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002202)
公司经营评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2022-06-30
- 2021-12-31
- 2021-06-30
- 2020-12-31
- 2020-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拥有风机制造、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三大主营业务以及水务等其他业务,为公司提供多元化盈利渠道。金风科技凭借在研发、制造风机及建设风电场所取得的丰富经验,不仅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风机产品,还开发出包括风电服务及风电场投资与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的需要。公司机组可适用于高温、低温、高海拔、低风速、海上等不同运行环境。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全球风电市场,发展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依托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制造经验优势,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13年排名第一,2023年在全球风电市场排名蝉联第一,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坚持产品与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风机产品性能,丰富风机系列产品,并积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拥有国内外八大研发中心,三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金风科技通过把握更前端的技术趋势,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力求覆盖更广泛、多元的使用场景,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订单始终维持高位,证实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表明公司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3、卓越的产品质量
公司高度重视风机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结合二十余年的风机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风机在全寿命周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降低风机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益于产品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金风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建立了较好的口碑,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积极开拓风电场服务及风电场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需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持续积累水务环保资产,培育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混塔、储能、能碳等新业务领域,深挖新业务发展潜力,为风能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拓展新的边界,持续推动风电及周边产品解决方案的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链均衡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5、全球化的布局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秉承“以本土化驱动国际化”的宗旨,已成功开拓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南美洲及非洲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截至目前,公司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42个国家,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除中国)及南美洲的装机量均已超过1GW。公司在全球布局八大海外区域中心,致力于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及管理的国际化。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性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会对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中国风电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风机产品的提质增效、抢占优势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3)经济环境及汇率波动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俄乌冲突及全球通货膨胀,都让世界经济的复苏任务困难重重,给国内外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影响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的拓展;公司经营的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或将存在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汇率损失风险。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植根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作为发展重要引擎,不断推出质量更高、性能更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提升公司多元化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合作,实现境内外业务的全面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为3.2%,2025年为3.3%。全球经济增长逐渐趋于稳定,但增长动能偏弱。在地缘冲突加剧、国际贸易摩擦频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前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结构持续深化所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宏观政策力度,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0%。
报告期内,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社会用电量46,575亿kWh,同比增长8.1%。从电源侧看,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为30.71亿kW,同比增长14.1%。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4.67亿kW,同比增长19.9%。
1、主要政策回顾
目前,我国能源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能源结构发生快速转型。2024年以来,面向“双碳”目标任务的实现,我国能源行业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布并实施能源体系转型的重点驱动政策,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积极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逐步打造适应新能源发展参与市场交易的电力市场机制。
(1)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促进新时代能源发展
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国家生态安全更加稳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同时,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2)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2024年第15号令),明确保障收购范围,同时从保障性收购、市场交易、临时调度三个方面细化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等电力市场成员在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方面的责任分工。
2024年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天然气消费稳中有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9%左右,终端电力消费比重持续提高。
2024年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指出准确把握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应结合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和市场化要求,进一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管理,持续完善新型储能调度机制,保障新型储能合理高效利用,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明确接受电力系统调度新型储能范围,明确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技术要求,强化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协调保障。
2024年5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做好消纳工作的举措,并提出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二是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三是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四是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
(3)促进能源产品退役更新,推动农村地区风电发展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完善风力发电机、光伏设备及产品升级与退役等标准。探索在风电光伏、航空等新兴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业务。加快风电光伏、动力电池等产品设备残余寿命评估技术研发,有序推进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
2024年4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区、旗)域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风电项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不超过20兆瓦,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风电投资建设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机制,推动构建“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风电开发利用新格局。同时,提出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基本原则,各环节的责任分工,针对审批、收益分配及应用场景的创新机制,以及用地、并网消纳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2、行业发展回顾
(1)中国风电建设及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2,584万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2,501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83万千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4.6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占电网发电装机容量的15.2%,其中陆上风电4.29亿千瓦,海上风电3,817万千瓦。2024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发电量5,0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134小时;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1%。
(2)风电整机公开招标规模同比明显增长
2024年1-6月,国内市场招标总量达66.11GW,同比增长47.88%,其中陆上招标量达到60.74GW,海上招标量达到5.37GW。分类看,北方区域占比77%,为风电需求的主要市场。随着技术进步及风电大型化的发展,6MW及以上机型成为招标市场的主流。
(3)推进风电开发利用新市场、新场景
今年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后,部分省份陆续发布行动工作方案,创新风电投资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机制,大力推进乡村风电开发,为风电发展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二)主营业务分析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及“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比重逐年攀升,风电装机保持高质量、规模化增长。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及产品研发难度不断增加。金风科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创新引领的技术、成熟可靠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保持在风电市场领先的地位,并积极探索风、光、储、氢一体化的聚合优势,不断丰富风电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空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020,214.25万元,同比增长6.3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138,684.41万元,同比增长10.83%。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研发与销售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276,767.7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3.20%;2024年1-6月实现机组对外销售容量5,150.72MW。风电行业的机组大型化进程不断加速,报告期内,公司6MW及以上机组成为公司的主力机型,销售容量同比上升97.05%。
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6月30日,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24,597.87MW,分别为:4MW以下机组766.92MW,4MW(含)-6MW机组10,062.80W,6MW及以上机组13,768.15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10,991.36MW,包括4MW(含)-6MW机组1,591.00MW,6MW及以上机组9,400.36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35,589.23MW,同比增长26.40%;其中海外订单量为5,173.12MW,同比增长12.44%;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2,768.61MW。
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
随着风电行业竞争加剧、产品技术迭代速度加快,风电机组大型化、轻量化趋势明显,陆上风光大基地持续推进,海上风电向规模化及深远海发展。金风科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为核心,围绕国内外业务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高可靠性和场景适应性。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为响应市场和客户多样化需求,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公司不断优化升级现有产品平台,目前已形成GWHV11、GWHV12、GWHV15、GWHV17、GWHV20及GWHV21多平台系列化产品,拥有丰富的产品谱,可以覆盖陆上、海上、海外风电市场。
面向国内陆上市场,GWHV12平台系列机组作为主力交付产品,报告期内在新增订单以及交付运行方面持续突破,吊装量和并网量规模稳步增长,机组运行稳定高效。GWHV17平台持续推进系列化产品,从8-10MW拓展至6-11MW,全面覆盖低、中、高风速市场。该平台对使用新材料制造的长柔叶片、集成化传动链、国产化关键零部件等进行了全面测试验证并应用,最大化保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已成为北方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面向国内海上市场,GWHV20和GWHV21平台机组已成为公司海上市场的主力产品。GWHV20平台GWH252-16.0MW首台样机稳定运行超过一年的同时,采用该机型的批量项目已顺利实现总计112MW并网运行,刷新了海上大兆瓦批量运行项目的纪录。此外,GWHV20平台推出的GWH252-16.7MW、GWH266-16.2MW相继获得订单,GWH252-16.7MW机型在高风速海上场景下单机容量提升4%,GWH266-16.2MW机型在中高风速海上场景下扫风面积提升11%。
面向国际市场,公司已相继完成GWHV11、GWHV12、GWHV15三个平台机组的国际化开发,当前已在中东、北非、中亚、南非、南美、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项目签约。在巴西完成了公司首个海外中速永磁机组的顺利吊装。埃及首个504MW风电项目完成第一阶段276MW机组吊装,同时再次获得第二期150MW扩容项目订单,成为目前埃及最大的项目群。此外,公司在摩洛哥、菲律宾、格鲁吉亚、纳米比亚等其他市场也相继获得业务突破。
报告期内,金风科技所参与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超大容量风电能量转换系统的高性能服役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二等奖。前者攻克了抗台评估方法、基于北斗卫星的远程控制技术及台风期发电技术等海上风电全生命期抗台体系关键技术,显著提升海上风电安全性能与运营效率;后者攻克了20+MW级整机实验关键软硬件技术,有效提升大兆瓦机组整体质量水平,并成功突破超长柔叶片气动及结构设计多项关键卡点技术,提升叶片设计和制造水平。
b.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产品认证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积极开展新产品认证工作,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国内外专利数量逐步增长,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
2024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共获得整机认证证书87张,其中国内认证65张、国际22张。公司整机开发证书覆盖了多个平台的多款机型,满足国内外各种市场需求。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内专利申请6,052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619项,占比60%;国内授权专利4,436项,其中发明专利2,140项,占比48%,位居行业第一。公司拥有海外专利申请1,285项,海外授权专利727项。报告期内,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首批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金风科技作为唯一一家风电企业成功入选。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新能源领域国际及国内标准制修订,截至2024年6月30日,金风科技共参与31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其中1项牵头制定,参与14项IEA(国际能源署)标准化研究课题;主导和参与504项国内标准制修订(其中国家标准164项,行业标准174项,地方及团体标准166项),其中426项标准已经发布。公司将持续发挥标准引领创新和支撑保障作用,以高标准推动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
3)质量管理
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浪潮中,金风科技始终将“质量第一”视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地践行“高品质恒可靠”的质量理念。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核心部件质量保障,强化风险防控,深化技术创新,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与客户体验,以卓越质量成就客户价值。
公司实施全链条质量管理,在研发端制定核心部件设计红线标准,强化工艺设计方案的可实现性评审,保障设计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供应商端实施红黄牌管理制度,通过多维度的指标考核推动供应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组织“供应商走进金风工厂”活动,联合供应商促进制造链条改善优化;现场成立质量专项保障组,快速解决现场问题,保障交付质量。全面降低质量损失,确保产品从设计到交付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高标准。
在客户满意度提升方面,公司继续开展客户走访、技术交流及标杆风场打造等工作,并联合供应商组建快速响应团队,确保客户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同时,引入无人机、全地形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提升现场检查效率和准确度,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
(2)风电服务
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技术的持续创新迭代,新能源资产运营智能化、无人化、提升发电量、增强安全可靠性的技改服务,已成为行业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主流。基于多年来在云边协同技术、AI、数字孪生、行业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积累,报告期内,金风科技服务业务在“风电场无人化”解决方案和风机设备技改优化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在风电场“无人化”方面,2024年,公司牵头编制行业首个《风电场运营智能化水平分级规范》,明确风电场有人值守、少人值守、无人值守和自动运营的4个数字化建设等级,并通过机器智能巡检与智能安全创新和实践,致力于打造“一个月只去一次”的风电场,显著提升风电运维智能化水平。目前,机器巡检准确率达90%;数智化安全管理系统,可实现全天候主动看护、全方位安全管理。相比于纯人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事故率降低20%-30%。
在可靠性技改服务方面,金风科技“风电机组抗冰冻综合解决方案”正式上市全面推广,该方案采用一体化电加热膜式除冰技术,相比传统的气热除冰方案,能耗低、效率高、智能化、应用广、适应力更强、更安全可靠。对于叶片电热除冰采用碳元素材料所带来的雷击风险,经过试验风电场的测试和观察,未发现雷击损伤。
在资产管理服务方面,公司以新能源资产确定性收益为目标,打造无人化智慧标杆场站,迭代升级金风天机交易云平台、数智中心以及AI技术应用,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并稳定收益预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外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13,577MW。
在售电服务方面,公司凭借创新的“阿尔法算法”集群,实现了发电侧与用电侧之间的有效连接,通过优化负荷预测和电价预测,提高交易效率,并帮助用户合理配置分布式电源与外购能源,挖掘可调负荷,实现能源使用成本最优的目标。公司拥有6家售电公司,业务范围覆盖超过10个省份。目前,公司通过发电侧电力交易和售电公司电力零售,累计为超过3,500家电力用户提供可靠性高、成本合理、使用便捷的绿色能源。报告期内,公司售电业务执行电量约65亿kWh。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接近33.55GW,同比增长13%。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237,409.12万元,其中后服务收入160,166.26万元,同比增长32.84%。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2024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场项目资源获取方式逐渐由传统的发电模式拓展至与负荷相结合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在源网荷一体化项目、绿电直供/替代、风电制氢、乡村振兴等新型项目开拓方式的不断尝试,先后获取了多个绿电直供等类型的项目。
同时,对全国各区域负荷条件和开发条件进行细分,针对各地区新能源开发现状,策略性的选择开发模式,建立区域战略根据地,形成“方案+产业+合作+技术”的业务逻辑,保障建设计划指标的持续获取。
此外,公司2023年无故障风电场由2022年度的12个增加至20个,同比增长66.67%,体现了公司无故障风电场运维管理水平。
在风电场工程建设方面,公司积极推动陆上风电建设规模化,优化和持续实行“专班”、“项目制”管理机制,提升风电场并网效率,并强化计划、安全、质量、成本、过程管控,通过精准计划、前置管理、优化方案、及时预警提高抗风险能力。报告期内,完成西北地区多个大基地项目的分批并网,首次实现上半年权益并网容量超100万kW的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1,078.67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225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8,143.06MW,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3,689.21MW。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347,157.4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72%;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10,523.59万元。
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内风电资产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74.54亿kWh,上网电量72.84亿kWh。报告期内,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1,268小时,超全国风电机组平均水平134小时。
(4)水务及其他业务
2024年,公司在持续发展风电装备、风电服务业务,并大力开发投资风电场的基础上,深耕水务环保产业链,并把握新兴成长型业务发展机遇,积极开拓混塔、储能、能碳业务领域。
在水务业务方面,金风科技依靠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深厚积淀,以智慧水务平台系统为基础,以综合水务解决方案为支撑,聚焦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业务等,在报告期内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报告期末,金风科技持有64家水务项目公司,覆盖全国13个省份,运营协议规模共计263.15万吨/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运营收入50,494.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66%。
在混塔业务方面,公司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上半年新签外部订单同比增长120%。公司阜阳混塔预制厂成为中国首个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DNV的欧标工厂制造评估的风电混塔预制厂,标志着公司的混塔制造工艺达到国际成熟水平。此外,公司联合鉴衡认证发布中国风电行业首部混塔技术白皮书—《中国陆上钢混塔架白皮书》,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融共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与指导。
