工程承包、远洋渔业和进出口贸易等业务。
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核技术应用产业符合国家战略。非动力核技术作为一种横断技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非动力核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人民健康、公众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在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已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截至2022年底,保守估计,我国核技术应用产值,从2015年的3000亿元(约占GDP的4.0‰),到2022年底已接近7000亿元(约占GDP的5.7‰),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工业应用产值占比超过50%,医用核技术产值占比约20%,行业发展相对成熟。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2025年我国核技术应用市场规模可达万亿元市场规模。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电子加速器市场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增加,市场规模呈稳步持续增长状态。随着辐射技术和辐照加工行业的发展,电子加速器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新材料的改性、食品的保鲜和杀菌、医疗器械及药品的消毒灭菌、环境保护以及无损探伤等领域;预计未来电子加速器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沿产业链向下游整合,实现研发生产与应用服务的一体化,借助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行业的规模化。随着辐照技术在食品、医疗以及环保等行业的运用,未来对于电子加速器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中国目前运行的辐照电子加速器约700台,85%的电子辐照加速器为国产设备,另有约15%为进口设备。
辐照加工服务
辐照技术是民用核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发展方向,主要应用于辐照加工、辐照灭菌、环境保护、检验检疫、种子诱变以及物质改性等方面。国外辐照加工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相关辐照加工服务主要由Sterigenics、Steris等几家国际上大型专业消毒灭菌商提供,其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品牌底蕴深厚且影响力广,在行业内拥有权威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辐射技术服务,在我国被称为“绿色加工产业”和“本世纪朝阳产业”,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高科技产业之一。国内辐照加工服务领域主要是材料改性与消毒灭菌,技术成熟,市场成熟度较高,市场仍处于扩张布局阶段,市场需求远未得到满足。国内目前在运的加速器辐照站约有130座,主要集中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地区,内陆地区分布较少,业务覆盖众多电线电缆、医疗保健产品、食品和药品企业客户,辐照材料改性业务需求市场较为稳定。国内辐照电子加速器从事消毒灭菌业务的占比正在逐年增加,预计在国内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市场的占比从2015年的2%会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15%,这一数据对比全球2024年预计的消毒灭
菌市场中辐照消毒灭菌市场占比27%,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市场空间。
电子束处理难降解污染物
借助电子束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特殊优势,使用电子加速器对工业废气以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废物和污泥等进行处理,并与部分常规污染物处理工艺具有较好的耦合作用,达到绿色经济高效的处理效果。该技术的应用属于国内一个新兴业务,市场参与者少,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化,以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推进,预计未来电子束在环保领域上的运用将更加广泛。2023年上半年,《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及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发布,各省市也陆续出台《碳达峰方案》《环保规划》等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污水资源化利用、主要污染物减排均作为关键行动被多次提及,政策方向上利好国内环保治理市场的良性发展。
新材料
改性材料是指经过化学或物理途径以增强其特性的材料,如强度、耐久性、导电性和其他性能,并在性能上优于传统材料的新型材料。在产业链结构中,改性塑料产业链上游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改性剂等原材料;中游为各类改性材料的生产与供应,包括阻燃树脂类、增强增韧树脂类、塑料合金类和功能色母类;下游为汽车、家电、健康防护、工程建筑、航空航天、电子、风电、光伏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应用行业;其中汽车与家电领域是改性塑料最重要的下游应用行业。目前,改性塑料需求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国内改性塑料行业起步晚,产品主要处于中低端市场,企业的服务能力与研发能力与国外化工巨头相比尚存差距,国内生产企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不高,跨国公司占据国内市场约70%的市场份额,且目前国内改性材料的中高档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布,国家将改性材料作为新材料产品,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范畴,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中央和地方为行业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医疗健康
核医疗是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尖端产业,质子治疗技术被誉为肿瘤放疗领域最亮眼的“皇冠明珠”。质子治疗是一种利用高能质子束靶向癌细胞而不损害周围健康组织的放射治疗方法,由于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与传统放射治疗相关的副作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全球质子诊疗设备市场目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北美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质子治疗市场,亚太区域是目前预期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市场,原因是亚太市场对晚期癌症治疗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以及亚太地区质子治疗设备数量在持续增加。
根据恒州博智《2021-2027年全球与中国核医学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2020年全球核医学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3.78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18.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02%。国内质子治疗设备市场的特点是存在较高进入壁垒,包括对资本资源要求高、监管严格、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稀缺、品牌认知度要求高,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且属于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审核严格;与之相应,国内质子放射治疗产业市场将在未来十年内加速发展,截至2023年上半年,国内已有超过10家质子重离子中心同时在建。同位素药物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识别和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同位素药物的使用变得更加精确和有效,从而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增长,根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同位素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119.3亿美元,我国同位素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127亿元,这意味着国内与全球同位素药物市场规模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国内同位素药物领域,目标是逐步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面对当下全球医用同位素供应能力下降,国内需求基本依赖进口且需求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预计国内同位素产品供不应求与产品涨价的情况将并存。国内核医疗健康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持续推进“A+”战略,不断做强做优电子加速器制造业务,做深做广加速器应用场景,以“稳存量、优增量、调结构、防风险”的关键经营举措,积极应对上半年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制造业竞争加剧等的影响,不断巩固战略引领、市场拓展、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等优势。
战略引领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公司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围绕“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坚持“A+”战略方向,致力于营造更美丽的绿色生态环境,构建更安全的人居生活环境,提供更健康的人类生活服务,实现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使命。在更美丽领域,公司持续围绕“两山理论”“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等开展工作;在更健康领域,公司与IBA在质子治疗肿瘤高端装备技术领域的合作,有效加快该技术自主
化、国产化进程。
市场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领跑相关细分市场领域。一是以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目标,持续提升公司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上半年俊尔公司、湖北拓普公司、江阴爱科森公司获评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至此公司下属(含托管业务)已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另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二是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的工业电子加速器供应商地位,是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的龙头企业,同时进一步加快后窗口期的国际市场开拓,上半年国际市场加速器销售新签订单8台,达胜公司首台按照欧盟标准出口的10MeV/20kW电子直线加速器正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该公司也入选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三是国内前列的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服务供应商,上半年投运位于上海青浦的辐照站点,保持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辐照加工优势地位,并加快在京津冀和成渝地区的布局。四是保持在电子束处理难降解污染物技术的国内首创、全球领先地位,实现该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总体顺利推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五是全国领先的环保光缆护套材料、特种线缆材料、改性工程塑料生产商之一,上半年,高新核材获得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签发的光伏产品认证证书,并荣获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生物降解树脂分会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授予的“生物降解材料领军企业”称号。六是加强与IBA合作,加快质子肿瘤治疗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装备制造的国产化、以及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为公司医疗健康业务高质量发展、全面打造医疗健康装备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科技研发取得新突破。一是打造高水准科研平台。以“442”科技创新体系为基础,全面启动中广核长三角新兴产业(核技术)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协办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23年核技术应用产业国际大会,并在国家原子能机构的指导下深入开展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二是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上半年,公司新获授权专利54项,牵头或参与制订标准19项,其中国家标准5项,同时,公司承担的5项团体标准获批发布。三是聚焦核心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公司持续深耕电子加速器新品研制与应用工艺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提升公司在电子加速器领域的综合技术水平。上半年,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台大功率电子帘加速器通过专家鉴定,会同清华大学研制的“电离辐射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及菌渣”科技成果通过专家鉴定,为武汉大学大科学装置研制的110MW脉冲调制器通过专家组验收。四是公司科技研发实力持续增强。太仓检测公司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定;
“固定式氚在线监测仪”“质子治疗系统”“锗镓发生器”成功入选2023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软件首次推广应用指导目录》;“质子治疗装置”入选四川省第三批医疗器械重点服务项目及服务专班名单;苏州科技公司获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2020-2022年度中国塑料加工行业科技创新型优秀会员单位”,“高挺度、耐穿刺全生物降解薄膜料研究”获评“2020-2022年度中国塑料加工行业优秀科技成果”。
改革发展优势
为应对快速变化的行业发展形势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实现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公司坚持刀刃向内、立足自身,深挖制约经营发展的痛点、难点,提出引入“三能”改革机制,建立更加高效的符合市场化的经营体制机制,提高组织运作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半年,公司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2022年改革专项考核“优秀”。
一是优化设计公司治理顶层制度体系。结合新修订的《董事会授权管理规定》,升版“三重一大”制度(第6版),明确99项事项由党委决定或前置研究讨论,推动党的领导更好融入公司治理;修订《总经理工作细则》承接董事会对总经理授权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总经理办公会制度。
二是加强各级子公司董事会规范运作。积极推动本级公司及下属“董事会应建尽建”范围内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的修订,所有“应建”范围内公司均已按期完成;编制《董事会建设及董事监事管理改进方案》,进一步规范董事监事履职支撑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公司及各级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和运行质量。
三是持续优化子公司董事会结构。2023年上半年,结合业务实际需要,推动金沃公司由执行董事改设董事会,辐照公司董事会由5人调整为3人,俊尔公司、浙江俊尔董事会由5人调整为7人;完成董事、监事任免43人次,完成纪录及推荐函等20份,科学配置子公司董事会人员构成。
四是以“三能”改革(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激发活力。公司经营的关键是发展,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公司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改革的推动者,也是被改革者,是关键中的关键。公司加强“三能”改革的顶层设计,推动“三能”改革走深走实,统筹指导二级子公司推进“三能”改革,强化过程监督,开展月度跟踪,配合“制度建设+机制运行+改革成效”三大维度的综合评估,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脱颖而出,凝聚队伍的精气神和战斗力,促进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全面落实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加强企业风险关键指标趋势分析,持续落实风险管理指标的月度跟踪机制,做好各项风险指标的预警和应对工作,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为公司实现2023年经营目标保驾护航。
资产质量及经营业绩增长支撑战略目标实现风险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不稳固;公司自身距离高质量发展,提高资产质量、提升盈利能力要求尚存在差距,诸多不确定性为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带来风险。公司的应对举措:一是业务方面,加速器与辐照业务,推进电子加速器与X射线设备的市场销售,提升辐照加工单机台的平均产值与束下设备效能;新材料业务,加快新材料业务高毛利率产品项目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提高新材料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医疗健康业务,实现质子设备销售与同位素产品销售。二是内部管理方面,落实成本管控,各级单位要实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可控部分同比下降;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实现亏损户数、经营性亏损额较2022年同比下降;提高资产质量,成立资产管理委员会,开展闲置资产、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引入优质资产。
应收账款压降与逾期风险、存货压降风险
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公司业务存在应收账款回收期长以及存货资金占用风险,会导致坏账、减值、积压、毁损等风险,使公司经营现金流吃紧;客户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客户可能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开等状况导致公司出现坏账的风险。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组织各二级公司全面梳理、排查逾期或非正常往来款项明细,建立催收清单,开展催收工作;二是根据催收清单和逾期账款的责任人形成解决方案;三是强化安全库存在存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安全库存的管理;加强呆滞料的管理,减少资金占用。
改革落地与创新的风险
公司改革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科研机制能否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的氛围能否不断加强,对提升公司经营高质量发展、保持关键岗位人员稳定有较大影响。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转变本部科技管理职能,强化规划引导、统筹协调、过程监督、考核评价;推动科研平台建设,按进度计划完成长三角研发中心任务;IAEA协作中心获批,完成开展年度工作任务;培育新产品,完成公司TOP10科研任务。
二是对充分市场化及业务相近公司(新材料业务、辐照业务)采用子公司赛马机制,分兵作战,并通过监控指标、龙虎榜强化过程管控;完成公司及各子公司“三能”改革方案并完成年度任务。三是调研、评估子公司市场化激励方案并适应性优化调整。
新业务新产品市场开拓风险
新业务方面,质子医疗装备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重点关注资质许可、法律风险、合作伙伴有效识别及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应对,实现合作共赢;电子束处理难降解污染物“双突破”及同位素代销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新产品方面,新材料逐步拓展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等增量业务领域,市场开拓存在不同程度困难,增量市场尚未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为此,公司将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快电子束处理难降解污染物技术10个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全面投运,并逐一开展经济性分析,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拓宽发展空间。二是加强重点项目跟踪力度,质子治疗装备已签约项目按约定,完成年度工作计划,不发生延误。三是持续推进生物可降解材料、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项目、充电桩阻燃TPU等新产品对公司经营业绩贡献。
安质环风险
公司辐照加工、电子加速器生产及安调等业务面临射线装置和放射源产生电离辐射风险;达胜科技对外承揽EPC总承包,存在工程安全、质量、环境相关风险;新建辐照场站、医疗科技基地等新厂房、场站的建设将增加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各生产场站原有工业安全、危废处置、超标排放等存在的环境风险仍然存在;大连国际境内外业务安全风险仍需持续关注。公司的应对举措:一是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绿色工厂等安质环达标工作,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子公司通过二级安全标准化、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二是积极推进机械伤害安全改造、老旧生产线和环保设备更新、替代工艺应用,提升本质安全条件,确保环境排放达标;三是强化辐射防护、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积极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事故反馈等工作。
四、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公司面对市场困难与机遇,坚定推进“A+”战略,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人才储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6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元。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导致船舶租金下滑,远洋运输业务收入不及预期;另因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市场需求不足、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导致新材料业务售价下跌,利润空间收窄;加速器与辐照业务受下游客户业务增长放缓的影响,订单验收进度相对延缓。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公司全面提升加速器装备研发,加大对电子帘加速器的研发投入与新装备研发力度,与中科院近物所联合研发的“120keV-520mA电子帘加速器”,在上半年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我国首台大功率电子帘加速器正式完成验收,该项科技成果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基本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我国大功率电子帘加速器技术空白。公司完成关键核心部件固态电源首台工程样机验证;完成DG立式2.0MeV样机研发、生产,达到2.0MeV/50mA和1.5MeV/60mA双运行指标,并实现首台套市场推广。2023年上半年,公司电子加速器实现新签订单(含海外销售)同比增长19.35%,新产品实现零的突破,完成3台销售订单的签署。
辐照加工业务,公司稳步推进辐照站布点,上半年完成2个新辐照应用项目的投资决策和5个项目的立项审批,业务由长三角地区逐步向西北、华北地区延伸,并稳步推进西南、华中等区域布点。2023年6月底前,已完成上海青浦项目投运,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业务影响力;同期在建或拟建的辐照站项目有4个,公司在辐照业务领域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并在全国初步形成辐照加工的网络化布局。
电子束处理难降解污染物业务,公司将2022年作为电子束处理难降解污染物技术示范项目的开工建设年,实现十个应用领域十多个示范项目全部开工。至2023年上半年,印染废水示范项目、化工园区示范项目、垃圾渗滤液全量化示范项目等均已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处理效果均已实现达标,运行成本优于同类传统工艺,为后续的应用推广和业务发展夯实了基础。从业务发展情况看,上半年新签合同额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将为公司发展拓展新的广阔空间。