在储能业务方面,2024年公司储能业务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外部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68%。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全国首个构网型风储场站220kV黑启动及微网人工短路实验,是金风科技构网型技术及设备的又一次创新应用突破。此外,公司落地秦皇岛储能集成工厂,累计总装集成产能7GWh,进一步完善储能产业布局,实现生产制造效率稳步提升。
在能碳业务方面,公司打通客户开发、工程建设、资产交易、资产管理服务全价值链,首次实现负荷侧资产批量交易,规模较2023年全年增加3.4倍;公司成功申报河南水泥行业78MW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助力高耗能企业实现“双碳”目标。
(5)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但若要实现各国在COP28上承诺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增至三倍的目标,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需要持续加速。
伍德麦肯锡(WoodMackenzie)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风电市场展望》,预测未来十年(2024-2033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763GW,其中中国将新增915GW,仍然是最主要的风电市场;北美、亚太(除中国大陆外)地区将分别新增180GW、162GW。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4》,预测未来十年(2024-2033年)全球将新增超410GW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其中三分之二的新增装机容量将在2029-2033年完成。并且,GWEC指出,2028年的全球海上新增装机容量将是2023年新增装机10.8GW的三倍,而2033年全球海上新增装机将达到66GW。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2023年,世界经济从地缘冲突、极端天气、生活成本危机中复苏,但复苏动能不足、增长势头不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2024年预计将保持不变,2025年小幅上升至3.2%,全球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总体平衡,但是仍存在诸多挑战。
面对挑战,中国政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
报告期内,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从电源侧看,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
(一)主要政策回顾
2023年,在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科学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不断完善能源政策顶层设计,并推出涉及能源结构转型、开展能源示范工程、扩大绿电交易、绿证覆盖、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以及支持风电健康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
1. 持续完善能源政策顶层设计,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提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积极稳妥发展海上风电,积极推广城镇、农村屋顶光伏,鼓励发展乡村分散式风电。
4月6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结构转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3%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5.3%。
6月2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即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强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准规范、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相关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的三维基础支撑作用。
2. 组织开展示范工程,以创新发展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10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提出主要支持大容量风电机组由近(海)及远(海)应用,重点探索新型漂浮式基础、单机15兆瓦及以上大容量风电机组等技术应用,并推动海上风电运维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主要支持构网型风电、构网型储能、新能源低频组网送出等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推动深远海海域海上风电项目降低工程造价、经济性提升和实现无补贴平价上网。
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聚焦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3.完善绿电、绿证政策机制,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
2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享受中央政府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扩大绿电参与市场规模,在推动平价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部参与绿电交易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
8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提出对全国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8月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要求全国非水电发电量不低于1.6万亿千瓦时。202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预期目标要求全国非水电发电量不低于1.83万亿千瓦时。
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现货市场建设要求,推动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有序扩大现货市场建设范围,加快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持续优化省间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经营主体范围,加快放开各类电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
4. 持续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提升碳足迹管理水平
10月 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明确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纳入本通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
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登记、减排量核查与登记、减排量交易、审定与核查机构管理等环节,以及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各市场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及监督管理机构的职权和责任。
11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
5. 推动分散式风电发展,加强风电场改造升级及退役管理
3月23日,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四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的通知,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统筹城乡清洁能源发展。到2025年,试点县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超过30%,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60%。
6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提出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MW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即以大单机容量机组替代小单机容量机组,以性能优异机组替代性能落后机组,相应对配套升压变电站、场内集电线路等设施进行更换或技术改造升级,实现风电场提质增效。
8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完善设备回收体系,鼓励风电、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主动提供回收服务。到2025年,集中式风电场、光伏发电站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基本建立,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到2030年,风电、光伏设备全流程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基本成熟。
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豁免分散式风电项目电力业务许可。在现有许可豁免政策基础上,将分散式风电项目纳入许可豁免范围,不要求其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
(二)行业发展回顾
1. 风电新增并网规模创新高,风电利用率持续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及中电联统计数据,2023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约7,566万千瓦,较2022年同比增长101.1%。2023年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4.0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225小时,同比提高7小时。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7.3%,较去年提升0.5个百分点。中电联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风电发电量为8,8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
2. 陆上风光大基地进展顺利,海上风机向大型化发展
2023年,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第一批 9,705万千瓦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截至11月底第一批已建成并网4,516万千瓦;第二批、第三批已核准超过5,000万千瓦,正在陆续开工建设。机组大型化是海上风电发展的显著趋势,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风电整机厂商陆续推出了16MW、18MW、20MW等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机组兆瓦级别持续提升,产品更加丰富。
3. 风电整机公开招标规模持续较高水平
2023年,国内风电整机新增招标86.3GW,仍保持较高水平。其中,陆上新增招标77.4GW,海上新增招标8.9GW。按区域划分,北方区域招标容量占比接近71%,南方区域招标容量占比29%。随着技术进步及风机大型化的发展,6MW及以上机型成为招标市场的主流。
4. 深化国际能源合作,贡献中国风电发展力量
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中国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合作力度,深入推进清洁能源产业贸易合作。根据国家能源局信息,目前中国风电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额超过334亿美元,风电关键零部件产量占全球市场70%以上,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的重要力量。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全球风电平均度电成本累计下降超过了6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拥有风机制造、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三大主营业务以及水务等其他业务,为公司提供多元化盈利渠道。金风科技凭借在研发、制造风机及建设风电场所取得的丰富经验,不仅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风机产品,还开发出包括风电服务及风电场投资与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的需要。公司机组可适用于高温、低温、高海拔、低风速、海上等不同运行环境。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全球风电市场,发展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依托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制造经验优势,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13年排名第一,2023年在全球风电市场排名第一,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坚持产品与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风机产品性能,丰富风机系列产品,并积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拥有国内外八大研发中心,三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金风科技通过把握更前端的技术趋势,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力求覆盖更广泛、多元的使用场景,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订单始终维持高位,证实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表明公司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3、卓越的产品质量
公司高度重视风机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结合二十余年的风机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风机在全寿命周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降低风机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益于产品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金风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建立了较好的口碑,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积极开拓风电场服务及风电场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需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补充,并成功通过了市场的验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持续积累水务环保资产,培育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混塔、储能、双碳等新业务领域,深挖新业务发展潜力,为风能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拓展新的边界,持续推动风电及周边产品解决方案的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链均衡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5、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秉承“以本土化驱动国际化”的宗旨,已成功开拓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南美洲及非洲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截至目前,公司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38个国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销往海外的风电机组占中国风电机组出口总量的比例接近50%,且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除中国)及南美洲的装机量均已超过1GW。公司在全球布局八大海外区域中心,致力于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及管理的国际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据COP28《阿联酋共识》预测,全球温升引发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提速,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2倍;2050年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同时,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及“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也为风电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更多市场主体的进入,风电行业面临市场主体多元化、行业内卷加剧的局面。面对机遇和挑战,金风科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通过创新驱动技术和产品领先,向客户提供更高效、可靠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保持在风电市场国内和全球领先的地位。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045,718.91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133,099.80万元。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研发与销售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23年公司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 15.67GW,国内市场份额占比20%,连续十三年排名全国第一;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6.4GW,全球市场份额13.90%,全球排名蝉联第一。截至2023年底,公司全球累计装机超过114GW,成为中国第一家总装机容量突破1亿干瓦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293,706.95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5.28%;2023年机组对外销售容量13,772.29MW,与2022年基本持平。风电行业的机组大型化进程不断加速,报告期内,公司4MW以下机组销售容量同比下降91.93%,4MW(含)-6MW机组仍是公司的主力机型,占比超过50%,6MW及以上机组销售容量同比上升29.36%。
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 12月 31日,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20,708.51MW,分别为:4MW以下机组835.97MW,4MW(含)-6MW机组10,411.49MW,6MW及以上机组 9,461.05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 9,075.21MW,包括4MW(含)-6MW机组3,895.54MW,6MW及以上机组5,179.67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29,783.72MW,其中海外订单量为4,677.47MW;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617.40MW。公司在手订单总计30,401.12MW,同比增长12.13%。
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风电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技术创新持续加强,市场竞争、客户需求、产品应用场景亦随之迎来新的变化。陆上风电正在向沙漠、戈壁、荒漠以及油气田和盐碱化地区扩张,同时,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并向深远海进发。面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金风科技坚持以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为核心,聚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持续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为响应市场和客户多样化需求,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公司不断优化升级现有产品平台,目前已形成GWHV11、GWHV12、GWHV15、GWHV17、GWHV20及GWHV21多平台系列化产品,拥有丰富的产品谱,可以覆盖陆上、海上、海外风电市场。
面向国内陆上市场,GWHV12平台在新增订单以及交付运行方面持续突破,成为公司的主力交付机型。其中,GWH204-6.X首台样机成功并网满发,刷新了全球陆上低风速区域已运行机组的最大叶轮直径纪录。同时,公司发布GWHV17平台,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可交付性更高,实现国内陆上市场全覆盖。GWHV17平台及其系列化机型未来将会成为公司新一代主力交付产品。
面向国内海上市场,GWHV20和GWHV21两大平台产品在多个项目中赢得订单,且均已完成首个项目的交付,运行情况良好。荣登“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的GWH252-16.0MW样机已完成吊装及并网,刷新已吊装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轻单位兆瓦重量三项全球纪录。该机组在投入运行后,以单日38.72万千瓦时发电量刷新风电机组单日发电世界纪录。此外,公司GWHV21平台GWH230-8.5/9MW机型的首个项目已顺利并网发电。该款机型采用E-Top机舱布局设计,在总装厂内完成近90%的调试和测试工作,将海上吊装和调试作业时间缩短至25至33小时/台,相比非E-Top机组节省时间15%,调试效率提高50%,为风机在并网后“一键启机”奠定基础。
面向国际市场,公司已相继完成GWHV11、GWHV12、GWHV15三个平台机组的国际化开发,在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项目签约。其中GWHV12平台的旗舰机型GWH182-7.5MW机型作为国际陆上最大叶轮的机型成功斩获大量国际订单。同时,公司海外项目交付能力及效率不断提升,助力阿联酋、埃及等国家实现风电项目“零突破”、单体最大项目或单机容量最大机组突破。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发布构网型机组2.0产品,可适用于沙戈荒大基地、源网荷储、分散式、深远海等多样化场景,兼具更全面的技术优势与更明显的经济优势,通过嵌入构网型先进控制技术,结合高倍短路电流支撑和充足能量缓冲备用,让风电场呈现更稳定、更坚强的电源特征,帮助电网在接入新能源电力时“更强韧”。金风科技构网型2.0机组在促进电站运行更高效的同时,通过系统集成简化控制复杂度,通过自建电压让运维更简单,降低了设备投资、运维成本及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
在中国风电新闻网 2023年度“风电领跑者”评比中,公司GWH221-8.XMW陆上风电机组获8- 9MW级最佳陆上机组;GWH230-10.XMW陆上风电机组获9MW+最佳陆上机组;GWH252-16.5MW海上风电机组获16MW+级最佳海上机组;构网型风机2.0产品获年度最佳创新产品。
金风科技与国网新疆电力、华北电力大学共同完成的《基于模式传导与时空关联的风光功率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气象科技创新奖二等奖与2022年度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研究成果攻克了新疆独特气候地貌下的“风光预测难”的问题,并在全国多个省份的电网和新能源场站中推广使用,有效提升了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消纳能力。
b.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产品认证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积极开展新产品认证工作,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国内外专利数量逐步增长,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
2023年,金风科技共获得整机认证证书174张,包含130张整机开发证书,24张项目投标证书,20张技术认证以及安规认证等证书,其中国内认证132张、国际42张。公司整机开发证书覆盖了多个平台的多款机型,满足国内外各种市场需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国内专利申请5,98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566项,占比60%;国内授权专利4,301项,其中发明专利2,021项,占比47%,位居行业第一。公司拥有海外专利申请1,163项,海外授权专利593项。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新能源领域国际及国内标准制修订,截至2023年底,金风科技共参与31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其中1项牵头制定,参与10项IEA(国际能源署)标准化研究课题;主导和参与465项国内标准制修订(其中国家标准155项,行业标准168项,地方及团体标准142项),其中372项标准已经发布。2023年,公司成为风电行业唯一获批设立国家标准验证点(风电)的企业,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标准引领科技创新方面的影响力。
3)质量管理
金风科技始终将“质量领先”作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践行“高品质 恒可靠”的质量理念,聚焦核心部件的全链条质量保障,持续提高重大风险的预防能力,推动产品质量、客户体验的提升,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卓越质量。
2023年,面对行业巨大的质量风险挑战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金风科技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在重大风险预防、产品质量提升、客户体验改善三大方面提前策划和部署。
在重大风险预防方面,公司通过实施防倒、防断策略,开展核心部件排查与技术升级工作,针对质量风险的发生建立起多道防线;在产品质量全面提升方面,公司开展测试基线优化,保障新产品出厂后高质量快速批量转产;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公司联合多家供应商开展“工艺大比武、检验大升级”活动,引导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创新应用。同时,公司开发叶片全过程追溯系统,实施三层审核机制,以保障“过程可控、结果可测、问题可追溯”。为了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公司通过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客户交流活动,主动挖掘客户需求,推进问题回访,在问题处理与快速响应等方面逐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2)风电服务
随着风电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风科技后服务业务也在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改进服务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覆盖风电场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包括现场运维、备件供应、部件维修、软件升级、技改优化及发电量提升等多项服务,有效提升机组运行稳定性,消除安全风险,保障客户资产安全、可靠运行。