新材料业务,公司新材料业务领域已在线缆高分子材料的基础上,向核电装备、特种改性材料、复合材料、发泡材料、医用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前沿领域进军,主要产品有电线电缆材料、光通信材料、弹性体、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下游应用覆盖汽车、电子电器、能源、电力、建筑、光通讯、
轨道交通、海工装备、航空航天、核电及新能源等领域。上半年公司在生物可降解、PE护套料、PBT、90℃特种阻燃护层料等新品领域的销售达到1.2亿元,在改性塑料的“三新”增量市场实现新品销量1.23万吨,预算完成率124%,面对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改性塑料业务的市场份额仍然实现了与上年基本持平;并在5G+智能行业、安防产品、卫浴产品、新能源和网联汽车行业、医疗健康行业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推进新品的批量销售。目前公司在线缆料领域稳居行业前列,其中光通信材料居国内龙头地位,汽车密封条、建筑用防水卷材、航天航空用大飞机料等材料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医疗健康业务,公司在医疗健康领域初步形成以“医疗装备+医用同位素”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生产准备工作,包括厂房建设、设备调试安装、技术预研等。质子业务方面,加强与IBA在医疗装备领域的业务合作,加快质子治疗高端技术的引消吸创,为公司医疗健康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作为医疗健康产业的新进者,已全面启动质子肿瘤设备自主化、国产化研发工作;上半年积极推进华西项目设备制造工作,项目进度符合计划要求;深入参与IBA合作项目安装调试及运维,开展NMPA注册,逐步掌握安装质子诊疗设备调试运维能力和NMPA等注册法规流程。同位素业务方面,公司与九院二所等4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上半年完成首单同位素销售交付并取得销售收入,为市场的后续推广奠定良好基础。公司上半年在同位素业务领域积极拓展客户,并积极跟进客户动向,随时准备投标工作。
另外公司正在稳步优化重大资产重组前的远洋运输、房地产开发、工程承包、远洋渔业和进出口贸易等业务。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注销新加坡华商船务有限公司、新加坡华云船务有限公司、大连群鹏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已经董事会批准正在处置的有北京金时代置业有限公司、新加坡华凤船务有限公司、新加坡华连船务有限公司(船舶已出售)、新加坡华鹰船务有限公司。公司将按照分阶段披露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请投资者关注。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公司开展的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辐照加工服务、改性材料以及医疗健康业务,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将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公司业务下游应用覆盖能源、电力、汽车、建筑、光通讯、电子电器、轨道交通、海工装备、航空航天、核电、新能源、特种废物处理、肿瘤诊断与治疗等多个领域,行业周期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周期基本一致。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电子加速器是辐照加工产业的基础设备,也是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核心一环。现阶段电子加速器主要用于环境治理、食品保鲜、消毒灭菌、材料改性、无损检测等多个领域。
随着辐射技术的发展和辐照加工行业的发展,电子加速器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新材料的改性、食品的保鲜和杀菌、医疗器械及药品的杀菌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预计未来电子加速器行业的发展方向是沿产业链向下游整合,实现研发生产与应用服务的一体化,借助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行业的规模化。随着辐照技术在食品、医疗以及环保等行业的运用,未来对于电子加速器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2022年,公司通过加大对电子帘加速器的研发投入与研发力度,实现了对电子帘加速器关键技术的阶段性突破,进一步强化了对电子加速器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公司牵头承担《电子束处理环境污染的关键技术装置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医疗废物辐照应急处理科技示范装置》《基于低能电子束杀灭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病毒的装置研究和应用》共3项核能开发科研项目,均以“优秀”最高等级通过国防科工局验收;公司全面提升加速器装备性能,DG型加速器(0.5MeV,70mA)电能转化率达85%,DZ加速器(电子直线加速器,24kW)束流提升2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研制的微焦点X射线源及自动化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实现速调管国产化替代,开发了贴片硅堆新工艺,成功解决进口零件“卡脖子”问题。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
借助电子束处理难降解的特种废物,基于电子加速器对诸如二氧化硫和氧化氮气体等工业废气以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医疗废水、废物和污泥等进行处理,具有很好的消解能力,虽然目前尚属于国内一个新兴业务,市场参与者少、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与绿色可持续发展,预计未来电子束处理特殊污染物在环保领域上的运用将更加广泛。国内“十四五”期间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陆续出台专项规划与实施方案,致力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行业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工业废水领域,电子束治理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技术相对成熟,正在印染废水、制药废水、化工废水、煤化工废水、危废浓液、垃圾渗滤液、石化废水等多个领域加快项目推广。在医疗废物领域,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处理医疗废弃物、医疗废水、抗生素菌渣等特殊污染物领域,因为同时具备分解、降解污染物毒性和减少病菌、细菌二次传播的能力,也已被国内市场认可。
2022年,公司聚焦环保“核心”产业,“电子束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入选国家原子能机构“近年来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公司进一步推进环保示范项目,山东东明、中科绵投、温江永盛等多个示范项目建设迎来里程碑节点;光荣承接了广西乐业县垃圾渗滤液处理生态帮扶项目,解决了县域级垃圾渗滤液治理难题,为“美丽中国”“乡村振兴”贡献核技术力量;成立际华实验室,现场指导实验验证,实现2个月内出水调试达标;完成印染废水、医疗废水、垃圾渗滤液三大行业6个示范项目的设计复盘,优化了设计方案,建立了造价基础库,形成了垃圾渗滤液场景的设计模板及财务模型;完善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团队建设日渐完善;在加大研发投入获得技术优势的同时,将强化市场推广提高品牌认知度。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内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环境执法监督力度逐年加大,对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发展形成有力的政策支撑。2022年12月16日,中国核学会发布公告,公司旗下子公司中广核达胜主编的《电子束处理医疗机构污水技术规范》(T/CNS 88- 2022)于2023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预计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市场也将迎来新的业务发展窗口期。
辐照加工
辐照技术是民用核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发展方向,主要应用于辐照加工、辐照灭菌、环境保护、检验检疫、种子诱变以及物质改性等方面。当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辐照技术服务市场已经
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辐照装置向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高度自动化、高射线利用率、高运行效率的方向发展。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和多次并购重组,全球辐照灭菌服务市场呈现集中的趋势,国际上主要的大型专业消毒灭菌商,如Sterigenics、Steris及SynergyHealthcare(Steris和Sterigenics已完成合并)等,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品牌底蕴深厚且影响力广,在行业内拥有权威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国辐照加速器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国内辐照加工业务,主要业务领域为材料改性与消毒灭菌,技术成熟,市场成熟度较高,市场处于快速扩张布局阶段,市场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辐照技术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地区,业务覆盖众多电线电缆、医疗保健产品、食品和药品企业客户,辐照材料改性业务需求市场较为稳定。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辐照灭菌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我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其中有一定比例的产品可采用辐照灭菌方式,估算我国辐照灭菌潜在市场空间可达到 55亿元左右;辐照改性行业产值有望达到 300亿元左右;辐照热缩材料市场规模预计 2022-2026年将达到约 7.7%的平均复合增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61亿元左右。辐照加工市场空间巨大,且下游行业多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市场稳定。
2022年 5月,公司旗下子公司中广核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编制的国家标准《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装置运行维护管理通用规范》获批实施,标志着公司在辐照加工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得到了业界和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认可。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5G等重要领域实现较快发展,预计也将为公司带来材料改性辐照业务的新发展机遇。
国内辐照业务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国家对各类电线电缆的标准提高,线缆辐照改性成为重要的增值加工环节,线缆辐照呈现出稳中增长趋势。辐照消毒灭菌业务需求不断放大,业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导致同业竞争者陆续加大辐照加工业务的市场布局。为此,公司结合业务实际,加快推进全国辐照站布点,巩固原有业务优势同时,扩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辐照加工业务份额,在全国重点地区实施战略布局;通过开展辐照站点的“三化”建设,降低运营成本,以服务更多客户、扩大产能、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公司辐照站的核心竞争力。
改性材料
改性材料是指经过化学或物理途径以增强其特性的材料,如强度、耐久性、导电性和其他性能,并在性能上优于传统材料的新型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种行业,包括汽车、家电、健康防护、工程建筑、航空航天、电子、风电、光伏和生物医学工程等。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年的预测,全球改性塑料行业需求增速将在3%左右,到2026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目前国内约30%的改
性塑料市场被跨国企业占据,它们大多集中于上游原料、改性加工、产品销售一体化大型化工企业,在原料供应和生产规模上均具有较大优势,且国外主要跨国石化巨头基本已在国内建立生产基地。国内改性塑料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从事改性塑料生产的企业虽然数量超过3000家,但产能超过3万吨规模的企业只有40家,产能超过100万吨的企业仅有1家。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在技术积淀、研发能力、资金实力以及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明显,产品定位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竞争非常激烈。在产业发展趋势上,一方面是随着 AI技术、大数据、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全球新材料产业呈现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的趋势。另一方面,新材料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发展趋势是重视材料与生态环境的友好性与可持续性,这将涉及使用生物降解材料或可再生资源开发对环境危害小于传统材料的新型改性材料,这一特点也正在越来越成为塑造当今全球改性材料市场的重要因素;总之,国内乃至全球对改性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长。
公司所处的改性高分子材料行业目前处于初步成熟阶段,国内企业已基本掌握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生产销售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行业内企业整体实力偏弱,尤其是研发创新能力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差距较大。2022年,受贸易战以及俄乌冲突影响,全球改性材料市场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稳步推高,国内中低端改性材料产品生产已呈现典型的结构性产能过剩,而高端改性塑料产品仍依赖国外产品,这个现象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但随着国家对发展改性材料产业的重视,国内企业对改性材料技术创新的资本投入增加,以及国内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全新市场需求的出现,对推动国内企业向高端研发和高端制造的结构转型,逐步实现对进口材料及产品的替代,创造了良好机遇。国内少数龙头企业陆续在细分高端市场取得一定突破,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产品也正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国内材料改性产业仍将持续增长。
改性高分子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改性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2021年3月 11日,国家发布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重点支持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发展高端新材料;同时,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将“扩大内需”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随海上风电、光伏等行业装机提速,电网加大投资,新基建项目落地、房地产行业回暖,电缆、低压电器、家电等行业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在光纤光缆领域,随着5G、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及海底光缆进入更新换代新周期,数字经济下“东数西算”等业务带动传输网、接入网建设,光纤光缆行业有望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持续增长,也为新能源汽车材料的市场拓展带来新
随着国内改性材料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范围的逐渐拓宽,加上新兴行业的发展和消费升级,我国正成为全球改性材料最大的潜在市场和主要需求增长动力。总体而言,国内行业发展向着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市场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大企业对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强,为公司进一步释放产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国内供需存在结构性不平衡,通用型产品产能过剩,功能型或定制化产品仍有供应缺口。面对 2022年原材料价格的频繁波动,市场需求持续减弱且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坚持守住基本盘,全力推进培育业务的市场开发,机会业务取得进展,加快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保持整体经营形势稳定。
医疗健康
核医疗是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的尖端产业,质子治疗技术被誉为肿瘤放疗领域最亮眼的“皇冠明珠”。质子治疗是一种利用高能质子束靶向癌细胞而不损害周围健康组织的放射治疗方法,由于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与传统放射治疗相关的的副作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至 2022年,全球质子诊疗设备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北美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质子治疗市场,亚太区域是目前预期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市场,原因是亚太市场对晚期癌症治疗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以及亚太地区质子治疗设备数量在持续增加。根据恒州博智《2021-2027年全球与中国核医学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2020年全球核医学系统市场规模达到13.78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 18.2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02%。国内质子治疗设备市场存在较高进入壁垒,包括对资本资源要求高、监管严格、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稀缺、品牌认知度要求高,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且属于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审核严格,使得国内质子治疗设备市场竞争有序良好。而同位素药物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识别和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同位素药物的使用变得更加精确和有效,从而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增长,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显示,2019到2027年,全球同位素药物市场将以3.2%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国内同位素药物领域,目标是逐步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面对当下全球医用同位素供应能力下降,国内需求基本依赖进口且需求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预计国内同位素产品供不应求与产品涨价的情况将并存。
伴随全球癌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质子治疗的技术进步以及非侵入性治疗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成为推动全球质子治疗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同时,医疗保健中越来越多的采用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对医疗保健设施的需求也在推动核医疗市场快速成长。根据普华永道出具的分析报告和《2019年中国放射性药品行业分析报告》,到2025年,质子医疗设备、医用直线加速器、核药及相关设备维保业务市场规模分别约40亿元、100亿元、60亿元、40亿元,合计约240亿元。国内质子装备市场主要被IBA与瓦里安等行业领头外资厂商占据,相较深耕国内市场多年的外资厂商,国内自主研发的质子诊疗装置尚处于起步阶段,放射性药物行业在整体上也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国内质子/重离子装备、高端医用直线加速器等高端肿瘤诊疗装备等及医用同位素主要依赖进口,相关核医疗装备及核药的采购和维护成本与诊疗费用居高不下;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高端诊疗装备及核药供应量尚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医疗需求,也为国内企业加快推进核医学高端诊疗装备及核药的国产化、自主化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
2021年国家发布的《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国家规划,提出将加强放射性新药的研发,加大高端诊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力度,推动高端设备的国产化,加速放射性药物和设备的国产替代。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2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涵盖卫生健康等 10个领域),将对国内核医疗装备产业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2022年公司积极跟进产业政策转化,在加大质子治疗设备市场推广力度的同时,启动了质子治疗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工作,同步启动了小型质子治疗装备研发工作,为打造公司在核医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夯实基础。
2022年,受客观原因对医疗资源配置影响,国内核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但趋势总体向好,国内核医疗资源依然供不应求,核医疗健康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公司通过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核心产品面世,占领相关市场。此外,2022年受俄乌战争对欧洲供应链的影响,质子治疗装备的供应周期延长,零部件采购价格也将面临上涨。针对这一形势,公司借助与IBA公司建立的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实施战略采购策略,保障国内质子治疗装备的供应周期,同时积极控制采购价格,最大程度的降低国际采购价格上涨带来的产品涨价影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电子加速器领域,公司 2022年在电子加速器市场,销售数量与销售收入再创新高。其中,在消毒灭菌市场,DZ设备销售额同比增加近 1倍,创历史新高;海外加速器销售额同比增加 2.3倍;国内除传统应用场景之外,在轮胎预硫化新应用场景也实现销售突破,X射线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零的突破;电子加速器关键零部件销售额也同比增长近 1倍。公司旗下子公司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是公司践行A+战略的重要平台,其研制的工业电子加速器,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国内行业领先地位。2022年,中广核达胜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不仅是国际辐照联合会(IIA)的唯一中国理事单位,也是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电子束技术环境应用)研发中心、国家2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电子加速器环保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电子加速器制造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广核集团电子加速器技术及应用研发中心、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L7851)、苏州市核技术环保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主编的T/CIRA 34-2022《辐照电线电缆束下传输装置》,参编的T/CIRA 29-2022《冷链食品表面的新型冠状病毒辐照灭活剂量要求》,共 2项全国首创团体标准,经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批准发布。中广核达胜现已成为掌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专注于细分市场、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是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领域,公司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响应国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召,积极拓展政府项目、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多个科研项目。公司旗下子公司达胜科技是一家拥有环保及市政设计乙级资质、环保承包贰级资质、机电及市政承包三级资质、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总承包甲级资质、环保运营二级资质,是集环境工程和环保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总承包、投资运营和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公司,是公司打造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的重要平台。2022年11月30日,达胜科技承建的位于四川绵阳的我国首个电子束全量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示范项目达成工艺流程全线贯通,标志着中国电子束辐照处理废水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2022年达胜科技新签8项合同,其中3项来自化工废水行业,3项来自生活污水处理行业,2项来自垃圾渗滤液行业。