在新能源数字化服务方面,公司与腾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新型云边一体化智能场站运维体系,构建集团、区域、场站云边一体化的智能电场运营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巡检、智能检修、智能安全的全场景覆盖。同时,公司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新能源“无人化”场站解决方案白皮书,成立新能源智慧运营创新联盟,拉开新能源行业场站智慧运营“无人化”的升级时代。
在老旧机组改造方面,公司发布多品牌机组资产增值服务解决方案,为金风科技以外的其它品牌机型提供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全方位保障。通过控制软件升级、变流变桨技改、其他专项技改等技术手段,使机组可利用率提升至98.5%以上,故障频次降低至0.2~0.5次/月,故障处理时长小于8小时。通过系统级整机逆向建模技术,实现机组可靠性评估及控制策略调整,助力风电机组发电量提升10%~15%。
在资产管理服务方面,公司以资产保值增值为主线,依托覆盖全国风电场的数智中心重塑新能源项目资产管理模式,利用金风天机交易云平台积极发挥电力交易和数字化运维优势,通过创新技术建立标杆风电场,助力资产运营效率和收益水平稳定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已达到18,941.6MW,其中对外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11,589.0MW。在能源绿色转型需求的推动下,公司在全国10个省份积极开展绿电交易,实现电量溢价提升和交易收入增长。
在售电服务方面,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阿尔法算法集群,通过负荷预测、电价预测、交易与控制策略等现货市场中的交易技术手段建立竞争优势,并在现货市场开展业务试点,实现错峰用电,进一步降低用户购电成本。2023年公司绿电交易较2022年增长6倍,成功帮助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实现高比例绿色电力消费。公司拥有6家售电公司,业务范围覆盖超过10个省份。目前,公司通过发电侧电力交易和售电公司电力零售,累计为超过3,500家电力用户提供可靠性高、成本合理、使用便捷的绿色能源。报告期内,公司售电业务执行电量约130亿kWh。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接近31GW,同比增长11%。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524,149.90万元,其中后服务收入302,731.32万元,同比增长22.91%。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2023年,通过实施传统、带负荷、带产业、区域合作并举等多元化方案,公司积极探索推进项目各方共赢的合作模式,陆上与海上、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有效带动了资源获取和并网规模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先后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斩获了多个大型基地类项目,同时,在华东地区成功获取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并在华北地区取得了大型海上资源的储备和规划,实现海上资源获取的快速增长。
此外,公司在试验项目、绿能替代、乡村振兴园区直供等方面不断创新,加速了在内蒙古、河北、吉林、新疆等省市项目资源的规模化获取。同时,公司积极落地电站产品销售模式,将电站作为核心产品推动主营业务的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实现电站产品交易规模超740MW,电站产品收入近45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1,792.49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822.34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7,289.04MW,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2,349.89MW。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643,149.55万元,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172,423.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07%。
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内风电资产已覆盖全国26个省份,公司国内外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149.47亿kWh,上网电量145.87亿kWh。报告期内,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2,441小时,超全国风电机组平均水平216小时;国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4,673小时。
(4)水务及其他业务
2023年,公司在持续发展风电装备、风电服务业务,并大力开发投资风电场的基础上,深耕水务环保产业链,并积极把握新兴成长型业务发展机遇,混塔、储能、双碳业务均获得重大突破。
在水务业务方面,金风科技以综合水务解决方案为支撑,积极开展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业务及水厂运营服务。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公司积极开发、应用各类水处理单元工艺包技术和精确曝气、精确加药等节能降耗措施,提高总氮、总磷去除率,降低COD排放,以更经济的方式实现更低排放,提升出水水质,降低环境影响。目前,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及以上标准的水处理规模占公司污水总处理规模的98%以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66家水务项目公司,覆盖全国13个省份,运营规模共计283.95万吨/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运营收入102,947.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35%。
在混塔业务方面,公司2023年混塔业务市场占有率近40%,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报告期内,顺应风机大型化趋势,公司推广大叶轮大容量机组与新混塔方案,成功完成185米风电混塔架吊装,创造全球陆上风电塔架高度新纪录,并获得DNV A-level设计认证证书,为未来高塔市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双碳业务方面,公司2023年负荷侧能源并网规模创新高,同比增加 2.7倍,在化工、水泥、钢铁、数据中心等行业,实现高耗能零碳园区解决方案新突破。此外,金风科技“碳中和”智慧园区方案获福布斯中国低碳实践案例奖,成为中国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行业标杆。
在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储能业务规模实现倍速增长,据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统计,公司国内储能系统中标量在行业中排名前四。2023年,公司储能产品实现从有到优换挡升级,完成 6款产品上市,覆盖国内大储、国内工商业和国际市场应用场景。报告期内,公司建立首个储能生产基地,实现储能产品的自主生产制造,并完成产能落地3GWh,具备免调试出货能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发展总体趋势
2023年,全球能源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在地缘冲突、气候变化、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与此同时,清洁能源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全球能源转型持续进行,得益于全球超过130个国家的政策支持,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量取得较高增速。
2023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八届会议(COP28)上,完成对《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历史上各国首次就转型远离化石燃料达成协议。全球盘点呼吁各缔约方采取行动,争取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两倍、能源效率提高一倍的目标。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吉瓦。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同时预测,未来5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占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95%;到2028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份额将翻一番,合计达到25%。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报告》,预测到 2027 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1%;到203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2%;预计全球新增海上装机量将在2026 年突破30GW,到2030 年突破50GW。预计未来10年(2023-2032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380GW,到2032年末,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将达447GW。
2、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2023年以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预计2024年,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并将进一步巩固作为全球风电领导者的地位。
2024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并提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重大改革举措。在具体措施上,《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包括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基本原则并提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天然气消费稳中有增,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9%左右,终端电力消费比重持续提高。《意见》还提出,稳步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有序推动项目建成投产。统筹优化海上风电布局,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稳妥有序推动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发展。
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发布《中国陆上风电市场展望2023》,预计2023~2032年,中国陆上风电市场年平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59GW,十年间总新增装机量将达到597GW。陆上风电翻新改造市场在中长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近62GW的老旧风机将在预测期内完成翻新改造,助力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翻新改造市场。
3、公司战略
金风科技以“为人类奉献碧水蓝天,给未来留下更多资源”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可信赖的清洁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度聚焦能源开发、能源装备、能源服务、能源应用四大领域,通过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管理等方面创新驱动,推出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做强做实风电全链条、全场景布局,强化价值营销,提升客户体验,实现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和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场景快速稳步增长,并整合全球资源和机会,将金风科技打造成为国际化和全球化公司。
4、公司经营计划和主要目标
2024年,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客户导向、科技创新、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五项原则,以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提升经营质量、创新驱动技术和产品领先、推动业务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方针,强化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质量改善、经营业绩提升、新边界突破、市场地位领先。同时,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在资源开发、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国际业务、服务业务五大业务领域保持领先,并积极把握混塔、储能、双碳等成长型业务发展机遇,持续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实现金风科技全链条解决方案的价值变现。
5、资金需求
根据公司2024年度经营目标及计划,2024年度公司营运资金主要采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公司偿债能力较强,信誉良好、融资渠道稳定畅通,资金来源有充足保证。
6、可能面临的风险
(1)政策性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会对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中国风电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风机产品的提质增效、抢占优势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3)经济环境及汇率波动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俄乌冲突及全球通货膨胀,都让世界经济的复苏任务困难重重,给国内外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影响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的拓展;公司经营的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或将存在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汇率损失风险。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植根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作为发展重要引擎,不断推出质量更高、价格更低、性能更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同时,将继续提升公司多元化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拥有风机制造、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三大主营业务以及水务等其他业务,为公司提供多元化盈利渠道。金风科技凭借在研发、制造风机及建设风电场所取得的丰富经验,不仅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风机产品,还开发出包括风电服务及风电场投资与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的需要。公司机组可适用于高温、低温、高海拔、低风速、海上等不同运行环境。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全球风电市场,发展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金风科技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12年排名第一,2022年全球风电市场排名第一,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所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组具备发电效率高、转速范围宽、机舱结构设计便于维护、运输灵活、并网性能良好及可利用率高等优越性能。公司拥有国内外八大研发中心,三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金风科技通过把握更前端的技术趋势和路线,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力求覆盖更广泛、多元的使用场景,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订单始终维持高位,证实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表明公司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3、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公司高度重视风机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结合二十余年的风机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风机在全寿命周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降低风机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益于产品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金风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建立了较好的口碑,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积极开拓风电场服务及风电场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需要,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持有水务环保资产,培育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5、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秉承“以本土化驱动国际化”的宗旨,已成功开拓北美洲、大洋洲及欧洲市场,并且在亚洲、南美洲及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截至目前,公司风机装机已遍布全球六大洲,36个国家,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除中国)及南美洲的装机量均已超过1GW。公司在全球布局八大海外区域中心,致力于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及管理的国际化。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性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会对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产品的大型化及快速迭代、抢占优势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3)经济环境及汇率波动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高通胀、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等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任务十分艰巨,都给国内外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影响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的拓展;公司经营的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或将存在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汇率损失风险。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植根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作为发展重要引擎,不断推出质量更高、性能更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提升公司多元化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合作,实现境内外业务的全面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从2022年3.5%下降至2023年和2024年的3.0%。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正在放缓,各地区之间的分化不断加剧,世界各国央行为抗击通胀采取的加息政策继续对经济活动造成影响,经济前景仍然面临下行风险。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及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3,076亿kWh,同比增长5%。从电源侧看,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7.1亿kW,同比增长10.8%。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3.89亿kW,同比增长13.7%。
1、主要政策回顾
随着“十四五”及“双碳”战略目标的纵深推进,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调整,新能源的发展进一步提速。为保障新能源在电力供应和稳定支撑方面的可靠替代,在能源安全的基础上,2023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加快健全相关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健全市场交易机制,增加新能源消纳供给能力。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清洁能源的发展,鼓励老旧风电场改造,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1)深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提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积极稳妥发展海上风电,积极推广城镇、农村屋顶光伏,鼓励发展乡村分散式风电。
4月6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深入推进结构转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3%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5.3%。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建设第二批、第三批项目,稳妥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大力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增加1.6亿kW左右。
(2)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化电力市场改革
2月1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享受中央政府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要扩大绿电参与市场规模,在推动平价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部参与绿电交易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
4月24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提出大力提升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推动系统友好型电站建设,逐步实现新能源在电力供应和稳定支撑方面的可靠替代。
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提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用电继续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由上网电价、上网环节线损费用、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组成。
6月2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内涵特征,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即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强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准规范、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相关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的三维基础支撑作用。
(3)推动分散式风电的发展,鼓励老旧风电场改造升级
3月23日,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四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的通知,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统筹城乡清洁能源发展,推动乡村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探索建设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和消费水平。到2025年,试点县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超过30%,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过60%。
5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力业务许可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豁免部分分散式风电项目电力业务许可。在现有许可豁免政策基础上,将全国范围内接入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的分散式风电项目纳入许可豁免范围,不再要求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通知下发前已取得35kV及以下的许可证可申请注销,未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并已接入35kV及以上的一年内补办。
6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提出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MW的风电场开展改造升级,即以大单机容量机组替代小单机容量机组,以性能优异机组替代性能落后机组,相应对配套升压变电站、场内集电线路等设施进行更换或技术改造升级,实现风电场提质增效。
2、行业发展回顾
(1)中国风电建设及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2,299万kW,同比增长77.7%,其中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2,189万kW、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10万kW。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3.89亿kW,同比增长13.7%,占电网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的14.4%,其中陆上风电3.58亿kW,海上风电3,146万kW。2023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发电量4,628亿kWh,同比增长20%。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237小时;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7%,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2)陆上风光大基地稳步建设,海上风电向大容量深远海推进