辐照加工
2022年,公司现有辐照加工业务,在运电子束辐照加工能力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辐照交联改性业务加工能力和盈利处于国内领先,辐照消毒灭菌业务国内名列
前茅;公司具有辐照站点建设运营,辐照材料改性和辐照消毒灭菌服务的完整业务模式。公司 2022年重点围绕辐照业务全国网络化布局方案,稳步推进新项目施工建设,同步完成2个新辐照应用项目的投资决策及多个新项目的立项审批,为公司突破地域,向华北及西南地区推进辐照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材料
新材料领域,目前公司生产的线缆料,稳居行业前列,其中光通信材料居国内龙头地位,汽车密封条、建筑用防水卷材、航天航空用大飞机料等材料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工业电器、LED照明行业影响力国内领先、辐照交联尼龙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公司下属子公司高新核材,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开发出完全国产化的航空航天线缆用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XETFE)电缆料,替代进口产品同时实现海外出口,提高我国高端材料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自给率;并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拉挤板材业务完成厂房建设及部分客户产品验证,灯带料、新能源汽车线料、拖链料等新产品取得实质性进展。下属子公司俊尔公司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获评温州国家自创区创新型领军(瞪羚)企业、温州市领军型工业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入榜2022温州综合百强及制造业50强企业;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全面上线,入选2021年核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十大优秀案例;未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其主营产品在电表行业、电动工具行业、汽车行业均实现出色的市场成绩;并持续推进与重要客户在光伏背板材料、5G+智能行业材料、耐辐照医用PP材料的市场合作。公司还拥有完整的光伏线产品认证资质和业内先进的光伏线生产线,研发的铝合金光伏线产品已获得市场认可。
医疗健康
医疗健康领域,公司初步形成以“医疗装备+医用同位素”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医疗装备方面已实现3台质子设备销售,国内2021到2022年签约的质子项目总共4个,占比75%。其中2022年中标成都医投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质子重离子)项目;同时,与医科达中国开展战略合作,推动放射治疗精准化、标准化。医用同位素方面,公司与九院二所等4家单位签署代销协议,为市场推广奠定良好基础。作为医疗健康产业的新进者,公司已全面启动质子肿瘤设备自主化、国产化工作;锗镓发生器制备出靶件样品并开展分离柱吸附试验,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公司控股子公司——大新控股负责公司远洋运输业务,主要经营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船舶投资、船舶租
赁、船舶管理等业务。大新控股在船舶运营管理方面专业化水平较高,管理能力比较强。享受注册地新加坡航运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2022年国际航运市场开局良好,下半年受经济运行因素变化带来的货运量减少、有效运力增长、大宗商品量价齐跌等诸多因素影响,航运市场行情下跌,全年呈现先扬后抑走势。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从年初2,285点波动式上涨到5月23日3,369点的年度最高点后,12月末回落至1,515点。
2022年大新控股抓住市场机遇出售 6艘船舶,尽管全年合同额、营业额因出售船舶等原因低于上年同期,但利润总额超过上年同期,创造了可观的经营业绩。
2023年公司将把握航运市场行情,科学研判,采取挂钩指数、长期与中短期固定租金相结合的方式,尽量提高租金收入。拓展并优化客户结构,加强船舶安全运营管理,提高船舶运营率。持续关注全球二手船舶市场行情,择机处置部分船舶资产,力争获得较好收益。
远洋渔业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远洋渔业负责公司远洋渔业业务,拥有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质,是中国较早走出国门到海外发展远洋渔业企业。
2022年客观原因的持续导致公司鱼货仓储费用等居高不下,因俄乌战争等因素导致船油价格大幅上涨,对业务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公司通过强化船队科学合理调度,加强捕捞作业管理,把控销售节奏,保持经营业绩的稳定。
2023年公司将进一步提升鱿鱼钓船的生产装备水平,提高作业效率和产能。同时,继续加强各船队的安全生产管理,合理、科学调度作业船舶,不断提升鱼品产量产值。同时,公司将采取一切措施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保持经济效益增长。
进出口贸易业务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贸易环境,公司积极防范经营风险,稳慎开拓业务品类,在保持平行进口车进口代理业务稳定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公司的创利能力。
2023年公司将继续强化风险管控,保障业务稳定发展。
从事塑料、橡胶行业
公司改性高分子材料销售模式为以销定产,采用直销模式,主要包含特种改性材料、辐照交联发泡材料、医用熔喷材料、防水卷材、环保新材料、改性尼龙系列产品、改性聚碳酸酯系列产品、改性聚酯系列产品、改性聚丙烯系列产品、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系列产品等,广泛应用于核电、新能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建筑材料、光通讯、电子产品、工业电器行业、核电等领域。2022年持续开展原材料进口和产成品出口业务,其中进口总额为7,870.68万元,出口总额为9,509.97万元,部分产品出口销售享受13%的出口退税政策。报告期内,税收政策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2年,公司面对经济下行与行业竞争加剧,牢固树立“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企业使命,持续推进“A+”战略,围绕核技术发展全产业链,不断探索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电子加速器业务国内国际市场双突破,销量与销售额都再创新高。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化工园区废水等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辐照加工布点有序推进,电子束辐照消毒灭菌业务市占率国内名列前茅。新材料业务转型升级取得实质进展,完成了75个产品开发,51个产品迭代,加强了细分领域的应用拓展,提升了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成功进入电气巨头供应商体系,成为电子电器行业前十良信最大供应商,与国内照明龙头进行全品类深度合作,并成为其主要供应商。公司培育业务生物可降解材料成为国内龙头包装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旗下四川拓普公司市场份额 2022年取得重大突破,全年销售收入近 4,400万元,同比增长近 10倍。医疗健康业务顺利推进质子产业园、同位素产业园施工,自主化质子治疗装备、锗镓发生器的研制按计划推进。公司主要核心业务在细分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坚持创新驱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的指示批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优化“442”创新体系,强化产业发展“第一动力”,取得“三个一批”重要成果。一是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通从技术到产品关键环节。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协作中心申请已获IAEA受理;完成中广核长三角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核技术)建设方案;深化清华大学—中广核达胜电子束及环境技术应用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电子加速器环保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实验室,为加快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实施一批产业化项目,打通从产品到商品关键环节。加速器与辐照业务服务“双碳”战略,实现电子加速器EB固化示范应用;成功研发DG型加速器配套中频电源,电能转换效率提高15%;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焦点X射线源,填补我国技术空白。新材料业务突破航空航天领域关键材料“卡脖子”技术,实现我国大飞机料(XETFE)自主可控。医疗健康业务,自主化质子研发完成总体及详细设计;锗镓发生器制备出靶件样品并开展分离柱吸附试
三是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增厚从商品到服务的支撑力。新增 1家国家级、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累计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3家)。公司三项核能开发科研项目通过国家原子能机构验收,获“优秀”最高等级评定。公司“电子束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等2个项目入选国家原子能机构评选的“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
深耕市场,内外统筹,保持市场领先
报告期内,公司在相关细分市场领域继续领跑。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企业,国内领先的电子加速器出口企业,年度累计实现新签加速器销售订单76台,合同额同比增加 45.86%,其中消毒灭菌加速器销量创历史新高,合同额同比增长 101.5%;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海外加速器安调交付4台,新签销售5台,并首次在土耳其实现销售;泰国首个商用电子束辐照消毒灭菌项目获评“中国-东盟核技术应用国际合作示范项目”。推进电子加速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速器生产、安调周期分别缩短 40天、18天。特种废物处理业务持续开展已建项目正反面经验反馈,年内新增环保项目 8个,开展特许经营权及EPC+O商业模式的探索。在辐照加工领域,完成上海等2个辐照站投资决策、开展常州北等3个辐照站建设,华中辐照灭菌示范基地正式投产,公司拥有在运15个辐照站、60台加速器的辐照加工生产能力;公司建设的国内领先的加速器制造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建设。在新材料业务领域,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线缆料与领先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造商之一,围绕“双碳”战略,高新核材生物可降解材料销售突破 3千吨;俊尔公司光伏背板组件突破 6万张,新能源汽车材料进入比亚迪供应链体系,销售实现“零”突破。金沃科技光伏线销售额较2021年翻一番。在医疗健康业务,年内完成2台质子设备签约;同位素销售业务实现“零”突破;绵阳医疗健康产业基地进入主体工程建设施工阶段。
提升改革实效,助力产业发展
公司以“改革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全面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深化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 100%。一是治理体系更加健全高效。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优化“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进一步明晰党委、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推动下属企业董事会应建尽建,纳入范围子公司“外部董事占多数”完成率达100%。二是“三能”改革扎实推进。强化总部引领,完成总部组织机构改革,强化“前中后台”组织管控。树立“能上能下”鲜明导向,强化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激励机制获得突破,公司股权激励落地实施;完成子公司7项差异化中长期激励方案,实现二级子公司中长期激励全覆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扩大选人视野,持续推进管理岗位公开竞聘。三是风险防范持续加强。开展“过紧日子”和亏损企业治理专项行动,亏损
户数、亏损金额同比减少9户、0.4亿元。通过战略备货等举措,实现采购降本7,888万元。新增9家分子公司纳入财务共享,提升共享协同效应。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是公司“抓落实年”,全体干部员工保持“A+”战略定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经受住内外部严峻挑战,实现经营业绩稳中有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46%,总体完成“七个落实”工作部署。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市场开拓持续发力,创新驱动不断强化,改革攻坚纵深突破,重大风险有效管控,全力稳住发展基本盘,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动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围绕核技术应用产业,持续推进A+战略,以“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为使命,聚焦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以电子加速器作为战略核心技术与产品,做深做广加速器应用场景;以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辐照加工、新材料,营造更美丽的生态文明;以医疗健康(核药、医用放射性同位素、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为大众提供更健康的生活服务。
2023年经营计划
电子加速器与辐照加工业务,围绕“双碳”“一带一路”政策,完成新机型开发,加大高性能加速器的市场推广;特种废物处理业务,推进新客户、大客户项目签约,提升自身项目管控能力,以现有示范项目推进“区域突破、行业突破”目标;加快辐照业务市场布局,加强标准化建设,拓展辐照新应用业态,提升盈利能力。新材料业务围绕“双碳”“禁塑、限塑”等政策,加大客户开发力度,加快新产品成果转化速度,协同营销,提升业务竞争力。医疗健康业务,稳步实施产业园建设,推进质子治疗装备与同位素药品的年度销售,提升质子治疗设备的安调与运维能力,掌握加速器生产医用同位素和加速器运维能力,全面提升公司业务转型升级与业务核心竞争力。
公司2023年面临的风险
资产质量及经营业绩增长支撑战略目标实现风险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性加剧,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不稳固,诸多不确定性为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带来风险;公司内部距离高质量发展,提高资产质量、提升盈利能力要求存在差距。为完成全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目标,公司将在五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加速器与辐照业务年度加速器新签订单不低于2022年水平;提升束下设备效能,辐照公司/金沃科技分别将单机台平均产值提升10%以上,实现毛利提高10%;二是年度新材料业务的产能利用率≥75%;三是医疗健康业务至少新签订1台质子设备销售合同。四是开展成本管控及亏损企业治理,各公司实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可控部分同比下降10%。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实现亏损户数较2022年下降30%,经营性亏损额较2022年下降30%;五是提高资产质量,开展闲置资产清理、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引入优质资产。
应收账款压降与逾期风险、存货压降风险
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公司业务存在应收账款回收期长以及存货资金占用风险,会导致坏账、减值、积压、毁损等风险,使公司经营现金流吃紧;客户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可能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开等状况导致公司出现坏账的风险。为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管控,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组织各二级公司全面梳理排查逾期或非正常往来款项明细,建立催收清单,开展催收工作;二是根据催收清单,对逾期账款形成解决方案;三是强化安全库在存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安全库存的管理;加强对呆滞料的管理,减少资金占用。
改革落地与创新的风险
公司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科研机制的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的氛围的不断加强,对提升公司经营质量、
保持关键岗位人员稳定有较大影响。2023年公司深化改革行动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转变总部科技管理职能,强化规划引导、统筹协调、过程监督、考核评价;推动科研平台建设,按进度计划完成长三角研发中心建设任务;推进IAEA协作中心获批,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培育新产品,完成公司TOP10科研任务;二是对充分市场化及业务相近公司(新材料业务、辐照业务)采用子公司赛马机制,分兵作战,并通过监控指标、龙虎榜等手段强化过程管控。完成公司及各子公司“三能”改革方案并完成年度任务;三是评估子公司市场化激励方案并优化调整。
新业务新产品市场开拓风险
新业务方面,质子治疗装备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重点关注资质许可、法律风险、合作伙伴有效识别及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应对,实现合作共赢;特种废物处理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新产品方面,新材料逐步拓展新能源材料、环保材料等增量业务领域,加速器开展EB固化等新应用场景产业化及推广,市场开拓还存在不同程度困难,增量市场尚未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为此,公司将在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达胜科技10个应用场景的示范项目正式投运,并逐一开展经济性分析;二是达胜科技形成县域级垃圾渗滤液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形成化工废水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三是质子治疗装备已签约项目按约定,完成年度工作计划,不发生延误。四是持续推进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产品对公司经营业绩贡献。
安质环风险
公司辐照加工、加速器生产及安调等业务面临射线装置和放射源产生电离辐射风险;达胜科技对外承揽EPC总承包存在工程安全、质量、环境相关风险;新建辐照场站、医疗健康产业基地等新厂房、场站建设将增加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各生产场站原有工业安全、危废处置、超标排放等风险仍然存在;大连国际境内外业务安全风险仍需持续关注。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绿色工厂等安质环达标工作,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子公司通过二级安全标准化、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二是积极推进机械伤害安全改造、老旧生产线和环保设备更新、替代工艺应用,提升本质安全条件,确保环保排放达标;三是强化辐射防护、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积极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事故反馈等工作。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主要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在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前提下,持续推进A+战略落地,以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为核心,加快“更美丽”、“更健康”、“更安全”业务的发展。其中,“更美丽”业务包括辐照加工服务、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新材料;“更健康”业务包括医疗健康领域涉及的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及放射性医用同位素制备;托管的“更安全”业务包括辐射监测与防护、辐射成像与应用,以及核农业等。同时,公司稳妥经营并稳步优化重大资产重组前的远洋运输、房地产开发、工程承包、远洋渔业和进出口贸易等业务,有效规避了经营和安全风险。
(其它主要业务情况)
远洋运输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大新控股负责公司远洋运输业务,主要经营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租赁等业务。大新控股在船舶运营管理方面专业化水平较高,信誉良好,在干散货航运市场有一定影响力,享受新加坡航运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远洋渔业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远洋渔业负责公司远洋渔业业务,拥有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是中国较早走出国门到海外发展远洋渔业企业。远洋渔业以海外渔业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国际渔业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捕捞、储存、销售及鱼品贸易一体化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严格管理,规范运作,保持稳健经营。
进出口贸易业务
报告期内,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贸易环境,公司积极开拓业务,有效防范经营风险,进出口贸易业务保持稳定。其中,汽车、鸡肉粉等进口业务进展顺利;水产品进出口代理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正在积极应对。
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核技术应用产业符合国家战略。非动力核技术作为一种横断技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非动力核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人民健康、公众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在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已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加速器设备的国产化和低成本是核技术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的基础。我国工业加速器在300keV-15MeV能量范围内,已具备量产能力并实现出口,并逐步向更低能量(300keV及以下),以及更高能高功率研制方面发展。国内以工业无损检测加速器为射线源的高能工业CT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高速发展,为适应待检测工件尺寸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检测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工业CT向超高能量、微纳结构、扫描方式多样化发展。(资料来源于《核技术应用学科发展报告》)
(辐照加工服务)
我国已成为辐照加工大国,但在部分细分领域与国际先进存在差距。辐照加工领域,电线电缆辐照交联市场占比达到63%,消毒灭菌、薄膜片材、热缩材料、油墨固化、其它新材料等辐照市场占比分别为12%、14%、3%、4%、4%。而国际上,电线电缆辐照交联、油墨固化、热缩材料、消毒灭菌、轮胎硫化辐照市场占比分别为32%、33%、17%、7%、5%(数据来自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2021年初发布的《核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建议》报告)。与国际数据对比,我国在油墨固化等领域差距较大,未来可作为发展方向。根据咨询机构对辐照加工行业的市场分析,2022-2026年,预计国内辐照灭菌潜在市场空间为55亿元左右,辐照改性行业产值有望达到300亿元左右;辐照热缩材料市场规模预计2022-2026年将以7.7%左右的平均复合增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1亿元左右。(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2022-2026年中国辐照灭菌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辐照改性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2026辐照热缩材料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