当前,我国正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第一批9,705万kW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项目并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拟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网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第三批基地项目清单已正式印发实施。同时,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以及整机产品的加速迭代,我国海上风电向大容量及深远海推进。2023年6月28日,全球首台16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完成吊装,并在7月19日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研发制造及运营能力再上新台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风电整机公开招标规模保持平稳
2023年1-6月,国内市场新增招标量47.3GW,同比下降7.5%,其中陆上招标量41.5GW,海上招标量5.8GW。分类看,北方区域占比接近69%,为风电需求的主要市场。随着技术进步及风电大型化的发展,6MW及以上机型成为招标市场的主流。
(二)主营业务分析
在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及“双碳”战略目标的驱动下,风电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同时依然面临着客户需求复杂多样、产品技术快速迭代等诸多挑战。金风科技在报告期内顺应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推出多款产品,产品销售容量及在手订单均实现稳步增长,风机销售、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业务收入也继续保持了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900,081.33万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125,132.83万元。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研发与销售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274,091.59万元,同比增加17.65%;2023年1-6月实现对外销售机组容量5,783.70MW,同比上升41.55%。
风电行业的机组大型化进程不断加速,报告期内,公司4MW以下机组销售容量同比下降97.84%,4MW(含)-6MW机组成为公司的主力机型,销售容量同比上升77.27%,6MW及以上机组销售容量同比上升337.46%。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21,554.88MW,分别为:4MW以下机组1,010.87MW,4MW(含)-6MW机组12,576.66MW,6MW及以上机组7,967.35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6,601.83MW,包括4MW(含)-6MW机组3,447.18MW,6MW及以上机组3,154.65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28,156.71MW,其中海外订单量为4,600.97MW;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1,848.15MW。
在风机生产制造方面,金风科技持续引领风电行业的智能制造和高质量发展,深化工厂自动化装备研发和应用。金风科技达坂城零碳数字化工厂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5G工业互联网的全覆盖和应用,实现物料配送、拿取与安装、质量自动检测、数据存贮与追溯的无人化和自动化。依靠自动化装备,达坂城零碳数字化工厂风电机组生产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质量管理系统、生产过程检验服务于质量管理,在产品完工下线前,使用出厂免调试平台对机组各控制单元通电检验,充分保障了产品质量。
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
“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风电行业快速发展,陆上、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纪录不断被刷新。金风科技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为客户不断提供可信赖的产品,助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为响应市场和客户多样化需求,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公司不断优化升级现有产品平台,目前已形成GWHV11、GWHV12、GWHV15、GWHV17、GWHV20、GWHV21及GWHV22多平台系列化产品,拥有丰富的产品谱,可以覆盖陆上、海上风电市场。
报告期内,面向国内陆上市场,基于GWHV11平台产品开发经验,公司已完成了GWHV12平台14款机型的开发工作并全部上市,覆盖国内陆上中低风速和中高风速两大细分市场。其中,高风速GWH182-7.2MW样机已经完成并网,国内低风速最大叶轮直径GWH204-6.7MW样机已完成吊装及并网。GWHV12平台系列化机型均已进入批量交付阶段,成为公司的主力交付机型。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高风速“沙戈荒”市场需求,公司目前已开始GWHV17平台系列化机型的开发工作。
面向国内海上南方市场,公司已完成GWHV20平台5款机型的开发工作,其中金风科技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承接的国家发改委“揭榜挂帅”重大攻关项目——GWH252-16.0MW样机已完成吊装及并网,是全球已吊装机型中单机容量最大和叶轮直径最大的机组。随着风机核心部件主轴轴承的国产化应用,GWH252-16.0MW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整机国产化率达到98%。针对国内海上北方市场场址面积缩减等新需求,公司已开发完成GWHV21平台GWH230-9.0MW机型,刷新了国内海上北方市场最大单机容量和叶轮直径的记录。
在中国风电新闻网2022年度“风电领跑者”获得奖项中,公司GWH191-6.7MW陆上风电机组获6-7MW级最佳陆上机组;GWH252-16MW海上风电机组获12MW+级最佳海上机组;金风科技永磁直驱低频风电机组获年度最佳创新奖。
金风科技与国网新疆电力、华北电力大学共同完成的《基于模式传导与时空关联的风光功率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气象科技创新奖二等奖与2022年度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研究成果攻克了新疆独特气候地貌下的“风光预测难”的问题,并在全国多个省份的电网和新能源场站中推广使用,有效提升了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消纳能力。
b.产品认证
2023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共获得整机认证证书82张,包含69张整机开发证书,13张项目投标证书,其中国内认证72张,国际认证10张。公司整机开发证书覆盖了V11、V12、V17、V20、V21等多款机型。其中,V12平台各机型获得证书共58张,有效支撑了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市场投标工作;另有平台化认证证书3张,公司通过平台化认证策略,节约了认证成本,并有效提升了认证获取效率。
c.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并积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逐步增长,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国内专利申请5,65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334项,占比59%;国内授权专利4,142项,其中发明专利1,912项,占比46.2%。公司拥有海外专利申请1,108项,海外授权专利514项。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风电技术领域国际及国内标准的制定及修订,截至报告期末,金风科技共参与31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制定及修订,其中1项牵头制定,参与10项IEA(国际能源署)课题活动;国内共参与394项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其中国家标准138项,行业标准152项,地方及团体标准104项),其中321项标准已经发布。金风科技发布的《金风GWH191-6.7V12R03C100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金风GWH171-5.3V11R01C200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上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导的2022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成为2022年风电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也是公司连续第二年上榜。
3)质量管理
金风科技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思想,践行“高品质恒可靠”的质量理念,实施重大风险预防,聚焦风机核心部件的全链条质量保障,建立风险全过程预防管理措施,固化风险识别的长效机制,避免重大质量问题的发生。
报告期内,公司对于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核心部件,在研发端做好质量保障预备工作,在供应商端严格管理核心部件采购,在制造端开展过程质量隐患识别及预警活动,现场在建期制定堆场存储质量风险清单,现场运维期开展重点问题专项攻关行动,根据具体质量风险的情况,组织相关业务单位成立预防攻关组,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去着手解决。
公司重视提高客户体验,报告期内继续开展客户走访、技术交流及回访等工作,并定期和分阶段组织质量满意度调查,主动推动客户问题解决,提升客户质量满意度。
(2)风电服务
金风科技服务业务覆盖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并已延展至发电侧电力交易及售电服务。同时,公司持续关注机组运行维护和风电场运营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应用,不断助力新能源发电企业优化资产性能、提高运营效率及提升发电收益。
公司为客户提供智慧运维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优化风电场机组的运行表现,报告期内,公司以新疆某200MW风电场金风机组风电场为试点,在风电场基础运维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了智能检修、预警排查、专项检测、技改优化等措施,使全场各项生产运行指标得到显著提升,实际上网电量,较前三年同期平均值同比增长9.7%。该风电场全场80台机组,100天及以上的无故障机组占比51.2%。
在资产管理服务方面,公司以资产安全、可靠运营为基础,为客户定制化设计运营策略和收益模式,依靠金风天机交易云平台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不断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和收益。截止报告期末,公司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已经达到15,881.25MW,其中对外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9,844.1MW。采用公司资产管理服务的27个风电场获得中电联评选的2022年度优胜风电场,公司全资持有的河南省新乡市泽润风电场项目获2023中国风电产业50强“十佳风电场”荣誉。报告期内,公司在郑州建设了覆盖全国新能源场站的数智中心,实现国内第一个以数据分析为核心,与新能源资产管理业务紧密耦合的全国性数智化集控中心。
在售电服务方面,公司自主研发了阿尔法算法集群,有效连接大电网与电力市场进行实时的信息和电能传递,满足负荷预测、电价预测、交易与控制策略等现货市场中多维度需求,能够帮助用户合理开发本地清洁能源、动态调整本地能源和外购能源比例,并充分挖掘和利用可调负荷,转移用能时段,实现稳定、低碳、低价使用能源。公司拥有6家售电公司,业务范围覆盖超过10个省份。目前,公司通过发电侧电力交易和售电公司电力零售,累计为超过3,500家电力用户提供可靠性高、成本合理、使用便捷的绿色能源。报告期内,公司售电业务执行电量约130亿kWh。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29.6GW,同比增长16.5%。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231,410.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63%,其中后服务收入120,572.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3%。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2023年上半年,公司紧随新能源开发政策,结合各省不同的属地化要求,持续布局推进基地类、市场化并网、乡村振兴及风电储能一体化等多种模式的项目,陆上与海上、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公司上半年斩获贵州、黑龙江、吉林、河北、内蒙古等5个省市的项目资源,新取得的风电建设计划指标及核准指标容量,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在河南、吉林取得了多个乡村分布式风电项目,助力乡村地区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公司在河北斩获多个风电储能一体化项目指标,将风力发电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实现风能资源的灵活利用和存储,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带来的电力供应不稳定问题,提高清洁能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585.24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741.22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6,922.40MW,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3,202.74MW。
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内风电资产已覆盖全国25个省份。报告期内,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1,344小时,超全国风电机组平均水平107小时,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64.51亿kWh。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334,715.58万元,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167,010.96万元。
工程建设方面,公司采用工程智能化设计、标准化建设和智慧库共享等方法,实时调整优化项目建设成本、交付周期,对建设全过程进行精益管理,兼顾了工程交付质量及效率,公司的工程建设和管理能力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多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电力建设优质工程奖、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奖等殊荣。
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强化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保证风电场平稳运行;利用检修工单系统、辅助监盘系统等数智化运维方式和精益化管理,提高风电场发电效率。报告期内,在省部级质量控制评比中斩获两项大奖。
(4)水务业务
金风科技依靠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深厚积淀,以智慧水务平台系统为基础,以综合水务解决方案为支撑,聚焦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业务及水厂运营服务,并在报告期内取得了较好成绩。
在市政污水处理业务领域,公司在做好水厂日常运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完成提标改造及降本降费工作。目前,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及以上标准的水处理规模占公司污水总处理规模的95%以上。
在工业废水处理业务领域,金风科技拥有MBBR(移动床生物膜)技术,该技术具有脱碳脱氮能力高效、出水水质稳定、剩余污泥量少、运行灵活等优势,目前公司在国内多个制药、煤化工及石油炼化领域项目中应用了该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咨询、工艺设计、设备制造供货、调试及售后服务经验。
截至报告期末,金风科技持有66家水务项目公司,覆盖全国13个省份,运营协议规模共计284万吨/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运营收入45,629.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9%。
(5)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2023年以来,可再生能源装机持续增长正在推动全球范围内能源转型变革。欧洲的能源危机、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以及中国绿色能源装机的持续强劲扩张,预计都将带来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的最大增长。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2023世界能源转型展望:1.5°C路径》,确定了回归1.5°C气候路径的前进道路。报告中提出,将电气化和能效定位为关键的转型驱动力,同时重视可再生能源、清洁氢能和可持续生物能的重要作用。根据报告,全球能源转型有所进展,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纪录地增加了300GW。而若要确保1.5°C的气候目标可实现,到2030年,全球必须平均每年增加约1,000GW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并在终端用能部门显著提升对可再生能源的直接利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3年6月可再生能源市场更新》,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将在2023年加快发展,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打破2020年的装机记录。国际能源署预计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趋势将持续,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将提升至4,500GW。
根据GWEC分析,预计到2027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2022年的四倍以上,达到35.5GW。2023-2027年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接近130GW,海上风电在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14.5%。
中国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贡献日益突出。自从发布“双碳”目标以来,我国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深入实施能源改革创新。推动能源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中国风电行业大型化迭代加速、开发版图扩张带来大型化机组及系统设计研发挑战、机组运行场景愈加复杂等多种难题。与此同时,随着产品设计标准的不断突破与探索,行业需要建立全新技术体系。公司将始终坚持长期主义,持续研发投入,推进在风电行业的全方位探索,通过新型风机系统技术、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仿真与实验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创新平台,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发展,推动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促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双碳”目标下,公司通过推动可再生能源也将从电源侧延伸向负荷侧,拓展零碳能源应用场景,推进风电与产业融合、风电与城市融合,赋能千行百业实现绿色发展。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相关业的披露要求2022年,由于受到俄乌冲突、通胀高企、能源危机,疫情反复、高温干旱等因素的影响,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不断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4%,2023年预计将降至2.9%,全球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
面对挑战,我国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在波动中回稳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为不平静的世界经济运行起到了重要企稳作用。
报告期内,我国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
(一)主要政策回顾
2022年,为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我国坚持能源转型稳中求进。在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出台了涉及能源体系规划、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市场体制机制改革、风电大基地建设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进入新阶段。
1.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及规划设计,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广泛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
5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6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要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
2.统筹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转型,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3月1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稳步推进结构转型。煤炭消费比重稳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2.2%左右。
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各省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以及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预期目标。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引导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和全国范围优化配置可再生能源的作用。
3.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具备条件的现货试点不间断运行,尽快形成长期稳定运行的现货市场。
4.推动大型风电基地与分散式风电并举发展,鼓励风电加速“出海”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
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其中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规划装机2.84亿千瓦,采煤沉陷区规划装机0.37亿千瓦,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规划装机1.34亿千瓦。
3月16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深化绿色清洁能源合作,推动能源国际合作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鼓励太阳能发电、风电等企业“走出去”,推动建成一批绿色能源最佳实践项目。
(二)行业发展回顾
1.我国风电累计建设规模保持稳步增长,风电利用持续较高水平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2022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约3,763万千瓦,较2021年同比下降21.2%。从新增装机分布来看,吉林、内蒙、山东位居前列。
2022年全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3.35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046万千瓦。从累计装机分布来看,内蒙古、河北、新疆位居前列。
2022年,全国风电发电量为7,6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221小时,同比减少9小时。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8%,与去年基本持平。
2.陆上风光大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海上风电向平价化有序过渡
作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之一,我国风光大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速。今年以来,我国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建设进度,第一批9,705万千瓦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部分已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部分项目陆续开工,第三批基地已形成项目清单。2022年,各沿海省市相继出台“十四五”时期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地亦推出海上风电补贴政策,为海上风电向平价化时代有序平稳过渡提供了支撑。
3.风电整机公开招标规模创新高,风电高规模规划形成有利支撑
2022年,国内风电整机招标规模快速增长,风电新增招标98.5GW,较去年同期增长82%,陆上新增招标83.8GW,海上新增招标14.7GW。按区域划分,北方区域招标容量占比接近70%。据统计,国内各省“十四五”期间风电规划总量超过338GW,对“十四五”后期的风电招标量形成有利支撑。
4.大兆瓦机型成市场主流,研发与制造能力不断实现突破
得益于创新技术的驱动,国内风电产品向大兆瓦机型加速迈进,陆上和海上6MW及以上风机成为市场主流。2022年,我国多台超大型机组下线,不断刷新中国风电产业更“大”记录。2022年10月、1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13.6兆瓦、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超大型风电机组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构建了风机装备制造产业新的里程碑,也创造了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发展的新标杆。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相关业的披露要求在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及“3060”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风电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前景,但是同时也面临市场竞争多元化、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迭代加速带来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公司坚持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迎接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产品销售容量及在手订单均保持了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643,684.99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238,343.29万元。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研发与销售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22年公司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11.36GW,国内市场份额占比23%,连续十二年排名全国第一;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2.7GW,全球市场份额14.82%,全球排名第一。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260,245.86万元;2022年对外销售机组容量13,870.64MW,其中MSPM(中速永磁)机组的销售容量增加明显,同比增加7,847.23%,占比由2021年的1.02%增加至62.17%。