我国核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并逐步向更大范围的难降解废水、固废等领域拓展。2022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陆续发布多项涉及化工污水处理与污染治理、垃圾排放、区域生态治理、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和技术规范,预计这些行业政策将进一步明晰市场需求和市场目标,利好国内环保治理市场的良性发展。继2017年,公司在国内第一个电子加速器辐射处理印染废水示范工程在浙江金华正式投运后,2020年6月,国内首个7台联机,日处理3万吨级以上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商业化项目在广东江门投运,也是世界上该类技术最大的单体项目。2021年5月,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开展的医疗废水辐照应急处理科技示范装置项目在湖北十堰以“优秀”等次通过由邓建军院士领衔的专家评审验收,这是我国首个电子束处理医疗废水项目,也是国家原子能机构首个采用先立项后补助模式并完成验收的核能开发科研项目。2021年7月,我国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建成投运。湖北际华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并开始试运行,即将投运。从当前来看,公司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处于国内首创、世界领先水平,对难降解污废治理有突出的成效,公司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材料)
目前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改性塑料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塑料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塑钢比,我国仅为30:70,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50,更远不及发达国家如美国的70:30和德国的63:37。与跨国企业70%~80%的改性塑料市场占有率相比,国内企业只占据较小
的市场份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国内新基建、扩大内需政策引导,改性高分子行业作为塑料加工行业大类中发展较快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一个子类行业,预计在未来的5年,其总的市场需求量仍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到2025年市场空间将超过5,000亿元。(数据来源于《化学工业》、《世界橡胶》期刊、艾邦高分子论坛(bbs.polytpe.com)、中国产业信息网(www.chyxx.com)等)
(医疗健康)
我国核医疗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技术成为癌症治疗领域新的发展趋势,但主要产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有待提高。质子、重离子等高端肿瘤治疗装备及医用同位素主要依赖进口,导致核医疗装备、核药的采购和维护成本及诊疗费用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高端诊疗装备及核药供应量不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尚未完全得到满足,为高端诊疗装备及核药业务国产化、自主化发展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根据普华永道出具的分析报告和《2019年中国放射性药品行业分析报告》,到2025年,质子医疗设备、医用直线加速器、核药及相关设备维保业务市场规模分别约40亿元、100亿元、60亿元、40亿元,合计约240亿元。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成熟的质子治疗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小型化质子治疗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够加快国内质子治疗技术的发展进程。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围绕A+战略,不断做强做优加速器制造业务,做深做广加速器应用场景,不断巩固战略引领、市场拓展、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等优势。
战略引领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公司以“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指引,围绕“A+”战略,致力于营造更美丽的绿色生态环境,构建更安全的人居生活环境,提供更健康的人类生活服务,实现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使命。在更美丽领域,公司持续围绕“两山理论”“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等开展工作;在更健康领
域,公司与IBA在质子治疗肿瘤高端装备技术领域的合作,有效加快该技术自主化、国产化进程。
市场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领跑相关细分市场领域。一是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的工业电子加速器供应商地位,是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的龙头企业;二是国内前列的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服务供应商,保持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辐照加工优势地位;三是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拥有的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全球领先,实现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规模化应用;四是全国领先的环保光缆护套材料、特种线缆材料、改性工程塑料生产商之一;五是与IBA合作,加快质子治疗高端技术的引消吸,为公司医疗健康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全面打造医疗健康装备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科技创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科技研发取得新突破。一是打造以市场为导向的“442”科技创新体系,依托CAEA等持续丰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做实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电子束技术环境应用)研发中心,推动长三角核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二是上半年,公司新增专利申请25项,新获专利授权73项;承担17项标准建设,其中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11项。三是公司会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宣布电子束杀灭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方法及装置通过专家评审。四是子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达胜公司入选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先进制造业集群—节能环保集群;高新核材的科研项目“航空航天线缆用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材料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荣获2021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并有6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省级鉴定,1项产品获评2021年广东省名优高新产品;俊尔公司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获评优秀省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下属生产企业厦门瑞胜发、金沃科技、湖北拓普等企业获省、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丹东华日获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专精特新产品(技术)认定。
改革发展优势
改革就是突围。作为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企业和发改委第四批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公司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完成率达96.9%,以更加灵活的机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充分释放子公司市场竞争活力。
一是深化治理机制改革。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纳入范围子公司“外部董事占多数”完成率达100%。优化子公司董事会管理,对纳入董事会优化范围的38家公司进行优化。优化子公司董事会人员结构,结合公司业务板块调整,上半年完成董事、监事任免75人次,完成纪录及推荐函等29份,进一步完善下属公司
董监事会结构、规范下属公司董监事推荐工作流程。
二是强化用人机制建设。统筹谋划人才发展工作,明确2022至2024年“四个一卓越人才工程”人才工作目标,统筹制定18项年度行动措施。推进干部年轻化工作,公司党委管理干部40岁及以下占比为53%。差异化管控方案并建立“宽层”机制:已编制完成中广核技差异化管控方案。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建设。以市场化为核心,强化业绩导向和差异化管控。开展近五年人工成本数据分析,提出各子公司的管控重点,提高管控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区分各子公司的不同业态和发展阶段,采用差异化工资总额核定办法。建立工资总额的动态解锁和超发扣回机制,使业绩导向落到实处。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全面落实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加强企业风险关键指标趋势分析,持续落实风险管理指标的月度跟踪机制,做好各项风险指标的预警和应对工作,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为公司实现2022年经营目标保驾护航。
经营业绩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风险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诸多不确定性为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带来风险。公司多数业务处于产业链中游,抗风险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诸多海外业务推进难度加大。公司将在两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市场开拓方面,推动电子加速器国内及海外电子加速器销售力度,推动新签多个环保项目,加快新增辐照中心项目投资决策,推动新材料业务高毛利率项目落地,新签质子设备销售合同;二是减亏控亏,开展全级次减利因素分析,实施经营效益提升及改进方案。
应收账款占压资金与逾期风险、存货占压资金的风险
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公司业务存在应收账款回收期长以及存货资金占用风险,会导致坏账、减值、积压、毁损等风险,使公司经营现金流吃紧;客户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客户可能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开等状况导致公司出现坏账的风险。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
好应对工作:一是加大对新客户信誉与付款能力、老客户信用状态跟踪;二是加强对市场销售回款与激励挂钩,控制应收账款规模;三是将“两金”管控目标分解到各子公司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内,加强对过程跟踪管理。
改革落地与创新的风险
公司改革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科研机制能否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的氛围能否不断加强,对提升公司经营高质量发展、保持关键岗位人员稳定有较大影响。公司将在五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科技创新。围绕“442”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系统集成和成果转化两项核心能力。二是治理机制。推动党的领导更好融入公司治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母子公司治理管控机制;推进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三是用人机制。创新干部人才选拔机制;优化干部人才使用机制;强化干部人才培养锻炼。四是考核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差异化激励、超额利润激励、中长期激励。五是板块打造。持续优化加速器与辐照板块内部整合。
围绕“A+”战略,公司已向质子肿瘤治疗设备、同位素的医疗健康领域及特种废物处理环保产业布局,但由于公司在这几个领域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从产品研发、生产到进入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困难,市场开拓风险较大。公司将在两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加快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和内部能力建设,完善质子治疗肿瘤装备的市场推广团队建设,实现销售突破;二是特种废物处理环保产业加强市场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快速实现“行业突破”及“区域突破”。
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的风险
由于公司安全文化融合有待提升,危险化学品、机械伤害和工程建设安全风险较为明显;全球疫情持续蔓延,部分地区疫情反扑,境内境外疫情防控形势均不容乐观,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公司将在四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严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文化培育,持续推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行为规范;二是慎防突出风险,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计划,强化高风险作业管控;三是细化监督考核,强化事故事件管理和督办事项闭环管理;四是实施体系管理,狠抓三标一体体系现场落地,推进安全四项制度管理升级。
四、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公司将2022年定位为“抓落实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与美好共成长,着力打造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品牌。上半年,俄乌冲突引发的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欧美各国通胀加剧,导致全球供应链承压;国内受疫情冲击,制造业面临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和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地显效,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改善和恢复。公司上半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聚焦A+战略,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推进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强化现金流管理和降本增效,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夯实基础。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达到129.15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15亿元,增幅29.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1%。
报告期内,在市场拓展方面,上半年公司受疫情影响,下属部分生产性企业出现停工停产,物流中断也使得销售出现停滞,受影响的生产与销售天数普遍在15-25天,部分超过70天。为此,公司优化激励机制,以“激情、创造、担当”精神强化市场开发,全力以赴降低停工停产造成的影响。加速器制造与辐照加工业务方面,上半年,公司新签加速器订单34台套(含海外2台套),与2021年同比基本持平,上半年电子加速器销售额较2021年同比增长25%,消毒灭菌加速器销售台数同比增长83.33%。公司首个华中地区辐照中心项目—金沃科技长沙宁乡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2个新辐照站项目完成投资决策;消毒灭菌类辐照服务合同同比增长8.33%。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公司积极开拓城市污水治理、垃圾渗滤液等新应用场景的项目签约,上半年与成都永盛签约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改造项目,与铜陵市就污水处理及电子加速器辐照技术应用中心项目签署投资意向协议,东明二污化工园区污水处理项目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中科绵投垃圾渗滤液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际华印染废水项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新疆川宁一期项目
完成头孢类抗生素菌渣处理的研发,二期项目硫红类抗生素菌渣处理取得阶段性突破,这也是国内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新材料业务,公司新产品辐照交联材料实现销售超1.8亿元;光通信产品上半年销售6.6万吨,实现销售同比增加20%,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XETFE产品通过客户上机验证,基本实现国产化,销售取得实质性增长,并获得海外订单;TPO防水卷材料性能取得突破,耐户外老化提升至8,000小时;新增TPV品类,上半年销量同比增加88%;31247电缆料提升阻燃性和加工性,实现降本约1,500元/吨,性能获客户认可,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3%;生物可降解膜袋料新开发客户50家,实现销量652吨,同时吸管料试样取得成功。医疗健康业务,2月28日,公司与中核扬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南京市就中核扬州质子中心质子治疗系统进行签约,本次签约是公司第二台质子治疗设备落地签约。船运业务,公司把握航运市场机会,远洋运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上涨,创造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公司遵循市场规律变化,预判市场风险,持续关注全球二手船市场行情,把握时机,适时出手船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电子加速器是辐照加工的重要设备,其产业发展对辐照加工行业发展有较大影响。全世界辐照加工产业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推动电子加速器装置不断创新和发展;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工业电子辐照加速器近5年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预计2021-2025年,平均年增长率10%~15%。电子加速器的发展呈现两个趋势:一是DD型(高频高压型加速器),DZ型(电子直线加速器)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国产化;二是围绕辐照新应用场景,开展特种废物处理、新冠病毒消杀、消毒灭菌、表面固化等新型加速器研发。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具有绿色环保、去毒性、消毒灭菌、提高可生化性等特点,将成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力量。该技术主要运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作用于水分子上产生活性自由基,将污染物分解,达到降低COD的效果;聚合小分子便于沉淀分离的作用;高能电子束对细菌病毒具有杀灭作用;直接作用于污染物分子上,起到开环断链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十三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但我国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或达到上限;“十四五”期间的生态环境形势依旧严峻,以石化、煤化工、制药等行业的高盐废水,垃圾渗滤液、屠宰、食品等行业的高氮废水,危废液、农化、印染等行业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仍然是水污染控制的难点。为此,借助辐照技术实现环境治理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并在加快市场拓展,尤其是在电子束处理工业印染废水、医疗废水、制药废水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医疗健康
发展国家核医疗健康产业,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建设科技强国。诊疗设备方面,我国核医疗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技术成为癌症治疗领域新的发展趋势,但主要产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有待提高。2019年美国每百万人PET/CT保有量为7.8台,中国为0.3台,仅为美国的4%;美国每百万人SPECT/CT保有量为43台,中国为0.6台,仅为美国的1.4%;美国、英国、日本等每百万人口放疗设备超过7台,我国仅为1.8台。全国放疗类设备市场中,IBA、瓦里安(Varian)和医科达(Elekta)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90%;核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中,通用电气(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等国外厂商占有率则超过95%。国外厂商在我国核医疗装备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为高端诊疗装备业务国产化、自主化发展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放射性药物方面,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常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8种,包括99Mo、125I、131I、14C、18F、90Y、89Sr、177Lu等。根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报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99Mo市场已趋于饱和,年增长率仅为0.5%,而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将以每年
5%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除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利用绵阳堆生产的131I能够满足国内20%的市场需求,177Lu和89Sr有小量供应之外,其他反应堆生产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均依赖于进口。目前国内放射性药物行业在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国内核药新药的研发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但近些年,国内随着核医疗的普及,国内放射性药物市场进一步扩展,尤其是诊断类药物发展较快。
(二)行业发展阶段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在市场驱动下,近些年加速器技术创新水平有较大提高,新产品不断投入运行,推动国内整个行业产品不断升级。国外企业的进入加速了国内加速器装备生产能力的增长,国外著名厂家日新、IBA等先后进入国内市场,同时,国内企业也开始向国外销售加速器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为国内加速器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目前国内工业辐照加速器、无损检测加速器等应用型加速器技术较成熟,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工业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的产能已基本满足国内工业无损检测的需要,货物安全检测和工业CT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辐照加工
全球发达国家的辐照加工服务市场集中度较高,并有继续集中的趋势。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几家跨国大型消毒灭菌商,如Sterigenics、Steris及Synergy Healthcare(Steris和Sterigenics已完成合并)等,这些大型消毒灭菌商都拥有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数十家消毒灭菌服务网点。我国辐照加速器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国内辐照加工业务,技术应用成熟,目前处于市场快速扩张布局阶段,市场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辐照加工服务中材料改性、消毒灭菌业务处于市场成熟度较高水平,业务处于稳中有升阶段。辐照技术服务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华中区域为主,集中了众多电线电缆、医疗保健产品、食品和药品企业客户,辐照材料改性业务需求市场较为稳定。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
目前国内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总体处于业务成长期,其中的污水处理行业则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比2019年,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首次实现印染废水治理,至2021年,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已经实现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医疗废水和固废辐照应急处理项目,并拓展至化工园区废水、煤化工废水、危废浓液、制药废水、垃圾渗滤液等环保治理领域,市场前景与市场规模较好。
改性材料
近年来,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迅猛,产量、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0%、15%,目前,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进入调整阶段,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公司所处的改性高分子材料行业目前处于初步成熟阶段,国内已基本掌握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生产销售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行业总体较为分散,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不高,行业内企业整体实力偏弱,尤其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下游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加速应用,带动国内企业以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等手段,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换代,部分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随着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进口高端改性材料的产品替代需求进一步增大,中国改性塑料行业正在加大原材料和加工及检测设备的国产化率,预计在“十四五”期间,相关的原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国内供应链也将日趋完善。改性材料行业作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行业,下游应用领域由工业领域向健康防护、轨道交通、家居建材、航空航天等领域不断扩大,为国内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在国家“双碳”政策指引下,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近些年来成为高成长性行业,光伏线、新能源线缆产品需求长期来看潜力较大。
医疗健康
国内的核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标发达国家,中国的核医疗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质子治疗领域,随着国内第一批16张质子治疗系统配置许可完成发放,2022年国内质子治疗市场有可能迎来一轮积极上马质子治疗项目的浪潮,考虑到我国肿瘤患者数量多、就诊集中的特点,这轮浪潮可能以多室质子治疗系统为主。在同位素药物领域,我国将逐步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但当下全球面临医用同位素供应能力下降,国内需求基本依赖进口且需求有望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国内同位素产品供不应求与产品涨价的情况将并存。
(三)行业周期性特点
公司所从事的电子加速器制造、辐照加工、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以及医疗健康行业,因产品与服务分别作
为下游产业的基础关键设备及为生活必需品提供辐照灭菌服务,没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主要是随国家产业政策,以及设备的更新换代而变化。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持续的市场需求增长影响,这些行业仍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
公司所从事的改性高分子材料行业,作为基础配套材料,下游应用覆盖能源、电力、汽车、建筑、光通讯、电子电器、轨道交通、海工装备、航空航天、核电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行业周期特点与工业、房地产、新能源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周期基本一致,通常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波动幅度与频次同GDP增长情况基本保持一致。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以电子加速器为核心技术,是目前国内电子加速器设备型号较全、产能规模较大的高中低能电子加速器的供应商和辐照加工服务商、是国内领先的X射线无损检测设备制造商之一、辐照交联高分子材料制造商,在加速器装备研制、材料改性与消毒灭菌服务、电子辐照技术处理污水、新材料制备等多个电子束辐照应用业务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21年12月16日,公司所属子公司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公司践行A+战略的重要平台,凭借主营产品“工业辐照用电子加速器”,成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等国家及省部级荣誉;同时也是国际辐照联合会(IIA) 的唯一中国理事单位,现已成为掌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专注于细分市场、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也是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的领军企业。
公司在运电子束辐照加工能力位居国内前列,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现已形成在运15个辐照站、60台加速器的规模化产业布局。公司所属子公司中广核金沃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辐照业务平台公司,拥有辐照站点建设运营,辐照材料改性和消毒灭菌服务的完整业务模式,并拥有完整的光伏线产品认证资质和业内先进的光伏线生产线,其研发的铝合金光伏线产品已获得市场认可。
公司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响应国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召,积极拓展政府抗疫、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多个科研项目。电子束处理医疗废水方面,具备杀灭感染性病毒、致病微生物和病毒,以及抗生素降解等优势,公司2021年建设的全球首个医疗废水辐照应急处理科技示范装置项目以“优秀”最高等次通过国家原子能机构验收,标志着我国利用电子束辐照处理医疗废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建设的全球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医疗废物辐照应急处理项目也正式运行。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物同防”精准防控要求,在全球率先取得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研
公司A+业务协同力度不断加强,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公司新材料业务领域已从最初的6大类产品拓展为目前的20大类产品,在不断开拓线缆高分子材料主业的基础上,向核电装备、特种改性材料、复合材料、发泡材料、医用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前沿领域进军,主要产品有电线电缆材料、光通信材料、弹性体、工程塑料等,下游应用覆盖能源、电力、汽车、建筑、光通讯、电子电器、轨道交通、海工装备、航空航天、核电及新能源等领域。目前公司在线缆料领域稳居行业前列,其中光通信材料居国内龙头地位,汽车密封条、建筑用防水卷材、航天航空用大飞机料等材料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工业电器、LED照明行业的影响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在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领域业务布局首年(2021年),便实现1台质子设备销售,1台中标。作为核医疗健康产业的新进者,公司已全面启动质子肿瘤设备自主化、国产化工作,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五)行业政策环境、上下游情况等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
电子加速器方面,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实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纲要》的发布,中国电子加速器行业将面临向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的新运营模式的过渡与转型,这既是对传统电子加速器行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挑战,也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辐照加工方面,2019年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同位素、加速器即辐照应用技术开发类产业列为国家鼓励类产业。2020年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关于疫情期间执行<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的通知>》,明确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单位参考名录及辐照灭菌参考流程。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各类医疗用品在消毒灭菌的效率方面需求大大提高,传统的消毒灭菌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这使公司辐照加工业务逐步增加,尤其是医疗用品消毒灭菌业务增长迅猛。国内新基建的开展,也将为公司带来材料改性辐照业务的新发展机遇。另外,当前消毒灭菌市场出现的钴-60供应短缺的情况,从行业发展看,为公司利用高能电子加速器拓展消毒灭菌领域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方面,2021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要求,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要求在“十四五”时期,以京津冀、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为重点,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环保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环保运营市场将由更多的专业环保企业进行承运,环保委托运营将成
随着国家持续推进生态环保建设,碳中和碳达峰及再生水等政策的落地,中水回用市场也即将得到释放,公司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拓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材料方面,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新材料“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性文件的发布,表明作为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发展的关键保障,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已上升到国家重点战略层面,发展重心集中在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板块。后续,公司将围绕改性高分子材料产业链,持续关注电力、通讯、光伏、电动汽车、生物医用、轨道交通、航天航空及智能制造设备等相关材料领域。同时,关注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市场新需求的出现,叠加国家新基建项目的落地,跟进在5G、数据中心、工业物联网等需求的刺激下,光纤光缆、低压电器行业产品更新换代等带来的新一轮增长。
医疗健康方面,国家高度重视核医疗产业发展。2021年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针对核技术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加快创新放射性药物和医疗装备研发,扩大核医学普及率,更好地让核技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将精准放射治疗装备作为“十四五”重点发展领域,提出要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质子治疗系统、重离子治疗系统、一体化影像引导医用直线加速器等高可靠放射治疗设备供给能力。
(六)行业发展状况及总体供求趋势及对公司的影响,公司采取的措施
国内工业用电子加速器在技术领域的发展,基本上采用了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发展路线;在应用领域,除了梅花瓣型加速器,电子帘加速器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外,其它机型,如DD型(高频高压型加速器),DZ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技术已处于较为成熟阶段,并凭借大规模应用优势已逐步超越国外技术水平。我国工业用电子加速器拓展的方向是围绕低能加速器(如电子帘加速器)和高能大功率加速器(如消毒灭菌用电子加速器研发)两种类型,不断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如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食品表面病毒消杀、表面固化等加速器的改进与优化。公司通过加大电子帘加速器的研发投入与研发力度,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单灯丝电子帘加速器(120 keV,10 mA)已成功应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消杀项目,多灯丝电子帘加速器(120 keV, 300 mA )的研制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将支撑公司在电子束表面固化领域的业务拓展。
国内辐照业务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国家对各类电线电缆的标准提高,以及光伏发电和5G业务的快速发展,线缆辐照改性成为重要的增值加工环节,线缆辐照呈现出稳中增长趋势。辐照消毒灭菌业务在疫情的持续
影响下,需求不断放大,业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导致同业竞争者陆续加大辐照加工业务的市场布局。为此,公司结合业务实际,加快在公司全国“东西南北中”新材料产业园附近布局材料改性辐照站点,提供材料改性服务,扩大业务份额,同时在全国加快消毒灭菌站点布局;通过辐照站点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运营,降低运营成本,以服务更多客户、扩大产能、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公司辐照站的核心竞争力。
环保业务领域,随着国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相继出台,国内难降解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都面临环保达标的新形势,公司积极推动以市场为牵引,研发设计为龙头,工程实施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依托,打造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一是通过示范项目建设,逐步形成EPC项目建设规范化流程;二是强化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与其它环保技术融合,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三是按照“行业突破+地区突破”实施计划推进市场拓展;四是加大商业模式创新,满足不同行业对环保处理的要求。
新材料业务领域,我国正成为全球改性塑料最大的潜在市场和主要需求增长动力。总体而言,国内行业发展向着规模化、集中化方向发展,市场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大企业对市场影响力持续加强,为公司未来进一步释放产能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2021年受全球原材料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公司积极应对,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和新项目落地,在多个新市场实现产品零的突破,经营业绩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一是依托大股东在核电、新能源市场的优势,加大相关新材料业务拓展;二是电子束技术与材料改性相结合,研发独特的新材料,开展多个新应用,如辐照发泡材料、辐照改性尼龙等;三是持续提升新材料性能及新应用空间,如在新能源汽车、高铁等领域的应用;四是围绕客户需求,在全国“东西南北中”产业基地形成内部协同,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要。
医疗健康业务领域,核医疗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相比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核医疗的潜在需求尚未充分挖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人民健康管理意识日益增强,核医疗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核医疗服务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核医疗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在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方面,一是公司通过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核心产品面世,占领相关市场;二是加快自主化、国产化进程,通过已有项目实施,推进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运维的自主化工作,通过国产化降低造价,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在放射性医用同位素方面,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市场供不应求,加快销售渠道建设,推进业务的发展壮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高质量发
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在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前提下,持续推进A+战略落地,以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为核心,加快“更美丽”、“更健康”、“更安全”业务的发展。其中,“更美丽”业务包括辐照加工服务、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新材料;“更健康”业务包括医疗健康领域涉及的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及放射性医用同位素制备;托管的“更安全”业务包括辐射监测与防护、辐射成像与应用,以及核农业等。同时,公司稳妥经营并稳步优化重大资产重组前的远洋运输、房地产开发、工程承包、远洋渔业和进出口贸易等业务,有效规避了经营和安全风险。
其他业务情况
远洋运输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大新控股负责公司远洋运输业务,主要经营国际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租赁等业务。大新控股在船舶运营管理方面专业化水平较高,享受新加坡航运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但受市场环境影响,业绩波动较大。
2021年,受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新冠疫情造成港口严重积压等叠加因素影响,全球干散货船运市场供需关系大幅变化。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从年初的1,374点,呈缓慢波浪型上升至2月末1,675点,然后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在2021年10月初上升至5,650点,达到近12年的峰值,12月末回落至2,217点。疫情影响下的全球物流链运力趋紧,给航运业提供了难得机遇,远洋运输业务年合同额、营业额及利润都远远超过上年同期,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营业绩。公司顺应市场变化,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从2021年3月份起所有到期船舶租约全部签订长期租约,租金根据市场指数浮动,自有船舶保持了99%的营运率,确保享受市场上扬带来的红利。
2022年,公司将遵循市场规律变化,把握航运市场机会,加强船舶安全运营管理,提高船舶运营率,采取挂钩指数、长短期结合固定租金、以及单航次期租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租金收入。预判市场风险,加大与优质大宗客户合作的力度,逐步优化客户和货物结构。也将持续关注全球二手船市场行情,把握时机,做好部分船舶的资产处置,力求获取更大收益。
远洋渔业业务
公司控股子公司——远洋渔业负责公司远洋渔业业务,拥有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是中国较早走出国门到海外发展远洋渔业企业。
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及燃油价格大幅上涨,对远洋渔业捕捞作业和销售等带来较大影响,同时存在安全作业风险。2022年,公司将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加强渔船安全生产管理,科学调度船舶作业计划,调整优化船队作业区域,提升鱼品产量产值,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增加经营收益。
进出口贸易业务
2021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国内经济上行压力较大,同时受新冠疫情、国六排放政策以及国际海运市场影响,给进出品贸易业务带来较大冲击。公司将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创利能力。
从事塑料、橡胶行业
公司改性高分子材料销售模式为以销定产,采用直销模式,主要包含特种改性材料、辐照交联发泡材料、医用熔喷材料、防水卷材、环保新材料、改性尼龙系列产品、改性聚碳酸酷系列产品、改性聚酷系列产品、改性聚丙烯系列产品、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系列产品等,广泛应用于核电、新能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建筑材料、光通讯、电子产品、工业电器行业、核电等领域。2021年进口总额为6,812.53万元,出口总额为14,590.00万元,部分产品出口销售享受13%的出口退税政策。报告期内,税收政策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国家政策支持驱动
核技术应用产业具有典型的高新技术性,也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型产业,与国民经济实体的三分之一的细分市场有关。近些年,国内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将核技术应用产业上升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当前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核技术与传统产业正在加快实现更加广泛的结合,核技术应用也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美好的改变,进一步造福人类。公司作为国内A股上市的第一家民用核技术应用企业,在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材料改性、消毒灭菌、农业保鲜、难降解工业废水治理、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放射性药物研究等细分市场纵深拓展,并取得逐年稳步提升的经营业绩。
市场需求驱动
目前,全球已有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核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开发,核技术应用的全球产业化规模近万亿美元,发达国家的经济效应已经超过GDP的2%(来源于《2022-2027年中国核技术行业应用分析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国内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仅占GDP的0.4%左右(来源于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报道),一些先进设备和检查项目人均占有量仍然较低,而且产品系列分散,产业规模小,技术附加值不高、研发生产基础设施不足,产业发展与我核大国地位不匹配,市场空间与经济效益都亟待进一步开发。公司新进入的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产业,在国内已呈现加速发展的行业特点,市场规模预计将超千亿元
(来源于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报道),且具备持续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动力。
技术创新驱动