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保持稳步增长,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20,767.56MW,分别为:1.5MW机组58.50MW,2S平台产品1,362.60 MW,3S/4S平台产品5,299.07 MW,6S/8S平台产品1,396.80MW,MSPM机组12,650.59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5,836.24MW,包括2S平台产品159.00MW,3S/4S平台产品109.50MW,MSPM机组5,567.74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26,603.80MW(在手外部订单中MSPM机组订单占比增长至68.48%),其中海外订单量为4,466.77MW;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508.95MW。公司在手订单总计27,112.75MW,同比增长55.53%。
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
金风科技坚持科学创新的理念,通过市场驱动、创新驱动、数据驱动,持续提升研发能力,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覆盖更加广泛多元的使用场景,响应全球市场变化。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2022年,继GWHV11平台产品批量商业化之后,公司中速永磁产品又新增GWHV12、GWHV20、GWHV21等多个商业化产品平台,并且在多个风电项目中获取订单,GWHV12平台的首批项目已经陆续进入并网运行阶段。
GWHV12平台机组同时面向陆上中低风速和中高风速两大市场,能够有效适应陆上风电场地理复杂、风资源差异大的情况。在Windpower Monthly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评比中,该平台的GWH191-4.0MW机型、GWH191-6.7MW机型分别荣获了全球最佳陆上风机金奖及银奖。此外,该平台GWH191-5.0MW是国内第一个获得鉴衡19X级别型式认证A证的机组。
GWHV20平台机组面向海上中高风速市场,目前已开发并完成GWH252-13.6MW、GWH252-16MW机组的下线。GWH252-16MW刷新了全球最大单机容量和叶轮直径的记录,成功攻克了超长柔性叶片、大型主轴轴承国产化、超大容量发电机小型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荣获2022年“国之重器”称号。GWHV21平台机组主要面向海上中低风速市场,已完成GWH230-9.0MW机型的开发及样机的吊装和并网。GWHV20和GWHV21平台全系列机型配置ETOP技术、水平单叶片吊装技术、35/66kV可选电压技术和一键启机方案,可大幅提升现场安装调试效率,有效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项目度电成本。
在Windpower Monthly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评比中,金风科技中速永磁传动系统荣获全球最佳传动系统银奖,具备传动链设计更合理、发电机齿轮箱运行工况良好及整机可靠性高等特点。
面向国际市场的直驱永磁5S平台已获得EPD(环境产品声明)认证证书,该平台的GW165-5.6MW样机已完成并网及相关测试,并获得DNV型式认证证书。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整机仿真软件GTSim获得国际认证机构TV NORD权威认证,成为亚洲范围内首个获此认证的风电整机厂商。GTSim耦合多体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控制等多学科算法,具备全流程全工况整机仿真功能;凭借先进多体动力学框架结合模块化程序设计,可以实现算法模块化快速开发集成;可有效支撑未来大叶轮、长柔叶片、高塔架风电机组的仿真设计。
b.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产品认证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积极开展新产品认证工作,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国内外专利数量逐步增长,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
2022年,金风科技共计获得整机认证证书212张,包含102张整机开发证书,101张项目投标证书,9张技术项目证书,其中国内认证155张,国际认证57张。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国内专利申请5,469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192项,占比58%;国内授权专利3,918项,其中发明专利1,737项,占比44%。公司拥有海外专利申请1,066项,海外授权专利467项。
公司积极参与风电技术领域国际及国内标准的制修订。截至2022年底,金风科技共参与31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其中1项牵头制定;国内共参与363项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国家标准129项,行业标准142项,地方及团体标准92项),其中289项标准已经发布。
3)质量管理
金风科技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思想,践行“高品质恒可靠”的质量理念,围绕“重预防、精管理、促发展”的质量管理思路,保障和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客户体验。
2022年,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立足五大环节(开发、测试、装配、服务和软件)和五大部件(发电机、齿轮箱、叶片、铸件、变流器),并制定全面质量管控方案,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产品可靠性角度来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结合APQP(先期质量策划)及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工具的推广应用,持续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实现公司机组的顺利交付。
同时,公司通过在研发端实施整机可靠性体系搭建,开展供应商质量能力提升,制造端实施质量风险点梳理,现场运维端开展质量问题分级管理,提升问题处理效率,实现机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大幅提升,发电量损失系数持续下降。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于2022年9月发布的《2021年度电力行业风电运行指标对标结果》,金风科技凭借在全国8个对标区域机组可利用率的最优表现,以总数第一的成绩获颁机组可利用率最优奖,且连续三年蝉联总数第一。除机组可利用率奖项外,由金风科技机组独立装机的优胜风电场数达139家,其中5A级28家,4A级44家,3A级67家,获奖占比分别达到各级别总数的26.7%、25.1%、25.7%。
此外,金风科技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十余家单位共同编制并发布《无故障风电场白皮书》,搭建无故障风电场建设流程平台,推动无故障风电场模式在行业内推广,促进新能源设备管理水平的进步。
(2)风电服务
随着风电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风科技后服务业务也在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改进服务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覆盖风电场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包括现场运维、备件供应、部件维修、软件升级、技改优化及发电量提升等多项服务,有效提升机组运行稳定性,消除安全风险,保障客户资产安全、可靠运行。
2022年,公司继续加强服务业务属地化布局,成立10个大区域公司,协同5个新能源共享服务中心,打造2小时服务圈,为客户在属地提供全方位、最大化的服务保障。
公司持续推广智慧运营解决方案(SOAMTM)的行业应用和产品升级。报告期内,SOAMTM集成的高精度风光功率预测应用技术,在“国家电网调控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成功斩获“新能源发电预测”赛道一等奖。公司顺利通过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5级评估,是国内是首家通过CMMI 5级认证的风电整机企业。公司多年的风电软件开发能力和智能化、数字化创新能力得到了国际权威认可。
在老旧机组改造方面,公司完成风机控制技术、发电量提升技术的研发升级,完成甘肃省某300MW风电场电气系统升级改造,是目前国内单体技改台数最多的改造项目。改造后风电场机组平均可利用率超过97%,故障率同比降低90%以上,发电量同比提升接近10%。
在资产管理服务方面,公司继续发挥在电力交易和数字化运维方面的优势,运用覆盖全国范围内的运维保障体系,全面提升风电资产经济运行效率以及项目收益,为客户实现稳定而优质的投资回报。此外,公司持续推动资产管理服务产品升级,已实现涵盖风电行业全生命周期各项业务。截止公司报告期末,公司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已达18,494.25MW,其中对外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11,338.7MW。
在售电服务方面,公司以分布式能源、绿电交易、碳中和咨询、储能蓄能产品、零碳园区建设服务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更清洁、更高效、更经济的能源解决方案。公司拥有6家售电公司,业务范围覆盖超过10个省份。目前,公司通过发电侧电力交易和售电公司电力零售,为超过3,000家电力用户提供可靠性高、成本合理、使用便捷的绿色能源。报告期内,公司售电业务签约容量159.6亿kWh。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近28GW,同比增长20.9%。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564,674.60万元,其中后服务收入246,300.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19%。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2022年,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业务进展顺利,公司结合“十四五”新能源开发政策,陆上与海上、集中式与分散式并举,着力布局大基地项目、乡村振兴等多元化业务类型,以系统性方案带动资源获取,斩获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天津、浙江、湖南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项目资源。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1,744.78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684.79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7,078.38MW,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2,638.84MW。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业务收入691,017.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5%;报告期内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111,914.81万元。
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内风电资产已覆盖全国24省份。报告期内,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2,456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35小时;国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3,087小时。公司国内外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143.82亿kWh,上网电量140.11亿kWh。
在工程建设中,公司以工程数字化能力建设、灵活采购策略、风险合规管控及项目精益管理为重点,实现了对建设成本、交付周期和交付质量的有效管控。报告期内,公司瓜州县安北项目、灵璧县平原项目分别荣获中国电力建设协会颁发的2022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及2022年度“中国电力中小型优质工程”奖,张北县二台镇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五星级现场管理诊断评价证书,代表了国内同期、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4)水务业务
金风科技将绿色能源与水务环保相结合,推动绿色低碳水厂建设,提升水务运营综合效能,拥有数字化智慧水务运营、污水处理技术创新、污泥资源化利用以及工业水处理相结合的多点支撑的战略布局和业务规划。
在工业水业务领域,公司已开发形成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Moving Bed of Biofilm Reactor)500、800、1000+系列产品谱和工艺技术包并已经获取多个项目订单。
在第十九届水业企业评选榜单上,公司凭借专业的运营服务实力和跨步增长的水务资产规模,荣获“2021年度中国水业最具专业化运营服务企业奖”奖项,这也是公司连续三年蝉联该类奖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66家水务项目公司,覆盖全国33个城市,累计运营协议规模283.95万吨/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运营收入90,030.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4%。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驱永磁和中速永磁系列化机组,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金风科技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12年排名第一,2022年在全球风电市场排名第一,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所生产的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转速范围宽、励磁方式结构简单、机舱结构设计便于维护、运维成本低、并网性能良好、可利用率高等优越性能。中速永磁机组在继承了直驱永磁机组的并网友好性、高可靠性等优点的基础上,还具备灵活运输、便捷吊装、舒适运维等特点。公司拥有国内外八大研发中心,三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为公司新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金风科技通过把握更前端的技术趋势和路线,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力求覆盖更广泛、多元的使用场景,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订单始终维持高位,证实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表明公司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3、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公司高度重视风机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结合二十余年的风机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风机在全寿命周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降低风机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益于产品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金风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建立了较好的口碑,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积极开拓风电场服务及风电场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需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补充,并成功通过了市场的验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持续积累水务环保资产,培育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5、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秉承“以本土化推进国际化”的宗旨,不仅在澳洲、欧洲等重点目标市场取得多项突破,同时在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拓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公司国际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38个国家,销往海外的风电机组占中国风电机组出口总量的近50%。公司在全球布局八大海外区域中心,全面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国际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我国风电行业继续保持高质量、规模化的发展趋势,风电整机公开招标规模创新高,风机大型化进程提速以及产品更新迭代周期缩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不断降本增效、优化产品结构,并推进各项业务稳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643,684.99万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238,343.29万元。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发展总体趋势
2022年,国际能源供需形势复杂严峻。地缘与安全冲突的加剧,对全球能源供应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加速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实现碳减排目标是世界各国长期能源政策的核心。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指出,未来五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有望增长近一倍,将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的发电来源,并有助于保持将全球变暖限制1.5C的可能性。IEA预测,2022年至2027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长2,400GW;并且,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将占全球新增电力的90%以上,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
英国石油(BP)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23》提出,到2050年实现大幅减少碳排放的转型路径中,在“快速转型”情景中碳排放将减少约75%,在“净零”情景中碳排放将减少超过95%;在上述两个情境中,优势地区的风力和光伏的发电量将占全部发电量的75%,装机规模将增长15倍。
根据全球风能协会(GWEC)发布的《2023全球风能报告》中的预测,2023年全球新增装机将突破100GW;到2024年,全球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将首次突破100GW;到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也将再创新高,达到26GW。未来五年全球风电新增容量将达到680GW,预计平均每年风电新增装机将达到136GW,实现15%的复合增长率。推动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的新政策正在世界各地推出,GWEC预计全球风电市场在未来十年及以后将持续增长。
2、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2022年,随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已经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提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积极稳妥发展海上风电,积极推广城镇、农村屋顶光伏,鼓励发展乡村分散式风电。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
WoodMackenzie发布《中国风电市场展望2022》,预计在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推动下,中国风电市场未来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1%,2022至2031年,中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将达到662GW,其中149GW将来自海上风电;至2031年底,中国风电市场的累计并网容量将达到959GW,占全球风电累计并网容量的45%。
目前,我国正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几”字弯、新疆等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藏东南、川滇黔桂两大水风光综合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集群。国家能源局预计,到2025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全社会新增的用电量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将超过80%。
3、公司战略
金风科技以“为人类奉献碧水蓝天,给未来留下更多资源”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可信赖的清洁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跟紧时代步伐,紧密围绕为国家“30/60”双碳总目标赋能,持续推动风电及周边产品解决方案的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链均衡发展,助力国家零碳发展,为实现零碳目标赋能,提质增效,稳步增长。
4、公司经营计划和主要目标
2023年,公司以“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思想,围绕客户需求,坚持技术、产品、管理、商业模式创新投入,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保持风电装备全球领先地位;紧握市场机遇,推动资源规模化开发、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及收益率;推动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化、统一化,打造服务产品核心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结合业务发展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水务及绿电制氢等业务的发展策略。2023年,公司将顺应国家政策趋势、紧随“双碳”发展目标,实现金风科技全链条解决方案的价值变现。
5、资金需求
根据公司2023年度经营目标及计划,2023年度公司营运资金主要采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公司偿债能力较强,信誉良好、融资渠道稳定畅通,资金来源有充足保证。
6、可能面临的风险
(1)政策性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会对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中国风电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风机产品的提质增效、抢占优势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3)经济环境及汇率波动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俄乌冲突及全球通货膨胀,都让世界经济的复苏任务困难重重,给国内外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影响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的拓展;公司经营的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或将存在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汇率损失风险。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植根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作为发展重要引擎,不断推出质量更高、价格更低、性能更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同时,将继续提升公司多元化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拥有风机制造、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三大主营业务以及水务等其他业务,为公司提供多元化盈利渠道。金风科技凭借在研发、制造风机及建设风电场所取得的丰富经验,不仅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风机产品,还开发出包括风电服务及风电场投资与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的需要。公司机组采用直驱永磁与中速永磁技术路线,可适用于高温、低温、高海拔、低风速、海上等不同运行环境。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全球风电市场,发展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驱永磁和中速永磁系列化机组,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金风科技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一年排名第一,2021年全球风电市场排名第二,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所生产的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转速范围宽、发电机结构简单、机舱结构设计便于维护、运维成本低、并网性能良好、可利用率高等优越性能,深受客户的欢迎和认可。中速永磁机组在继承了直驱永磁机组的并网友好性、高可靠性等优点的基础上,还具备灵活运输、便捷吊装、运维简单等特点。公司拥有国内外八大研发中心,三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为公司新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金风科技通过把握更前端的技术趋势和路线,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力求覆盖更广泛、多元的使用场景,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订单始终维持高位,证实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表明公司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3、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公司高度重视风机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结合二十余年的风机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风机在全寿命周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降低风机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益于产品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金风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建立了较好的口碑,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积极开拓风电场服务及风电场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需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补充,并成功通过了市场的验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持续积累水务环保资产,培育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5、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秉承“以本土化推进国际化”的宗旨,不仅在澳洲、欧洲等重点目标市场取得多项突破,同时在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拓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公司国际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并在全球布局八大海外区域中心,全面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国际化。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性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会对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产品的提质增效、抢占优势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3)经济环境及汇率波动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任务十分艰巨,都给国内外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影响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的拓展;公司经营的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或将存在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汇率损失风险。