核技术应用不仅仅行业自身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诉求,同时,核技术作为提升改进传统产业的重要支撑,其技术提升也将为更多的传统产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公司2021年重点推进了国外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高端诊疗设备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落地,并在2021年实现首台套销售,以及中标1台套的业绩,同步启动了项目国产化工作计划,有望早日填补国内高端诊疗设备的市场空白,实现更好的经营业绩。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1年,公司围绕“A+”战略,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优化业务布局、深化市场拓展、提升科技创新、加强机制建设,致力成为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领跑者。
战略引领优势
公司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为指引,报告期内,聚焦核技术应用领域,在加速器与辐照、新材料等业务实现国内细分市场领先地位。
业务布局优势
纵深推进产业布局。公司深度谋划新业务发展,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特种废物处理环保产业,探索“制造加服务”商业模式,从设备销售延伸到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营,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中湖北际华、山东巨野项目处于调试阶段;山东睿鹰、山东鄄城、中科绵投、东明二污项目处于建设阶段;唐山佳华项目已签订合同等待开工。医疗健康业务,医疗科技首年实现1台质子设备销售,1台中标。同时,与医科达中国开展战略合作,推动放射治疗精准化、标准化。同位素公司与多家单位签署代销协议,为市场推广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发挥资本运作效能,核技术产业基金设立已获股东大会批准,助力公司产业优化升级。
夯实区域布局。年内完成深圳戈瑞等5个辐照站建成或投产,长沙宁乡等4个辐照站完成投资决策,现已形成在运15个辐照站、60台加速器布局。国内首个加速器智能制造基地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医疗健康绵阳基地顺利开工,江苏博繁整体入驻,特种废物处理环保产业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区域协同力度不断加强。
市场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在相关细分市场领域继续领跑。一是持续做强做优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保持国内最大的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企业地位,也是国内最大的电子加速器出口企业。二是公司辐照加工领域已
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服务提供商,2021年拥有辐照中心15座,在运加速器60台套,电子束辐照加工能力居国内之首,辐照服务收入在国内行业名列前茅。三是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公司研制的电子束处理工业污水、医用废水与固废技术在全球领先,该技术荣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应用于广东江门、湖北十堰、新疆川宁等多个项目,并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科技力量;公司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业务也从2020年单一的印染废水业务,全面向制药废水、抗生素菌渣、印染废水、化工园区污水、垃圾渗滤液、医疗污水和固废、煤化工焦化废水,以及入境冷链、邮件和货物等的新冠病毒消杀等多领域项目推进。四是在新材料业务领域,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线缆料与领先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造商之一,5G光缆料、云母料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5%和70%;在低压电器、高端汽车和锂电池等行业细分市场也位居前列。五是公司2021年在核医疗业务取得突破,已有医疗科技公司和同位素科技公司两家专业化公司落地运营,并与全球质子医疗顶级设备供应商IBA达成合作,引进全球最先进的质子治疗技术--IBA多室质子治疗系统,满足人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致力于实现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公司已实质进入核医疗等高端业务领域。
科技创新优势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公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坚持“四个面向”的指示批示精神,系统开展创新体系建设,全力攻关重点科研项目和关键核心技术。
一是创新体系擎画新蓝图。公司制定“442”科技创新体系,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围绕支撑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材料改性、探测器及同位素四大关键技术,做深做广辐照、新材料、测控应用(托管业务)、医疗健康四个应用场景,重点提高系统集成和成果转化两项核心能力,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公司进一步完善科研体系建设,重点打造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研发中心、核辐射探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非金属材料寿命评价与管理技术实验室、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仪器装备产业化基地),与清华大学核研院共建“电子束及环境技术应用联合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共建“应用加速器技术联合实验室”,获批成立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电子束技术环境应用)研发中心,不断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夯实核心竞争力。
二是科研成果勇攀新高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物同防”精准防控要求,在全球率先取得电子束灭活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研究成果,助力建设“平安中国”。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高新核材、俊尔公司自主研发的航空航天线缆材料、辐照交联尼龙均实现批量化供货。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球首个医疗废水辐照应急处理科技示范
装置项目以“优秀”最高等次通过国家原子能机构验收。全球首个电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医疗废物辐照应急处理项目相继建成。针对国家环保督查中出现的特种废物处理重大需求,成功签约东明二污化工园区等项目,助力建设“美丽中国”。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启动质子肿瘤设备自主化、国产化工作;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已列入科技创新尖峰计划,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三是融合创新再结新硕果。2021年新获授权专利100项、累计达725项,新增标准编制21项、累计达96项;新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4项,外部科研经费创历史新高。达胜公司与高新核材共建EB辐照联合实验室,协同创新力度不断加强。
达胜公司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厦门瑞胜发荣获福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湖北拓普公司荣获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四川拓普公司荣获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金沃公司荣获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丹东华日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瑞胜发荣获福建省及厦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达胜公司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一种硅整流堆反向特性测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辐照公司牵头主编国家标准《辐照加工用电子加速器装置运行维护管理通用规范》正式发布;医疗科技与同位素公司荣获“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
改革发展优势
改革就是突围。作为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企业和发改委第四批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公司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完成率达85.9%,超额完成70%的目标要求,以更加灵活的机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充分释放子公司市场竞争活力。
一是治理优化提效能。理顺4大业务板块股权及管理关系,完成子公司股权调整,实现资源优化整合。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纳入范围子公司“外部董事占多数”完成率达100%。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调整董监事74人次。优化子公司董事会管理,6家子公司已改设执行董事,决策效率持续提升。以俊尔公司为试点,授权审批事项39项,董事会审批时间从2周下降到1周之内,不断夯实子公司市场主体地位。
二是队伍建设添活力。开展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年内提拔任用年轻干部22人,交流培养干部29人次,选拔85后年轻干部25人,公司党委管理干部40岁及以下人数占比46%。建立SAT培训体系,开发标准化课程21门,获岗位授权114人。实现28家子公司、75人的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签约,向职业经理人改革迈向关键一步。
三是精准激励增动力。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作用,人力资源部牵头制定增量激励、科研项目收益分红等9项激励方案,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四是构建大监督体系。将具有监督职能的总部部门全部纳入大监督体系,定期研究强化协调,形成监督“合力”,消灭“死角”和“盲区”。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是公司“改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年”,面对内外部严峻挑战,全体干部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扬“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笃定前行,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围绕“A+”战略,形成以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为核心,围绕“更美丽”、“更健康”、“更安全”三大方向开拓应用场景,实现加速器与辐照、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新材料、医疗健康产业布局。通过技术创新、合资合作,以及行业整合,核心业务细分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99亿元,同比增长20.2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02亿元。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以A+战略为引领,围绕“更美丽”、“更健康”、“更安全”实施战略布局,以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为目标,做强做优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做深做广加速器应用场景;以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辐照加工、新材料,营造更美丽的生态文明;以智能核测控(辐射监测与防护、辐射成像及其应用)、核农学(农产品杀菌及保鲜),构建更安全的人居环境;以医疗健康(核药、医用放射性同位素、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为大众提供更健康的生活服务。
2022年经营计划
加快A+战略项目落地,推进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2022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公司2022年定位为“抓落实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与美好共成长,着力打造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品牌。
2022年,公司将持续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442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经营业绩。在加速器研发与制造领域,将加快新型电子帘加速器、小型可移动水处理专用电子加速器及更高能量的DD角尺型全自屏蔽加速器的科技成果转化;围绕环境污染治理、医疗废物辐照应急处理、灭杀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新冠病毒等关键技术装备,推进产业化应用,为公司电子加速器在新领域应用带来增长点。在辐照加工服务领域,依托在农产品保鲜、辐照生产效率提升的科研成果,拓宽辐照业务应用市场,加快消毒灭菌辐照站业务布局。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领域,围绕优势明显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加快推进项目开发和建设,实现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在新材料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化项目落地,实现A+战略相关新材料产品的批量市场销售,加快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在医疗健康领域,加大质子治疗肿瘤装备市场开发,推进“自主化、国产化”项目落地;医用同位素业务初步形成国内外销售网络。
公司2022年面临的风险
经营业绩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风险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疫情仍在持续,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诸多不确定性为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带来风险。公司多数业务处于产业链中游,抗风险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受疫情和
国际局势影响,诸多海外业务推进难度加大。公司将在两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市场开拓方面,推动电子加速器国内及海外电子加速器销售力度,推动新签多个环保项目,加快新增辐照中心项目投资决策,推动新材料业务高毛利率项目落地,新签质子设备销售合同;二是减亏控亏,开展全级次减利因素分析,制定经营效益提升及改进方案。
应收账款占压资金与逾期风险、存货占压资金的风险
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公司业务存在应收账款回收期长以及存货资金占用风险,会导致坏账、减值、积压、毁损等风险,使公司经营现金流吃紧;客户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客户可能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开等状况导致公司出现坏账的风险。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加大对新客户信誉与付款能力、老客户信用状态跟踪;二是加强对市场销售回款与激励挂钩,控制应收账款规模;三是将“两金”管控目标分解到各子公司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内,加强对过程跟踪管理。
改革落地与创新的风险
公司改革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科研机制能否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的氛围能否不断加强,对提升公司经营高质量发展、保持关键岗位人员稳定有较大影响。公司将在五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科技创新。围绕“442”科技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系统集成和成果转化两项核心能力。二是治理机制。推动党的领导更好融入公司治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母子公司治理管控机制;推进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三是用人机制。创新干部人才选拔机制;优化干部人才使用机制;强化干部人才培养锻炼。四是考核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差异化激励、超额利润激励、中长期激励。五是板块打造。持续优化加速器与辐照板块内部整合。
围绕“A+”战略,公司已向质子肿瘤治疗设备、同位素的医疗健康领域及特种废物处理环保产业布局,但由于公司在这几个领域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从产品研发、生产到进入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困难,市场开拓风险较大。公司将在两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加快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和内部能力建设,完善质子治疗肿瘤装备的市场推广团队建设,实现销售突破;二是特种废物处理环保产业加强市场推广人员能力提升,快速实现“行业突破”及“区域突破”。
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的风险
由于公司安全文化融合有待提升,危险化学品、机械伤害和工程建设安全风险较为明显;全球疫情持续蔓延,部分地区疫情反扑,境内境外疫情防控形势均不容乐观,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公司将在四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严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文化培育,持续推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行为规范;二是慎防突出风险,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计划,强化高风险作业管控;三是细化监
督考核,强化事故事件管理和督办事项闭环管理;四是实施体系管理,狠抓三标一体体系现场落地,推进安全四项制度管理升级。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1年是“十四五”的起步之年。上半年,面对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改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年”的总体要求,践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发扬“激情、担当、创造”的企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A+战略,经营发展、改革创新、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果,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达到127.79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其中,加速器制造与辐照加工业务营业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63.43%,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较2020年同期提高12.58%。
加强增收节支。一是精准发力市场开拓。加速器制造与辐照加工业务方面,上半年,新签加速器订单36台套,与2020年同比增长33%。克服疫情影响,完成2021年年以来首台海外项目的安装移交(泰国首个消毒灭菌项目加速器设备正式移交)。加快辐照业务布局,戈瑞东莞粤海项目顺利试产、金沃科技长沙宁乡项目获批。新材料业务方面,抢抓市场先机,上半年,新材料业务销售合计22.46万吨,呈逐年上涨趋势,较2020年同比增加21.34%。医疗健康业务方面,医疗科技公司取得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资质,完成技术资料的接收并已经启动技术文件汉化工作。二是推进精益化管理,优化成本控制。公司贯彻落实过“紧日子”各项举措,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较预算下降。
产业园及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科学筹划,区域布局夯实发展基础。中广核加速器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桩基础施工完成。新疆昌吉、江苏南通、安徽无为新建综合辐照中心相继开工建设。绵阳同位素、质子项目已经完成土地摘牌。核环保业务积极开拓焦化、气田废水等新应用场景,全面推进电子束治污技术十大应用领域建设,其中山东巨野危废浓液、湖北汉川医疗固废、山东睿鹰及山东鄄城制药废水、湖北际华上半年已开工。
各项管理总体良好。一是安全管理方面。有效推进建党100年安全保障工作,开展领导安全巡视,强化现场安全保障措施有效落实;深入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辐射防护、机械伤害等风险整治,提升突出风险管控水平。全面推进环境管理提升工作,开展生产现场环境管理专项整治,现场环境状况明显改善。二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召开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大型机构分析师和投资人等逾70人现场参加,1,840人次参加线上直播。三是内控管理方面。全面推进子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内控培训、组织业务访谈,
编制子公司内控风险矩阵。扎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重点围绕科研管理、公司治理开展监督,持续开展二三级子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整改和内控缺陷整改。
主要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以A+战略为指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做深做广辐照应用场景,向“更美丽”“更健康”业务深度拓展,依托托管企业打造“更安全”业务。其中,“更美丽”业务包括辐照加工服务、核环保、新材料;“更健康”业务指医疗健康领域涉及的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及放射性医用同位素制备。同时,公司稳妥经营并稳步优化重大资产重组前的远洋运输、房地产开发、工程承包、远洋渔业和进出口贸易等业务。
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核技术应用产业符合国家战略。非动力核技术作为一种横断技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非动力核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人民健康、公众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在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已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截至2020年3月,我国共有核技术应用单位78,802家,在用放射源146,291枚,各类射线装置约198,321台(套),在机械、钢铁、煤炭、石油、化工、航天、航空、造船、交通、信息产业等领域中,有100多种类产品与技术与核技术应用产业密切相关,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数据来源于《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建议》)
(电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
加速器设备的国产化和低成本是核技术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的基础。我国工业加速器在300keV-15MeV能量范围内,已具备量产能力并实现出口,并逐步向更低能量(300keV及以下),以及更高能高功率研制方面发展。国内以工业无损检测加速器为射线源的高能工业CT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高速发展,为适应待检测工件尺寸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检测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工业CT向超高能量、微纳结构、扫描方式多样化发展。(资料来源于《核技术应用学科发展报告》)
(辐照加工服务)
我国已成为辐照加工大国,但在部分细分领域与国际先进存在差距。辐照加工领域,辐照交联电线电缆占比最大,达到63%,消毒灭菌、薄膜片材、热缩材料、油墨固化、其它新材料占比分别为12%、14%、3%、4%、4%。而国际上,辐照交联电线电缆、油墨固化、热缩材料、消毒灭菌、轮胎硫化占比分别为32%、33%、17%、7%、5%(数据来自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2021年初发布的《核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与建议》报告)。与国际数据对比,我国在油墨固化等领域差距较大,未来可作为发展方向。
(核环保)
我国核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并逐步向更大范围的难降解废水、固废等领域拓展。继2017年,公司在国内第一个电子加速器辐射处理印染废水示范工程在浙江金华正式投运后,2020年6月,国内首个7台联机,日处理3万吨级以上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商业化项目在广东江门投运,也是世界上该类技术最大的单体项目。2021年5月,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开展的医疗废水辐照应急处理科技示范装置项目在湖北十堰以“优秀”等次通过由邓建军院士领衔的专家评审验收,这是我国首个电子束处理医疗废水项目,也是国家原子能机构首个采用先立项后补助模式并完成验收的核能开发科研项目。2021年7月,我国首个电
子束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建成投运。从当前来看,公司电子束治污技术处于国内首创、世界领先水平,对难降解污废治理有突出的成效,公司核环保业务面临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材料)
目前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改性塑料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塑料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塑钢比,我国仅为30:70,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50,更远不及发达国家如美国的70:30和德国的63:37。与跨国企业70%~80%的改性塑料市场占有率相比,国内企业只占据较小的市场份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和技术手段的进步,国内新基建、扩大内需政策引导,改性高分子行业作为塑料加工行业大类中发展较快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一个子类行业,预计在未来的5年,其总的市场需求量仍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率,到2025年市场空间将超过5,000亿元。(数据来源于《化学工业》、《世界橡胶》期刊、艾邦高分子论坛(bbs.polytpe.com)、中国产业信息网(www.chyxx.com)等)
(医疗健康)
我国核医学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技术成为癌症治疗领域新的发展趋势,但主要产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有待提高。治疗设备方面,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医用直线加速器2,021台,60Co远距离治疗机66台,近距离治疗机339台,X射线模拟机1,453台,CT模拟机355台,质子、重离子机5台(资料来源于《核技术应用学科发展报告》)。其中质子、重离子等高端肿瘤治疗装备及医用同位素主要依赖进口,导致核医疗装备及核药的采购和维护成本与诊疗费用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高端诊疗装备及核药供应量不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尚未完全得到满足,为高端诊疗装备及核药业务国产化、自主化发展带来重要发展机遇。根据普华永道出具的分析报告和《2019年中国放射性药品行业分析报告》,到2025年,质子医疗设备、医用直线加速器、核药及相关设备维保业务市场规模分别约40亿元、100亿元、60亿元、40亿元,合计约240亿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围绕A+战略,不断做强做优加速器制造业务,做深做广加速器应用场景,不断巩固战略引领、市场拓展、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等优势。
战略引领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公司以“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为指引,围绕“A+”战略,致力于营造更美丽的绿色生态环境,构建更安全的人居生活环境,提供更健康的人类生活服务,实现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使命。在更美丽领域,公司持续围绕“两山理论”“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等开展工作;在更健康领域,公司与IBA在质子治疗肿瘤高端装备技术领域的合作,有效加快该技术自主化、国产化进程。
市场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领跑相关细分市场领域。一是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的工业电子加速器供应商地位,是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的龙头企业;二是国内前列的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服务供应商,保持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辐照加工优势地位;三是核环保业务拥有的电子束治污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全球领先,实现电子束治污技术规模化应用;四是全国领先的环保光缆护套材料、特种线缆材料、改性工程塑料生产商之一;五是与IBA合作,加快质子治疗高端技术的引消吸,为公司医疗健康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全面打造医疗健康装备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科技创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科技研发取得新突破。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获授权专利34项,承担12项标准建设。“基于低能电子束杀灭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新冠病毒的装置研究和应用”获批为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立项批复,至此,公司已有4项辐照环境应用项目获批为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该研究成果于今年3月29日通过中科院詹文龙院士等7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审,并完成我国首台套用于冷链食品外包装消毒的示范应用装置研制,标志我国低能量电子束灭活新冠病毒研究和应用走在国际前列。达胜公司《一种硅整流堆反向特性测试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广核三角洲(江苏)塑化有限公司研发的航空航天线缆用产品获首批“苏州制造”品牌认证。俊尔公司申报的5G断路器用高性能、可激光标识的磷氮阻燃尼龙复合材料项目等2项新产品列入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厅2021年的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项目计划。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全面落实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加强企业风险关键指标趋势分析,持续落实风险管理
指标的月度跟踪机制,做好各项风险指标的预警和应对工作,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为公司实现2021年经营目标保驾护航。
经营业绩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风险。由于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为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带来风险;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复苏不稳定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公司多数业务处于产业链中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抗风险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诸多海外业务推进难度加大。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国内市场开发方面,加快加速器研发与制造,按期交付2020年加速器销售订单;推动电子束辐照处理冷链病毒示范项目落地。辐照加工业务,加快辐照站点布局。核环保业务,推动多个环保项目开工建设。新材料业务,加快推进高毛利率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医疗健康业务,力争首台套质子治疗肿瘤装备示范项目落地。二是国际市场开发方面,加大海外市场推广,促使海外市场拓展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三是成本管控方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非生产性及其他支出。
应收账款与存货占压资金的风险。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公司业务存在应收账款回收期长以及存货资金占用风险,及导致坏账、减值、积压、毁损等风险,使公司经营现金流吃紧;客户可能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开等状况而无法按时履约,导致公司出现坏账的风险。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加大对新客户信誉与付款能力、老客户信用状态跟踪;二是加强对市场销售回款与激励挂钩,控制应收账款规模;三是将“两金”管控目标分解到各子公司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内,加强对过程跟踪管理。
新业务市场开拓的风险。围绕A+战略,公司明确向核环保,以及包括质子肿瘤治疗设备、医用同位素等在内的核医学领域布局,但由于公司在这几个领域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从产品研发、生产到进入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困难,市场开拓风险较大。公司将在两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核环保方面,在制药废水、化工废水、垃圾渗滤液处理等领域实现示范项目全覆盖。二是医疗健康方面,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和内部能力建设,完善质子治疗肿瘤装备营销团队建设;打通医用同位素销售渠道,锻炼销售能力。改革落地与创新的风险。公司改革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科研机制能否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的氛围能否不断加强,对提升公司经营高质量发展、保持关键岗位人员稳定有较大影响。公司将在五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治理机制。推动党的领导更好融入公司治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母子公司治理管控机制;推进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二是用人机制。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优化人才使用机制;强化人才培养锻炼。三是考核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差异化激励、超额利润激励、中长期激励。四是监督保障机制。党的领导不削弱,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个人不谋私利。五是进一步完善开放式科研合作体系,围绕A+战略,全面掌握关键技术和提高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安全生产的风险(含疫情防控)。从业务特点来看,公司在危险化学品、机械伤害和工程建设等领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公司将在四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严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文化培育,持续推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行为规范;二是慎防突出风险,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计划,强化高风险作业管控;三是细化监督考核,强化事故事件管理和督办事项闭环管理;四是实施体系管理,狠抓三标一体体系现场落地,推进安全四项制度管理升级。五是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决做好境内企业和境外单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出现境外输入和本土病例。
收起▲
一、概述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近五年,公司以“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为使命,坚定推进A+发展战略,沿着“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美丽”的方向,做强做优加速器业务,做深做广辐照应用场景,并向更具规模优势和更高技术含量的消毒灭菌、生态环境、医疗健康转型升级。公司完成“五大转变”,发展目标从追求快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发展方式从并购为主转入内生与外部合作并重;发展机制从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混”基本完成机制的“合”;发展动力从机会驱动转入战略牵引和创新驱动;业务模式从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公司全体员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提质增效年”的总体部署,发扬“激情、担当、创造”的企业精神,全力以赴,抗疫情、稳经营,“点亮A+,引爆增长”,全面完成年度经营发展目标。截至2020年底的总资产达到123.20亿元,资产负债率47.92%,营业收入66.5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164.04%;销售利润率4.40%,同比增加2.39个百分点。其中,加速器制造与辐照加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74%,核环保业务在初创第一年即实现盈利,新材料业务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加7.30个百分点,由于受疫情影响,进出口贸易及其他(远洋渔业、远洋运输、国际工程承包等)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公司开源节流,多点支撑业绩增长;有效管控重大风险,为实现年度经营业绩目标保驾护航;借助技术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充分体现责任担当。
加强增收节支,逆势而上育新机。一是爆款产品引爆增长。加速器销售创历史新高,共签订83台销售合同,同比增长167.74%。仅用8天时间完成研发抗疫新材料,口罩熔喷PP专用料销售超2万吨。二是市场开拓持续发力。借助国家加大新基建投入机遇,新材料销售增长到45.91万吨;公司与21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涵盖各业务领域,加快市场开拓进程。三是精益管理不断强化。公司贯彻落实过“紧日子”各项举措,积极开展高息债务置换,财务费用下降13.65%。高新核材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完成太仓产业园试点,预计总体产能提升42%,人均综合产能提升54%。中广核俊尔专项降本及联合降本相结合,降本约1,500万元。加强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稳发展。深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指示精神,公司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是安全管理打好主动战。“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安全理念已深入人心。公司总经理部成员年度安全检查60余次,子公司管理者带班检查1,360余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7,000余项。积极应对江苏、四川、湖北地区百年一遇洪涝灾害,有效保障生产。大连国际事业部主动强化境外项目反恐安保措施及境外员工安全管控,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二是合法合规下好先手棋。公司正式成立合规委员会,发布《合规行为准则》,明确公司合规管理的原则、组织体系。完成《合规风险清单》,识别合规风险源262项,编制合规风险控制措施410项。三是化解风险打出组合拳。大新控股下半年克服疫情影响实现盈利。继续保持中诚信主体信用AA+评级,在同行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突出技术优势,疫情防控显担当。疫情就是命令。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干部员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指示精神,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为抗疫贡献科技力量,彰显央企责任担当。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不误。疫情发生正值新春佳节,公司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组织响应号召,成立党员攻坚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千方百计落实防疫物资,迅速投入抗疫和复工复产。包括疫情高风险地区在内的33家生产型子公司均实现第一批复工复产;持续开展健康信息排查,实现境内外员工0疑似0感染。二是临危受命,技术抗疫不辱使命。开辟绿色通道,累计为近4,200万件防护物资提供免费辐照服务,货值超1.5亿元。疫情最为严重期间,完成防护服各项辐照实验,为工信部出台《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射灭菌应急规范(临时)》做出突出贡献,将原来消毒灭菌的时间由7到14天缩减到1天以内。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
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注:设计产能是指现有产能的设计产能,不包含在建产能。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
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从事塑料、橡胶行业
公司改性高分子材料销售模式为以销定产,采用直销模式,主要包含特种改性材料、辐照交联发泡材料、医用熔喷材料、防水卷材、环保新材料、改性尼龙系列产品、改性聚碳酸酯系列产品、改性聚酯系列产品、改性聚丙烯系列产品、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系列产品等,广泛应用于核电、新能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建筑材料、光通讯、电子产品、工业电器行业、核电等领域。2020年进口总额为10,035.48万元,出口总额为5,761.84万元,部分产品出口销售享受13%的出口退税政策。报告期内,税收政策没有
发生重大变化。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围绕A+战略,不断做强做优加速器制造业务,做深做广加速器应用场景,不断巩固战略引领、业务布局、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市场领先等优势。
战略引领优势
公司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努力方向,A+战略完全符合“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要求。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A+”战略,致力于营造更美丽的绿色生态环境,构建更安全的人居生活环境,提供更健康的人类生活服务,实现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使命。在更美丽领域,公司持续围绕“两山理论”“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等开展工作;在更健康领域,公司与IBA在质子治疗肿瘤高端装备技术领域的合作,有效加快该技术自主化、国产化进程。A+战略持续引领公司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业务,为公司经营带来更广阔的盈利空间。
业务布局优势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公司以A+战略为指引,沿着“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美丽”的方向,做强做优加速器业务,做深做广辐照应用场景,并向更具规模优势和更高技术含量的消毒灭菌、生态环境、医疗健康转型升级。
一是运筹帷幄,业务布局蓄积战略张力。2020年公司成功进入核环保、核医学领域,并一步迈入国际先进水平。在核环保领域,十年磨一剑,实现电子束治污技术规模化应用,制定首个电子束处理工业废水技术标准,通过并购四川国清源95%股权,完成由设备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全球最大的电子束处理印染废水项目在江门冠华建成投产;首个电子束处理医疗污水项目在十堰西苑医院投运;首个电子
束处理抗生素菌渣示范工程在新疆伊犁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山东鄄城全球最大的电子束处理制药废水示范项目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在核医学领域,与IBA携手培育质子治疗肿瘤系统装备自主化、国产化能力,打造核医疗装备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推进C-13示范项目并布局医用同位素相关产业。
二是科学筹划,区域布局夯实发展基石。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位于苏州的国内首个加速器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更美丽”业务,核环保业务平台公司迁址成都温江,形成东西部协调发展格局;完成4个辐照站、11台加速器布点;苏州太仓、湖北汉川、河北任丘、四川眉山、广东东莞5个产业基地实现入驻并投产。另外,公司正式与四川绵阳市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核医学产业基地正式落地。
市场领先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领跑相关细分市场领域。一是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的工业电子加速器供应商地位,是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的龙头企业;二是国内前列的电子加速器辐照加工服务供应商,保持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辐照加工优势地位;三是核环保业务拥有的电子束治污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全球领先,实现电子束治污技术规模化应用;四是全国领先的环保光缆护套材料、特种线缆材料、改性工程塑料生产商之一;五是牵手比利时IBA,引进精准放疗领域的质子治疗高端技术,为公司快速切入核医疗装备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全面打造医疗健康装备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科技创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公司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市场制胜的关键。
一是以内生动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加速器制造业务,9MeV加速器数字成像系统通过客户验收,大幅提升无损检测加速器产品技术水平。《电子束固化关键技术研发》顺利通过江苏省验收,标志着公司已具备拓展辐照固化市场的技术能力。“更美丽”业务,高新材料研究院小试和中试基地正式挂牌,成功开发28个新产品,辐照发泡材料、管道专用预浸带实现产业化。
二是以开放合作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公司获批成立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研发中心,是我国首个核技术环保应用类国家级研发中心;成立以赵红卫院士为主任的加速器技术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共建“应用加速器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商核医学领域合作;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达成完全生物降解改性材料项目合作。
三是以内外合力强化核心竞争力。内引外联的科技创新方式结出累累硕果,2020年,公司累计授权673项专利,新增有效专利100项;累计牵头或参与制定各级已颁布标准51项,未颁布标准34项,启动编写标准
20项;获得外部科研经费支持达3,027.89万元,创历史新高;电子束治污技术处理医疗废水和固废、垃圾渗滤液、化工园区污水、印染污水、制药及抗生素菌渣等装备入选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中广核达胜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广核俊尔(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完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至此,公司下属共有23家子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改革发展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公司作为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企业和国家发改委第四批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双百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优化子公司治理机制,提升运作效率。推进总部组织机构调整,加强“三型”总部建设。完成加速器研发与制造、辐照加工服务业务整合,实现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管理。加大子公司董事会授权,完成12家子公司《授权管理规定》的制定、升版。
二是深化市场化用人机制,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加大核心岗位公开竞聘力度;深入推进“三能”改革,建立与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相关联的机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PBAI激励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管理,发布《公司职业经理人管理办法》,并在达胜科技、医疗科技试点。