(4)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
世界范围的疫情防控依旧充满不确定性,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常运转将带来负面影响。如未来全球疫情反复,或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植根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作为发展重要引擎,不断推出质量更高、性能更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提升公司多元化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新冠疫情,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合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境内外业务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2022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受到高通货膨胀、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等持续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全球经济的增长持悲观态度。根据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已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2%,并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9%。
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中国政府积极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实现了经济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562,642亿元,同比增长2.5%。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0,977亿kWh,同比增长2.9%。从电源侧看,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4.41亿kW,同比增长8.1%。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3.42亿kW,同比增长17.2%。
1、主要政策回顾
2022年是我国落实“十四五”规划和碳达峰目标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上半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多部委持续完善政策体系,纵深推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实现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板块的自主化、市场化发展。
(1)推动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目标引领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
2022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
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有:能源综合生产力达到46亿吨标煤以上;单位GDP碳排放五年累计下降18%;单位GDP能耗降低13.5%;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9%;非化石能源消费达到20%;电气化率达到30%;灵活性调节电源占比达到34%;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
2022年5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
2022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同时提出,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等;并提出促进存储消纳,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
(2)支持推进风电下乡与分散式风电,推动打造海上能源基地
2022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共同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支持规模化、分布式、清洁供暖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
2022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提高边远地区供电保障能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条件适宜地区探索建设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
2022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快构建多元化低碳清洁能源体系,建设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建设北部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阳江沙扒、湛江外罗、钦州、海南西部海上风电场建设。建设南宁、阳江抽水蓄能电站,研究论证海南跨海联网第二通道可行性。
(3)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深入推动能源行业改革
2022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协同运行,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一体化设计、联合运营,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2022年7月23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运行启动会举办,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率先在南方区域落地。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后,中长期交易周期将全面覆盖年、月、周;现货交易将由广东拓展到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实现南方五省区的电力现货跨区跨省交易。
2022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完善适应储能参与的市场机制,鼓励新型储能自主选择参与电力市场,坚持以市场化方式形成价格,持续完善调度运行机制,发挥储能技术优势,提升储能总体利用水平,保障储能合理收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行业发展回顾
(1)风能在全球能源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风电将继续引领全球风电行业增长
“双碳”目标下,风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主要作用。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计未来5年,全球将新增557GW的风电装机容量——意味着2022年至2026年,未来全球每年将新增110GW的风电装机容量。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在未来5年共计将达到90GW。在全面进入平价时代后,中国风电将继续引领全球风电行业增长。根据GWEC的预期,在中国2030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目标的指引下,2022年至2026年,中国每年将新增50GW以上的风电装机容量,中国风电将成为全球风电行业的增长支柱。
(2)中国风电建设规模及运行效率稳步提升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294万千瓦,同比增长19.4%。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3.42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占电网发电装机容量的14%。2022年上半年,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8%;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156小时;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8%,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
(3)全力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
国家能源局在近日提出,将把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作为“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大型风光电基地,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高能源安全保供能力、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举措。目前,第二批基地项目清单已经印发,主要布局在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各方正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项目的建设。
(4)风电整机公开招标规模同比大幅增长
2022年1-6月,国内市场招标总量达51.1GW,同比增长62.3%,其中海上招标量达到9.14GW。其中,北方区域占比接近67%,为风电需求的主要来源。随着风电整机技术迭代与大型化发展,5MW及以上机型成为招标市场的主流。
(二)主营业务分析
在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及“30·60”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风电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前景,同时也面临市场竞争多元化、客户需求多样化、产品迭代加速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公司坚持以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作为增长驱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迎接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产品销售容量及在手订单均保持了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66,335.23万元,同比下降8.0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191,991.36万元,同比下降5.92%。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研发与销售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082,938.00万元,同比减少15.87%;2022年1-6月实现对外销售机组容量4,086.10MW,同比上升37.77%。
报告期内,公司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15,500.60MW,分别为:1.5MW机组58.50MW,2S平台产品1,675.10MW,3S/4S平台产品6,360.85MW,6S/8S平台产品194.00MW,MSPM机组7,212.15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8,193.67MW,包括2S平台产品192.00MW,3S/4S平台产品493.50MW,MSPM机组7,508.17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23,694.27MW,其中海外订单量为2,711.00MW;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431.15MW。
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风电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围绕客户、聚焦价值,融合全球八大研发中心资源及技术优势,加快产品技术变革,丰富智能风机产品系列,推动技术创新及数字化转型。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公司对现有产品平台优化和升级,持续推进中速永磁和直驱永磁系列化机组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
公司中速永磁产品已形成GWHV11、GWHV12、GWHV20、GWHV21四大平台,在多省市风电项目中实现快速交付,其首批商业项目已经陆续进入并网运行阶段。
公司GWHV11平台GWH171-5.3MW机组,已在京能甘肃白银靖远县三丰塬50MW和京能小黑山50MW两个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并网,预计每年可提供约2.9亿kWh清洁电力,将有效改善当地电网结构,促进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公司GWHV12平台GWH191-4.X机组首台样机,已在甘肃瓜州柳园项目成功完成安装、调试,并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再次刷新全球陆上已安装风电机组的最大叶轮直径纪录。GWH191-4.X机型拥有超大叶轮直径搭配超高塔架,有效提升了机组整体发电量。报告期内,GWHV12平台GWH191-6.7MW机组荣获每日风电评选的“2021“风电领跑者”陆上风电机组(6MW+)”荣誉。
公司GWHV20平台机组定位海上中高风速市场区域,GWHV21平台定位海上中低风速市场区域,具有大功率、大叶轮的特点,在最大化节省机位点和提升海域利用率的同时,发电量也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在工程建设方面,机组均采用ETOP设计,采用单叶片吊装和一键启机方案,可大幅度提升现场安装调试效率,有效节约建设成本。此外,金风科技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研制及应用示范项目(GWHV20平台)已经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揭榜挂帅”重大攻关项目任务。
公司面向国际市场继续推广直驱永磁5S平台系列产品,包括GW165-5.6MW、GW165-6.0MW机组。报告期内,该平台已获取EPD(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认证证书;GW165-5.6MW机组样机已完成并网及相关测试,并获得DNV型式认证证书。报告期内,该机型在土耳其斩获订单。
公司GW77-1.1MW机组在浙江台州大陈岛成功并网发电,是全球首台直驱永磁低频风电机组,标志着全新的风电机组电源形式投入商业化使用。低频风电机组的成功研制和投入应用,为普及中远距离柔性低频输电消除了电源侧匹配技术障碍,对未来大规模开发中远海风电资源意义重大。
公司自主研发的整机仿真软件GTSim获得国际认证机构TV NORD权威认证,成为亚洲范围内首个获此认证的风电整机厂商。GTSim耦合多体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控制等多学科算法,具备全流程全工况整机仿真功能;凭借先进多体动力学框架结合模块化程序设计,可以实现算法模块化快速开发集成;可有效支撑未来大叶轮、长柔叶片、高塔架风电机组的仿真设计。
b.产品认证
2022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共计获得整机认证证书77张,包含34张设计评估证书,33张型式认证证书,7张特定场址认证证书,3张技术认证证书。其中国内认证证书57张,国际认证证书20张。
c.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并积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逐步增长,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国内专利申请5,08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42项,占比57.8%;国内授权专利3,514项,其中授权发明1,499项,占比42.7%。公司拥有海外专利申请829项,海外授权专利411项。
公司积极参与风电技术领域国际及国内标准的制定及修订,截至2022年6月底,金风科技共参与31项IEC标准制定及修订,其中1项牵头制定,参与12项IEA课题活动;国内共参与330项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其中国家标准124项,行业标准128项,地方及团体标准78项),其中256项标准已经发布。
3)质量管理
金风科技始终将“质量领先”作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践行“高品质恒可靠”的质量理念,围绕“重预防、精管理、促发展”的质量管理思路,保障和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客户体验。
报告期内,公司的中速永磁质量管理工作,立足五大环节(开发、测试、装配、服务和软件)和五大部件(发电机、齿轮箱、叶片、铸件、变流器),并策划全面质量管控方案,针对产品的技术特点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施行“一厂一策”差异化管控;同时公司的直驱永磁质量管理工作继续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产品可靠性角度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结合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先期质量策划)及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工具的推广应用,持续提升质量保障能力。
公司着重提高客户体验,开展客户走访、技术交流、回访等工作,并定期和分阶段组织对项目与客户的满意度调研,主动推动客户问题解决,同时持续开展无故障风电场建设,树立行业标杆,提升客户满意度。
(2)风电服务
伴随着风电装机的稳步增长,风电后服务市场中长期发展前景向好。公司推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智慧运营解决方案得到快速商业化推广,为客户优化资产性能、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发电收益提供了保障。同时,公司探索新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资产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解决方案,实现客户资产提质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在资产管理服务、售电业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在资产管理服务方面,公司持续推动资产管理服务业务升级转型,以保障、提升客户资产的盈利水平和资金效率为目标,依托数字化交易系统,向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产品。该软件产品搭载了市场预测模型、动态量化交易策略、AI虚拟交易引擎和风险因子控制模型四项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已与某新能源投资公司完成首单SaaS服务合同的签订。
公司依靠在电力交易和数字化运维方面的优势,通过负荷侧业务布局,发电售电联动,全面提升现场风电机组设备经济运行效率,为客户实现稳定而优质的投资回报。报告期末,公司对外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7,197MW。
在售电服务业务方面,公司以分布式能源、储能蓄能产品、绿电交易、碳中和咨询服务等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更清洁、更高效、更经济的能源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的资产价值。目前公司有6家售电公司,业务范围覆盖江苏、山东、山西、新疆、陕西、四川、河南、北京、天津、河北等区域;结合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公司建立了适应覆盖全国各地区交易规则的电力交易数字化系统及交易员团队,通过发电侧电力交易和售电公司电力零售,为超过2,000个电力用户提供可靠性高、成本合理、使用便捷的绿色能源。报告期内,公司售电业务新增签约容量14亿kWh。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25.3GW,同比增长48%。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193,432.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1%,其中后服务收入103,561.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27%。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2022年,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业务进展顺利,公司结合国家新能源开发政策,推进大基地项目资源布局、参与国家能源局“千乡万村、驭风计划”以及开发负荷侧项目等方式,斩获新疆、吉林、江西、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项目资源。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350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283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6,135MW,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2,861MW。
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内风电资产已覆盖全国24个省份。报告期内,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1,270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4小时;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58.61亿kWh,上网电量57.08亿kWh。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329,418.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54%;报告期内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59,610.04万元。
在工程建设方面,公司以工程数字化能力建设、灵活采购策略及项目精益管理为重点,在提升设计智慧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工程作业标准化水平的同时,通过项目设计精细化管理、项目造价全过程管理等多种方式,动态高效配置资源,实现项目建设成本、交付周期和交付质量最优。报告期内,公司瓜州县安北第二风电场C区200兆瓦项目、灵璧县平原风电场项目荣获中国电力建设协会颁发的2022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代表了国内同期、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凭借以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自主研发能力,获得软件行业国际公认的权威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3级评估认证,并于同期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标志公司风电场管理在数字化系统设计、开发、项目管理以及产品质量方面的措施成熟完整,已达到国际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的水平。
(4)水务业务
金风科技将绿色能源与水务环保相结合,推动绿色低碳水厂建设,提升水务运营综合效能,拥有数字化智慧水务运营、污水处理技术创新、污泥资源化利用以及工业水处理相结合的多点支撑的战略布局和业务规划。
在资产增值方面,公司完成了部分污水处理项目的提标、改造工程。目前,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及以上标准的水处理规模占公司污水总处理规模的96.81%。
在第十九届水业企业评选榜单上,公司凭借专业的运营服务实力和跨步增长的水务资产规模,荣获“2021年度中国水业最具专业化运营服务企业奖”奖项,这也是公司连续三年蝉联该类奖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68家水务项目公司,水处理规模达420万吨/日,覆盖全国33个城市。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运营收入37,342.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7%。
(5)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报告:2022-2023年展望》,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预计2022-2023年太阳能光伏和风电成本将高于全球疫情前水平,但由于天然气和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可再生能源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进一步增长8%以上,达到近320GW;若无其他新政策出台,可再生能源装机量的增长趋势将在2023年保持稳定。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全球风能报告2022》,若想实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1.5℃以内及2050年净零排放,到2030年,风电的年吊装量需要翻两番;电网投资需要达到当前水平的三倍。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海上风电市场展望》,预测亚洲和美洲的新市场将在2025年后继续推动海上风电装机,2025年至2030年期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会出现年同比激增,并预测到2035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504GW,较2021年增加九倍。
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国,将带头践行“双碳”目标的实现,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以及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面对清洁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并探索风电领域新材料的应用,自主开发数字化软件平台,打造高发电、高安全、高可靠、低载荷的机组;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布局属地化战略,一省一策,通过多种方式最大化获取项目资源;追求产品解决方案、商业模式与管理的创新,拓展在大基地、集中式、分散式、海上等不同场景的竞争优势,不断追求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助力国家零碳发展,助力客户实现零碳目标。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2021年,新冠病毒变异、通货膨胀等影响因素持续存在,全球经济虽有所复苏但是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9%,其中,发达经济体为5.0%,发展中经济体为6.5%。