三是实施精准激励,激发动力活力。在公司重大专项工作推进中,实施精准激励,有效激发员工“奋勇争先”和“多做贡献”。根据业务特点,实施差异化激励,对市场营销、技术研发、投资并购、经营管理等采用不同激励模式,有效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核技术应用作为一种横断技术,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的短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加快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进程。二是中央各部委2020年出台多项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以及工信部发布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都将辐照技术列入鼓励类项目。三是与辐照技术密切相关的产业,如电线电缆、休闲食品、宠物食品、医疗器械、核环保、医疗健康、公共安全等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都将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速。四是疫情爆发后,国务院主管部门印发的《关于疫情期间执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的通知》为辐照消毒灭菌市场带来了增长利好。五是国内实施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涉及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也将为新材料业务带来难得的市场发展机会。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坚定推进A+发展战略。以“A”为战略核心,持续巩固和提升工业加速器研发与制造能力的基础上,向医用加速器等高端领域拓展;沿着更美丽、更安全、更健康三个重点方向,推动既有业务优化升级,提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始终秉承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围绕“A+”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加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做深做广辐照应用场景,以“更美丽、更安全、更健康”为方向,重点打造加速器研发与制造、辐照加工服务、核环保、新材料、测控装备、医疗健康等六大业务,统筹好人、财、物等资源,建立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梯队。2021-2022年,经过优化整合、技术创新,将“更美丽”业务打造为成熟的业务体系。2022-2023年,经过内部整合,投资并购等方式,“更安全”业务形成具有核心部件、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的业务体系。2023-2025年,通过自主研发、合资合作、投资并购等手段,“更健康”业务打造成
具备自我滚动发展能力的业务体系。
公司将坚持以高市场潜力、高成长性产业为方向,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市场化导向、协同发展”四大举措,成为“国际一流的核技术应用产业领跑者”。
2021年度经营计划
为了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2021年,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持“严慎细实”的工作态度,围绕A+战略,落实“改革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年”要求,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前提下,抓紧抓实安全生产,着力打造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品牌,争做“三个排头兵”,奋力推进核技术公司高质量发展,与美好共成长。
2021年,公司在加速器研发与制造领域,将重点开展加速器制造的系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满足各类核技术应用市场需求;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力求海外加速器销售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辐照加工服务领域,加快辐照站业务布局。核环保领域,在制药企业废水、化工企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处理等方面加速核环保业务商业化应用。在新材料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新产品的产业化,确保多个高毛利率的高新材料项目在年内落地。在医疗健康领域,完成质子治疗肿瘤装备、医用同位素业务示范项目落地。稳步优化进出口贸易及其他(远洋渔业、远洋运输、国际工程承包等)业务,加大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拓力度;加强远洋运输船舶运营管理,增加租金收入,提升经济效益;国际贸易业务坚持市场开拓与风险管控并重,确保业务稳定。
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2021年,公司继续通过全面落实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加强企业风险关键指标趋势分析,持续落实风险管理指标的月度跟踪机制,做好各项风险指标的预警和应对工作,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为公司实现2021年经营目标保驾护航。
经营业绩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风险。由于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为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提升带来风险;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复苏不稳定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公司多数业务处于产业链中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抗风险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诸多海外业务推进难度加大。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国内市场开发方面,加快加速器研发与制造,按期交付2020年加速器销售订单;推动电子束辐照处理冷链病毒示范项
目落地。辐照加工业务,加快辐照站点布局。核环保业务,推动多个环保项目开工建设。新材料业务,加快推进高毛利率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医疗健康业务,力争首台套质子治疗肿瘤装备示范项目落地。二是国际市场开发方面,加大海外市场推广,促使海外市场拓展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三是成本管控方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非生产性及其他支出。
应收账款与存货占压资金的风险。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公司业务存在应收账款回收期长以及存货资金占用风险,及导致坏账、减值、积压、毁损等风险,使公司经营现金流吃紧;客户可能因市场变化出现产品滞销、资金周转不开等状况而无法按时履约,导致公司出现坏账的风险。公司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加大对新客户信誉与付款能力、老客户信用状态跟踪;二是加强对市场销售回款与激励挂钩,控制应收账款规模;三是将“两金”管控目标分解到各子公司经营业绩考核范围内,加强对过程跟踪管理。
新业务市场开拓的风险。围绕A+战略,公司明确向核环保,以及包括质子肿瘤治疗设备、核药等在内的核医学领域布局,但由于公司在这几个领域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从产品研发、生产到进入市场均存在不同程度困难,市场开拓风险较大。公司将在两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核环保方面,在制药废水、化工废水、垃圾渗滤液处理等领域实现示范项目全覆盖。二是核医学方面,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和内部能力建设,完善质子治疗肿瘤装备营销团队建设;打通核药销售渠道,锻炼销售能力。
改革落地与创新的风险。公司改革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科研机制能否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的氛围能否不断加强,对提升公司经营高质量发展、保持关键岗位人员稳定有较大影响。公司将在五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治理机制。推动党的领导更好融入公司治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母子公司治理管控机制;推进管理体系、管理能力现代化。二是用人机制。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优化人才使用机制;强化人才培养锻炼。三是考核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差异化激励、超额利润激励、中长期激励。四是监督保障机制。党的领导不削弱,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个人不谋私利。五是进一步完善开放式科研合作体系,围绕A+战略,全面掌握关键技术和提高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安全生产的风险。从业务特点来看,公司在危险化学品、机械伤害和工程建设等领域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公司将在四个方面做好应对工作。一是严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领导力和安全文化培育,持续推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和行为规范;二是慎防突出风险,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计划,强化高风险作业管控;三是细化监督考核,强化事故事件管理和督办事项闭环管理;四是实施体系管理,狠抓三标一体体系现场落地,推进安全四项制度管理升级。
收起▲
一、概述
2020年是公司“提质增效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市场化改革和人才先行,落实A+战略,提质增效,加速发展,做强做优做大中国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第一股。上半年,公司5,000余名员工,新冠肺炎“零感染、零疑似”,经营业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超额完成半程目标,化危为机,在拓展关键市场宽度、关键项目建设、改革创新、管理融合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公司经营表现出以下方面的特点:
公司经营取得历史最好半程业绩
上半年,公司以A+战略为指引,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化危为机,经营业绩逆市上扬。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到119.55亿元,资产负债率46.94%,营业收入29.66亿元,保持平稳并略有增长。疫情期间,公司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积极推进产品结构升级,自主研发的新材料和新产品取得了突破并实现产品投放市场,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320.88%。
抗击疫情,化危为机拓展关键市场
首先,自年初疫情爆发以来,公司大年初二第一时间完成决策、动员,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狠抓疫情防控工作。5,000余名员工和400余名承包商未发生新冠肺炎疑似及确诊病例,183名滞留湖北员工顺利返程返岗,33家生产型子公司顺利复工复产。其次,公司结合技术优势在三大领域全力支援抗击疫情,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是从春节假期开始到4月份,公司累计为93个相关单位470批超过4,200万件医疗物资,提供了辐照灭菌免费服务,物资价值超1.5亿元。此外,公司推动国家层面发布《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在辐照消毒灭菌应用带动下,电子加速器销售逆市上扬,上半年国内新签订单27台,同比增长69%。二是2月10日,公司向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主动请缨,推动建设电子束处理医疗废水和固废项目,其中十堰市西苑医院电子束处理医疗废水项目计划于今年7月正式投运。三是2月底,公司快速研发口罩熔喷料、可辐照灭菌的新型聚丙烯纺粘料、防护服透气膜等医疗高分子材料,迅速弥补市场缺口,为抗疫做出了较大贡献。
努力拓展,奋力推进公司关键项目
公司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公司员工团结一心,克服疫情影响,一批关键项目全面按下快进键。一是6月5日,江门冠华全球最大电子束治污技术处理印染废水项目顺利移交。在该项目的带
动下,一批潜在客户已启动新项目合作工作。二是新疆伊宁项目助力电子束治污技术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从“实验室”迈向“工程应用”阶段,计划于2020年9月建成投产。三是多个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公司在京津冀经济圈、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西昆棱形(钻石)经济圈的建设的五大产业园区,如同弯弓搭箭,形成了“弯弓射大雕之势”,助力公司“点亮A+,引爆增长”。
改革创新,多个方面实现关键突破
科技创新是引领公司发展的第一动力,“双百行动”改革成果逐步发挥提升公司经营业绩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公司上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突破。一是多渠道开展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医疗废水辐照应急处理科技示范装置”和“医疗废物辐照应急处理科技示范装置”已获国防科工局批复立项,项目验收完成后可获得最高2,094万元科研专项经费资助;另外,公司还获得1,000余万元其它科研经费支持。二是强化在科研领域合作,分别与苏州热工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深圳市合众清洁能源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关键技术合作。
多项改革取得突破。一是开展跑赢自己、跑赢同行“双赢”行动,形成内部竞赛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公司业绩快速提升。二是成功收购四川国清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95%股权,打造环保业务平台,将公司“3+2”业务升级为“4+1”组合,打开了加速器应用的市场空间,为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强化管控,管理融合深入关键领域
上半年,全体员工精诚合作,公司安全生产总体稳定,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治理管控与党的建设成效显著。公司安质环管理工作以服务经营发展为目标,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持续开展安全领导力提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自查自纠、积极推进突出安全风险治理、狠抓熔喷料过氧化物管控整治、踊跃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积极推进质量管理专项提升行动。经营风险方面,公司经营业绩已远超去年同期,下滑风险得到有效遏制。治理管控方面,高新核材、俊尔公司建立董事会独立运作试点,扩大子公司经营层自主决策权限,进一步释放经营活力;完成加速器制造、辐照加工、材料业务优化整合,形成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态势。党的建设方面,一是大力开展党员攻坚先锋行动助推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明确25个重点项目和18个基础项目。二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普及大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的文件精神等作为党委会的“第一议题”,上半年已开展26次学习,学习材料汇编成册。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宏观经济形势对经营业绩带来的风险。受抗疫常态化、国外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对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形成挑战。公司将继续从三个方面控制风险,一是抓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医疗废水和固废处置短板等机遇,利用当前电子束治污技术巨大的社会反响,强化市场推广力度和加速器制造能力。二是持续推动产品升级,提高高新材料领域高毛利率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加大战略客户开拓。三是业务转型与聚焦,持续加大核电、新能源等新业务市场拓展力度。应收账款与存货占压资金风险。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公司业务存在应收账款回收期较长以及存货规模较大,导致坏账、减值、积压、毁损等问题,使公司经营现金流吃紧。公司继续从三个方面控制风险,一是加大对新客户信誉与付款能力、老客户信用状态跟踪。二是加强对市场销售回款与激励挂钩,控制应收账款规模。三是公司已经将“两金”管控目标分解到各子公司PBA考核范围内,加强对过程跟踪管理。新业务开拓风险。围绕A+战略,公司持续在核医疗、核医药和同位素等高端领域积极布局,但由于国内与国际先进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能否尽快取得突破,仍然存在较大风险。公司将继续从四个方面控制风险,一是做好核医学实施路径的研究策划,市场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风险控制。二是加强对核医学相关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强化与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锁定先进技术。三是加大核医学市场开发力度,为高端业务发展储备项目。四是完善科研体系,加强人才引进、储备、培养,形成以加速器研究院为核心的高端技术“引、消、吸”的主要载体。
改革落地风险。2020年是公司“双百行动”关键一年,改革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并实现改革目标存在风险,对提升公司经营业绩、保持关键岗位人员稳定有较大影响。公司将继续从两个方面控制风险,一是优化子公司董事会治理体系,对高新核材的董事会运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评估,完善不足之处,推广良好实践,减少总部行政干预,提高市场化公司的决策效率。二是加快推进“三能”改革,深化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提高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
安全生产风险。随着业务扩张,加速器制造及辐照加工业务过程中存在辐射安全风险,以及新增熔喷料制造也存在安全风险。公司将继续从三个方面控制风险,一是狠抓安质环合法合规证照全面整治。二是积极推进安全监督垂直管控。三是积极推进安全技术专项改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围绕A+战略,公司继续以加速器制造为核心,不断在核环保、消毒灭菌领域形成行业领先优势;依托产业园建设,形成产业布局优势;科研成果不断实现产业化,形成科技创新优势;“双百行动”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公司发展提供新动能。
战略引领优势
公司战略方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生活品质的诉求。报告期内,公司围绕“A+”战略,致力于构建更安全的人居生活环境,提供更健康的人类生活服务,营造更美丽的绿色生态环境,实现核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使命。“A+”战略充分地响应并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A+”战略为公司经营发展明确了方向,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更好地为各类消费品提升品质,亦为自身经营发展带来更广阔的获利空间。
科技成果转化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公司持续保持市场化基因、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两大核心竞争力建设,坚定不移地推动转型。十年磨一剑,公司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历经十年联合研发电子束治污技术,并成功在江门冠华项目开展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该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强化了公司在应用研究、实验研究、生产工艺改造、商业化应用、批量化生产整个过程的核心能力建设,为更多的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示范。在完备的消毒灭菌、辐照站建设等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基础上,随着江门冠华印染污水、湖北十堰医疗废水和医疗固废、新疆伊宁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项目的陆续投产,以及公司环保业务平台的组建,公司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日趋完善,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行业领先优势
上半年,公司持续保持稳健经营,进一步巩固各主要业务在细分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一是公司占据国内工业电子加速器制造较高市场份额,成为首家打入欧美市场的电子加速器制造企业。二是辐照加工服务领域在长三角地区加工能力第一,在珠三角地区加工能力第二。三是占据高端电线电缆料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的位置。四是以电子加速器为核心的电子束治污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全球领先水平。
业务布局优势
以A+战略为指引,核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宽,积极布局环保、消毒灭菌、医学业务,具备较强抵抗经济周期性风险能力。核环保领域,6月5日,江门冠华全球最大电子束治污技术处理印染废水项目顺利移交,并引起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该项目是目前世界上采用电子束治污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的最大单体项目,通过7台电子加速器联机运行,日处理印染废水超过3万吨,水质能达到印染废水排放标准,废水回收比例超过70%,标志着我国自主创新的电子束治污技术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并迈入大规模
商业化应用阶段。经广东省环保厅对江门冠华项目出水水质检测,每升排水的化学需氧量为23毫克,远低于普通工艺60毫克含量的处理效果;排水色度低于10倍,且不返色,远低于30倍的标准要求。同时,湖北十堰电子束处理医疗废水项目即将投入运行,新疆伊宁电子束治理抗生素菌渣示范项目顺利开展安装工作。消毒灭菌领域,公司在珠三角、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积极布局建设消毒灭菌中心,拓宽辐照应用场景。核医学领域,公司获得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资质,为进入核医疗领域奠定基础;另外,公司与苏州市、苏州大学联合共建“质子肿瘤治疗国产化及临床研究中心”,并积极探索高端核医学设备与核药研发与生产工作。
以A+战略为指引,依托产业园建设,国内产业区域布局加快推进。公司在京津冀经济圈、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西昆棱形(钻石)经济圈的建设的五大产业园区,如同弯弓搭箭,形成了“弯弓射大雕之势”,助力公司“点亮A+,引爆增长”。
科技创新优势
科技创新是公司实现A+战略布局的关键途径,今年上半年,公司上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突破。多渠道开展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申报,报告期内共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等8个渠道23项科研项目;加速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已审核批准高新材料研究院的碳碳复合材料等五个项目立项,并积极推进产业化对接;制定公司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共有8项科技专项和21项重点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持续为公司发展提供科技动力;制定公司“十四五”科研规划,多措并举探究更健康业务路径;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我所用,分别与苏州热工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深圳市合众清洁能源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在科研领域合作。
改革发展优势
2020年是“双百行动年”收官之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使国有企业资源优势与民营企业灵活性相结合,继续充分发挥市场化经营的政策优势。
公司治理机制更加优化,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在上市公司层面,完善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进一步做实治理管控。治理管控方面,高新核材、俊尔公司建立董事会独立运作试点,扩大子公司经营层自主决策权限,进一步释放经营活力。
激励约束机制快速落地。以业绩为核心、短中长期激励机制基本建成。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面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核心岗位人员培养。开展市场营销干部培训,提升营销队伍整体素质与能力,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支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