面对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散发等多重考验,我国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在世界经济复苏艰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6%。
2021年,我国风电行业经历了陆上“抢装潮”之后,陆上风电开始进入平价元年。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757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3,067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1,690万千瓦。
(一)主要政策回顾
2021年是中国风电行业“十四五”开局之年,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及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层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加强行业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多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项行动方案以及重点领域和行业政策措施,确立了风光向主流能源地位转变的方向和战略目标,加快电力交易与电价改革,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纳,并且为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提供配套性保障。同时,针对风电行业,从开发建设、吊装并网、运维和市场空间等方面,出台多项实施政策,保证能源转型的顺利过渡和高质量发展。
1. 双碳目标为指引,确立风光向主流能源地位转变的战略目标
2021年5月11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确立了2025、2030以及2060年的双碳目标,并逐步构建形成了“1+N”政策体系。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
2. 多措并举,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并网与消纳
2021年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同时充分发挥负荷侧的调节能力;积极实施存量“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严控增量“风光火(储)一体化”等。
2021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省可以根据各自经济发展需要、资源禀赋和消纳能力等,相互协商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共同完成消纳责任权重;按照消纳责任权重积极推动本地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开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推动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任务。
2021年10月2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多发满发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请各电网企业按照“能并尽并”,“多发满发”原则;并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配套接网工程建设。
3. 加快电力交易与电价改革,构建绿色电力市场化定价机制
2021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起,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实施平价上网,也可自愿参与市场化电价交易;新核准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可通过竞争性配置形成。
2021年9月7日,中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此前,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了《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优先安排完全市场化绿色电力;要充分体现绿色电力的环境属性价值。
4. 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配套性保障
2021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发放补贴确权贷款,对补贴确权贷款给予合理支持等政策,解决部分可再生能源企业的现金流紧张等问题。
2021年11月8日,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后,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排支持项目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二)行业发展回顾
1. 中国风电规模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2021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4,757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3,067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1,690万千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占比约61%,“三北”地区占39%,风电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
截至2021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占电网发电装机容量的13.8%,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3.02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39万千瓦。
全年风电发电量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2,246小时;2021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9%,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2.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跃居全球首位
2021年底,国内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迎来集中并网。根据彭博新能源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贡献来自中国。在平价、双碳的压力与机遇下,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表现出超强的弹性和巨大的潜力,为“十四五”阶段产业平稳过度、深远海的探索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风机大型化趋势发展加速
近年来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中国年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功率从2.2MW提升至 2.7MW,功率提升23%。同时期,中国年新增装机中4MW及以上机型占比从6%提升至10%以上。风机大型化在提升单机发电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风力发电成本;同时,大型化趋势加速对整机研发以及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拥有风机制造、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三大主营业务以及水务等其他业务,为公司提供多元化盈利渠道。金风科技凭借在研发、制造风机及建设风电场所取得的丰富经验,不仅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风机产品,还开发出包括风电服务及风电场投资与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的需要。公司机组采用直驱永磁与中速永磁“双轮驱动”技术路线,包括1.5MW、2S、3S/4S、6S/8S及中速永磁系列化机组,可适用于高温、低温、高海拔、低风速、沿海等不同运行环境。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全球风电市场,发展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研发与销售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21年公司国内新增装机容量达11.38GW,国内市场份额占比20%,连续十一年排名全国第一;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2.04GW,全球市场份额12.14%,全球排名第二位。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993,208.23万元;2021年对外销售机组容量10,683.22MW,其中GW6S/8S机组、GW3S/4S机组销售容量明显增加,分别同比增加305.01%和210.27%。
GW6S/8S机组销售容量占比由2020年的3.72%增至18.26%,GW3S/4S机组销售容量占比由2020年的11.09%增至41.65%,MSPM(中速永磁)机组的销售容量为108.50MW,实现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13,274.95MW,分别为:1.5MW机组25.50 MW,2S平台产品2,852.80 MW,3S/4S平台产品7,863.85MW,MSPM机组2,532.80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3,599.75MW,包括2S平台产品347.00MW,3S/4S平台产品968.60MW,MSPM机组2,284.15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16,874.70MW,其中海外订单量为2,281.70MW;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557.70MW。
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风电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围绕客户、聚焦价值,融合全球八大研发中心资源及技术优势,加快产品技术变革,丰富智能风机产品系列,推动技术创新及数字化转型。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以及双轮驱动技术路线,公司对现有直驱永磁平台及产品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并发布了15款中速永磁平台旗舰机型。
(i)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
GP21平台在GW165-4.0机组基础上升级推出GW165-4.2以及GW171-3.6/3.85机组,采用载荷控制、发电量提升、健康安全诊断预警、故障识别及穿越等技术,为开发低风速&中低风速资源提供更高发电性能及更具适应性的优质产品。
面向中高风速资源,公司在报告期内推出3S/4S平台GW165-5.0机组,并获得设计及型式认证。该产品基于4S成熟平台设计开发,具有高可靠性、高经济性等特点。该机组采用雷达辅助的载荷控制、发电量提升、双线控制等技术,充分利用各个项目场址的不同环境条件,定制化地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此外,公司面向全球市场推出5S平台系列产品,包括GW165-5.2、GW165-5.6、GW165-6.0机组等产品。该平台机型采用了单叶片吊装、三电平变流器、常压变桨等创新技术理念,产品设计充分兼顾全球风电市场多样性、复杂性,可满足弱电网、高温潮湿、高海拔、低噪音等环境要求;产品开发继承3S/4S平台及GP21平台的优势,采用平台化、模块化开发理念,发电量相比上一代产品提升16%。GW165-5.2、GW165-5.6现已完成样机吊装,同时获得DNV、CGC设计认证,已在南非成功夺得首单。
金风科技持续推进海上产品自主研发,平稳实现海上产品向“平价时代”过渡。6S/8S平台产品产业化进展顺利,GW171-6.45、GW184-6.45、GW175-8.0等机型全部获取型式认证。面对2021年海上“抢装潮”,完成海上项目全部订单的交付、并网,交付量超过往年海上交付量的总和。其中,GW184-6.45机型以其优异的市场表现上榜全球2021年度最佳海上风电机组;GW175-8.0是国内首个完成并网适应性测试的8MW级别机型。此外,海上低风速平价机型GW175-6.0稳步开发,样机于2021年11月在大丰总装厂下线,首单中标山东昌邑30万千瓦项目。
(ii)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组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全新一代中速永磁旗舰产品,涵盖三个平台,包括15款机型和多种塔架高度,可适应集中式、大基地、分散式、常规海拔、高海拔以及海上等多种应用场景。
金风科技2007年即开始中速永磁+全功率变流技术路线的研究,小批量项目已稳定运行超过10年。通过多年研发和现场运行实践的积累,新推出这一代中速永磁产品具备了传动链设计更合理、发电机齿轮箱运行工况良好、整机可靠性高等特点。
同时,中速永磁产品很好的传承了直驱永磁机组的优良基因,与直驱永磁技术路线机组90%的物料通用,直驱机组积累的先进技术及高可靠性、永磁电机的高发电量、全功率变流的低损耗、并网友好性等优势都得以继承。以往在风资源、叶片气动、整机开发、关键零部件设计、智能控制、先进并网技术等方面积累的大量设计经验也在这一代产品里得以传承和应用,并与直驱机组共享服务体系,金风服务的优势依然得以保障。
此外,金风科技这一代中速永磁产品在设计初期即引入了平台化、模块化、系列化的设计理念。通过平台的延展性,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开发;通过高通用率的模块应用,降低采购成本和交付复杂度;通过平台的系列化开发保持市场的灵活性。
金风科技的中速永磁机组在发布后即斩获大量在手订单并实现快速交付,目前已经在新疆、甘肃等多地多个商业化项目中实现了交付及并网。
b.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产品认证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积极开展新产品认证工作,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国内外专利数量逐步增长,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
2021年,金风科技共计获得整机认证证书164张,包含87张设计评估证书,77张型式认证证书,国内认证131张,国际认证33张。截至 2021 年 12月 31 日,公司拥有国内专利申请 4,896 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2,819 项,占比 57.58%;国内授权专利 3,429 项,其中授权发明 1,446 项,占比42.17%。公司拥有海外专利申请 713 项,海外授权专利 317 项。
公司积极参与风电技术领域国际及国内标准的制修订。截至2021年底,金风科技共参与31项IEC标准制修订,其中1项牵头制定,参与12项IEA课题活动;国内共参与284项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国家标准112项,行业标准123项,地方及协会标准49项),其中189项标准已经发布。
3)质量管理
金风科技始终将“质量领先”作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践行“一次做对”的质量文化理念,在业务提升和管理创新方面,通过“优体系、强预防、控风险”的质量管理思路保障风险可控,生产高质量产品,促进规模和效益的双增长。
2021年,公司从原材料、整机、风电场各层级推动可靠性体系建设和实施,建立机组重大风险告警为核心的机组预警体系,推行无故障运行风电场建设,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和项目全链条经营的角度预防和控制,构建以客户为导向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拓宽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将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先期质量策划)和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相结合,制订项目质量保障计划,强化项目质量风险管理,实现质量管理前置;新增TPD(Technology Platform Development 技术平台开发)质量域流程建设,实施技术研究类项目的质量控制,助力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可信赖的金风”的质量愿景。
公司依托ITR(Issue To Resolution)流程建设及优化迭代,通过完善客户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以客户视角的质保期业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控制方法及策略,保障流程畅通及高效运行,实现质量问题处理效率持续提升。
(2)风电服务
风电装机的稳步增长,为风电后服务市场带来增长机遇。公司推出的覆盖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的智慧运维服务解决方案,从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等维度推动实现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推动服务业务转型,由运行维护向资产管理转变,以安全高效、应发尽发、价值最大为主张,为客户及行业提供存量资产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与某大型能源电力集团公司达成80万千瓦风电场资产管理合作,提供全托管资管服务。同时,利用全国服务网络布局的属地化快速响应优势,与该客户形成多年备品备件供应合作。
公司围绕绿色能源投资价值链,以资产安全、可靠运营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技术驱动和模式创新持续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报告期末,公司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13,038.2MW,其中对外风电场资产管理服务规模7,685.7MW。
在售电服务方面,围绕售电客户价值和市场趋势,为打造现货开展地区的售电核心能力,公司研发人工智能ALPHA聚合平台,打破单一报价竞争模式,提出负荷侧整体解决方案,使客户在享受售电结费的同时,为客户构建低成本、低风险、低碳排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用电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有6家售电公司,业务范围覆盖江苏、山东、山西、新疆、陕西、四川、河南、北京、天津、河北等区域;结合国家电改契机,公司具有交易策略领先和负荷侧联动的电价竞争优势,为近2000个电力用户提供可靠性高、成本合理、使用便捷的绿色能源。报告期内,公司售电业务签约容量205亿kWh,同比增长43%。
在老旧机组改造方面,公司积极探求可靠性更高、经济性更高的专业技术方案,吉林某项目替换11台GW1S机组,年等效利用小时数提升约1,800小时,发电量提升约197%,凭借出色的整链条协作和工程施工组织能力,提前13天并网发电。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23,144MW。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408,203.68万元,其中后服务收入196,742.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09%。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2021年,公司风电场开发业务进展顺利,发电收入持续增长,发电利用小时数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实现了风电场投资的保值增值。
公司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各省能源政策及规划布局,聚焦重点省份,围绕能源类型深耕各省市县的资源开发。在大型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风电场技改扩容、绿电园区及火电灵活性改造等方面实现业务突破,并在全国多个省份进行业务战略布局,积极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打造零碳园区、零碳港口,与京东物流、中远海运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展降碳与绿电合作,深度制定八大行业碳中和解决方案并与重点企业开展合作。结合国家战略,在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方面积极拓展业务开拓,取得一批项目资源,储备一定规模调峰能力,有力保障了风电项目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并网投产。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1,408.39 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827.47 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6,068.20 MW,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2,594.88 MW。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532,710.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56%;报告期内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94,945.46万元。
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内风电资产已覆盖全国17个省份。报告期内,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2,546小时,同比增长323小时。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96.6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94.30亿千瓦时。
在工程建设方面,公司全力克服市场环境多变、洪涝灾害突发、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影响,优化项目管理机制,通过设计方案前置、采购模式优化、风险管理强化及全过程成本管控、工程管理标准化等多种措施,大幅提升了项目建设完工效率和交付质量。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加强并网验收,确保项目顺利投产且送电后不存在重大质量缺陷,以提高设备可靠性和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做好关键指标分析,深化指标对标,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妥善解决。同时,积极开展技术数据分析应用、设备技术改造、低效机组治理等管理措施,有效提升风电场资产“应发尽发”能力,各项主要生产运营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全南天排山项目荣获水利部颁发的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南乐仓颉、东乡小璜两个风电项目获得电力建设企业协会颁发的2021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证书;达坂城整装风电场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现场管理成熟度五星级”荣誉证书。
(4)水务业务
金风科技依托零碳解决方案和先进的水处理核心技术,积极推进数字化绿色智慧水厂建设,推动水务行业绿色变革。2021年公司水务业务在存量资产增值、工业废水市场开拓、智慧水务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在增值业务方面,公司完成了部分污水处理项目的提标、改造工程。目前,污水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及以上标准的水处理规模占金风环保污水总处理规模的95.09%。
在工业废水业务拓展方面,公司中标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水处理及再利用项目中水回用段工艺包,为国内体量最大的中水回用及膜浓缩项目,该项目的成功签约将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声誉并有助于未来业务拓展。
在智慧水务方面,水厂数字化平台完成了专家服务模块、资产管理模块的建设。实现水厂每月体检,通过在线数据接入,实时掌握项目公司生产动态、出水情况、实时数据,进行出水超标预警。同时,依据资产编码规则建立线上项目公司资产台账,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68家水务项目公司,覆盖全国33个城市,水处理规模超400万吨/日。
在“(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公司荣获“2020年度中国水业最具专业化运营服务企业奖”。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运营业务收入73,408.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08%。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2S、3S/4S、6S/8S和中速永磁系列化机组,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金风科技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一年排名第一,2021年全球风电市场排名第二,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所生产的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转速范围宽、励磁方式结构简单、机舱结构设计便于维护、运维成本低、并网性能良好、可利用率高等优越性能,深受客户的欢迎和认可。中速永磁机组在继承了直驱永磁机组的并网友好性、高可靠性等优点的基础上,还具备灵活运输、便捷吊装、舒适运维等特点。公司拥有国内外八大研发中心,三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为公司新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金风科技通过把握更前端的技术趋势和路线,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力求覆盖更广泛、多元的使用场景,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订单始终维持高位,证实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表明公司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3、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公司高度重视风机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结合二十余年的风机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风机在全寿命周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降低风机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益于产品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金风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建立了较好的口碑,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积极开拓风电场服务及风电场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需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补充,并成功通过了市场的验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持续积累水务环保资产,培育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5、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秉承“以本土化推进国际化”的宗旨,不仅在澳洲、欧洲等重点目标市场取得多项突破,同时在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拓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公司国际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并在全球布局八大海外区域中心,全面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国际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双碳”时代启动之年,也是国内陆上风电平价元年。金风科技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及产品技术优势、前瞻的产业布局及多元化盈利模式,聚焦开拓创新,不断追求高质量、高效率、规模化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057,072.27万元,同比下降10.1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345,695.18万元,同比增长16.65%。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发展总体趋势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对的挑战,随着全球各国对寻求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发展的意愿日益提升,传统化石能源必将由非化石能源逐步替代。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将凭借其良好的成本竞争优势和低碳的生产过程,为促进全球实现碳净零排放提供强劲动力。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21》指出,新能源正在全球兴起,但其发展速度不足以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前全球政府承诺目标情景与2050净零排放情景之间差异明显,到2030年两者碳排放将相差140亿吨。加快电气化、提高能效、减少甲烷排放以及推动清洁能源创新,将有助于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以内。未来应充分调动公私投资和各种激励措施,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将传统化石燃料与低碳燃料合理配比,以实现2050气候目标。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全球风能报告2021》指出,为了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的目标,风电装机速度在未来十年中要提高两倍。作为最具脱碳潜力的清洁能源技术,风电的发展速度仍不足以支持本世纪中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呼吁政策制定者建立气候紧急应对机制,扩大风电装机规模。同时,《2021全球海上风电报告》预测,在现有风电政策的情况下,未来十年全球将累计新增超过235GW的海上风电装机,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在2030年达到270GW,其中的30%新增装机将在2021―2025年完成吊装,其余将在2026―2030年完成吊装。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的《2021年下半年全球风电市场展望》预计2023年累计风电装机量将超过1,000GW,到2030年将达到1,716GW。海上风电到2030年将实现35GW的年新增装机量,占当年风电装机量的四分之一。
2、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完善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到2030年,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根据WoodMackenzie发布的《2021-2030年中国风电展望》,到2030年底,中国累计并网风电容量将达到689GW,占全球份额的67%。预计2021-2030年,中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将达到408GW,以支持到2030年中国风电与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1,200GW以上的目标。
以30/60双碳目标为指引,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力发展重要内容。风电作为新能源的核心主体之一,以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中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逐步构建、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持续提升,风电行业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发展空间。
3、公司战略
金风科技以“为人类奉献碧水蓝天,给未来留下更多资源”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领跑者”。“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构建科技创新能力,打通电源侧和负荷侧,实现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和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场景快速稳步增长,并整合全球资源和机会,将金风科技打造成为国际化和全球化公司,紧密围绕为国家“30/60碳减排总目标赋能”的主题,持续推动风电及周边产品解决方案的技术创新,引领产业链均衡发展。
4、公司经营计划和主要目标
2022年公司以“发展、提效、创新、转型”为指导思想,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围绕客户、聚焦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强化核心竞争力,保持风电市场国内和全球领先的地位。金风科技将以科技创新实现产品引领,以直驱永磁和中速永磁双技术路线迎接不断发展的全球市场;构建全方位、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将技术优势升级为标准优势,提高产品技术竞争力;加强内部协同、资源整合,顺应国家政策趋势,推动服务业务、电站产品化业务等,并且挖掘传统电力客户和进入“双碳”领域的新兴潜在客户,实现金风科技全链条解决方案价值变现。
5、资金需求
根据公司2021年度经营目标及计划,2022年度公司营运资金主要采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公司偿债能力较强,信誉良好、融资渠道稳定畅通,资金来源有充足保证。
6、可能面临的风险
(1)政策性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风电上网电价、补贴政策调整、行业建设规划、保障消纳机制等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会对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中国风电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风机产品的提质增效、抢占优势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3)经济环境及汇率波动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任务十分艰巨,给国内外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影响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的拓展;公司经营的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或将存在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汇率损失风险。
(4)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
目前海外疫情扩散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发达经济体疫情逐步缓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疫情反复,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常运转带来负面影响。如未来全球疫情不能有效控制,或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植根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作为发展重要引擎,不断推出质量更高、价格更低、性能更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同时,将继续提升公司多元化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新冠疫情,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合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境内外业务发展。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拥有风机制造、风电服务、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三大主营业务以及水务等其他业务,为公司提供多元化盈利渠道。金风科技凭借在研发、制造风机及建设风电场所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风机、全生命周期风电服务及风电场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的需要。公司生产的机组采用直驱永磁技术,拥有1.5MW、2S、3S/4S、6S/8S系列化机组,可适用于高温、低温、高海拔、低风速、沿海等不同运行环境。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全球风电市场,发展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2S、3S/4S和6S/8S永磁直驱系列化机组,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金风科技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排名第一,2020年全球风电市场排名第二,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所生产的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维护与运行成本低、并网性能良好、可利用率高等优越性能,深受客户信赖。公司拥有国内外八大研发中心、两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市场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金风科技通过把握更前沿的技术趋势和路线,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力求覆盖更广泛、更多元的使用场景,适用于低温、高温、高海拔、低风速、海上等多种地形气象条件,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订单始终维持高位,证实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表明公司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3、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公司高度重视风机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结合二十余年的风机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风机在全寿命周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降低风机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益于产品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金风科技建立了较好的口碑,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不断加强在风电场服务及风电场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拓展风电服务、风电投资等业务,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需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功通过了市场的验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持续积累水务环保资产,培育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5、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秉承“以本土化推进国际化”的宗旨,不仅在澳洲、欧洲等重点目标市场取得多项突破,同时在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拓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公司国际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并在全球布局八大海外区域中心,全面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国际化。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性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会对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产品的提质增效、抢占优势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3)经济环境及汇率波动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任务十分艰巨,都给国内外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影响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的拓展;公司经营的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或将存在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汇率损失风险。
(4)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
目前海外疫情扩散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态势,发达经济体疫情逐步缓解,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由于疫情反复,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常运转带来负面影响。如未来全球疫情不能有效控制,或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植根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作为发展重要引擎,不断推出质量更高、价格更低、性能更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发挥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同时,将继续发展环保水务、分布式能源、储蓄能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提升公司多元化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新冠疫情,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合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境内外业务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2021年上半年,随着全球疫情形势好转,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但呈现出显著的分化和不均衡态势。中美等少数主要经济体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仍然受困于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内容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为6%,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为4.9%。
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生产形势不断向好,发展动力持续激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同比增长7.9%。在世界经济复苏艰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形势依然保持了稳步增长。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9,3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其中,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0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从电源侧看,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为2.92亿千瓦,同比增长34.7%。2021年1-6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893亿元,同比增长8.9%。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734亿元,同比增长4.7%。
1、主要政策回顾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中国风电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上半年,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与行业发展思路、市场运作规范、消纳及补贴等相关的政策,为未来风电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2021年5月11日,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以“十四五”规划目标、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目标以及新能源合理利用率目标,制定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规模和新增核准规模;同时建立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等多元保障机制,2021年风光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9,000万千瓦。
2021年6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2021年起,对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即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则由当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具备条件的可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形成。
2)落实消纳,推动金融措施解决补贴问题
2021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家能源局共同下发《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发放补贴确权贷款,对补贴确权贷款给予合理支持等政策,解决部分可再生能源企业的现金流紧张等问题。
2021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围绕实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0%左右的目标,在2020年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评估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各省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2022年预期目标。
3)优化市场环境、建立市场化机制
2021年4月2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新能源项目与电网企业、用户、售电公司通过签订长周期(如20年及以上)差价合约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引导新能源项目10%的预计当期电量通过市场化交易竞争上网,市场化交易部分可不计入全生命周期保障收购小时数。尽快研究建立绿色电力交易市场,推动绿色电力交易。
2021年7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更好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支撑。
2、行业发展回顾
1)得益于政策支持,全球风电产业中长期预计保持增长趋势
2021年,全球风电受到中美两大市场的驱动,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美国市场在税收抵免(PTC)政策临近到期的持续刺激下,2021年有望维持去年的装机规模水平;而中国市场则在“碳中和”目标和全面平价的引领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越南、澳大利亚、巴西等新兴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动力;英国、西班牙、土耳其等国家正在逐步通过项目审批简化、市场化交易规模提升等方式,促进本国风电市场的持续繁荣;德国在今年5月还将本国2030年风电装机目标从71GW上调到95GW,显示出对风电发展抱持信心。研究机构预测,2021-2030年全球风电装机累计规模将实现翻一番,海上风电在2025年以后将逐步成为全球风电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2)中国风电建设规模及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1,084万千瓦,同比增长71.5%,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869.4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214.6万千瓦。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2.92亿千瓦,同比增长34.7%,占电网发电装机容量的12.9%。上半年风电发电量3,4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212小时;弃风率3.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海上风电建设步伐加快
随着国内海上风电存量项目的并网时限临近,全国海上风电建设的步伐加快。2021年1-6月,新增并网装机容量为214.6万千瓦,同比实现翻倍增长。截至2021年6月底,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1,113.4万千瓦,同比增长59.2%。产业链的成熟和规模化应用、风机大型化的普及和技术进步持续推动着海上风电项目降本增效,海上风电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风电整机公开招标规模同比大幅增长
2021年1-6月,国内市场招标总量达31.5GW,同比增长167.5%,全部为陆上风电招标。分类看,北方区域占比接近70%,为风电需求的主要来源;3MW及以上机型成为招标市场的主流。随着风电整机技术迭代与大型化发展,整机产品市场投标均价呈下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3S平台机型全市场各整机商的投标均价为2,616元/kW;4S平台机型全市场各整机商投标均价为2,473元/kW。
(二)主营业务分析
2021年是国内陆上风电平价的元年,风电行业随着“平价上网”的到来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同时,在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驱动下,风电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前景。金风科技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持续开拓创新,不断追求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790,361.74万元,同比下降7.8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
币184,852.45万元,同比上升45.00%。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研发与销售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287,236.27万元,同比下降11.63%;2021年1-6月实现对外销售机组容量2,965.85MW,同比下降27.66%。
与行业机组大型化趋势一致,报告期内,3S/4S平台机组及6S/8S平台机组销售容量大幅提升,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316.80%及379.43%,2S平台机组占比明显下降,3S/4S平台机组销售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74%大幅提升至38.84%;6S/8S平台机组的销售占比也由去年的4.04%增加至26.80%。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12,953.22MW,分别为:1.5MW机组75.00MW,2S平台产品4,850.00MW,3S/4S平台产品7,196.92MW,6S/8S平台产品831.30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2,085.10MW,包括2S平台产品606.50MW,3S/4S平台产品1,478.60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15,038.32MW。此外,公司内部订单1,357.00MW。
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风电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报告期内,公司融合全球八大研发中心资源及技术优势,加快产品技术变革,丰富智能风机产品系列,推动技术创新及数字化转型。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公司对现有研发平台及产品进行了优化和升级,持续推进2S、3S/4S、6S/8S系列化机组研发工作,并面向全球市场推出5S系列产品,提升产品组合竞争力。公司GP21平台在GW165-4.0机组基础上升级推出GW165-4.2以及GW171-3.6/3.85机组,采用载荷控制技术、发电量提升技术、健康安全诊断预警技术、故障识别及穿越等技术,为国内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低风速&中低风速资源提供更高发电性能及适应性的综合解决方案。目前上述两款机型已获得设计及型式认证,并完成批量项目的首台吊装。
面向中高速风资源,公司推出3S/4S平台GW165-5.0机组,并获得设计及型式认证。该产品基于4S成熟平台设计开发,具有高可靠性、高经济性等特点。该机组通过采用雷达辅助的载荷控制技术、发电量提升技术、双线控制等技术,充分利用各个项目场址的不同环境条件,定制化的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目前,GW165-5.0机组已获批量订单。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全球市场推出5S平台系列产品。该平台包含GW165-5.2、GW165-5.6、GW165-6.0机组等系列化产品。5S平台产品是公司新一代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采用了单叶片吊装、三电平变流器、常压变桨、无导流罩设计、滑动偏航等创新性技术理念,继承了公司直驱技术路线的技术特点,并基于历史直驱机组的运行业绩及运行经验,产品设计结合了成熟的3S/4S平台及GP21平台的优势并应用模块化设计模式,提高了机组可靠性。该产品充分考虑了全球市场多种环境的适应性,具备广泛地区和恶劣环境项目的适应能力,可满足澳洲弱电网环境、东南亚高温潮湿环境、欧洲环保噪音严格要求、中亚高寒环境等要求。目前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上市推广。
金风科技持续推进海上产品自主研发,6S/8S平台产品的产业化进展顺利。报告期内,大叶轮机型GW184-6.45和首款E-TOP机型8.0MW系列机组实现批量交付。GW175-8.0、GW171-6.45、GW154-6.7和GW184-6.45机组先后取得了型式认证,海上产品机型全部获取型式认证。2021年3月GW175-8.0机型完成并网适应性测试,是国内8MW级别第一个通过该测试的机型。2021年6月份,广东阳江徐闻项目GW171-6.45机型1.5个月内完成了入网模型测试工作和报告获取,是第一家在南网完成入网模型认证的整机制造商,有效保障业主及时取得并网许可,获得发电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并安装的155m预制装配式钢混塔架顺利在国电恒罡白桥项目并网运行,标志着155m高度钢混塔架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目前公司钢混塔在建项目已突破30万kW。
b.产品认证
2021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共获得认证证书92张,其中国内整机认证73张,国际整机认证17张,关键部件认证2张;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整机产品累计获得认证证书超过550张,稳居中国风电制造领域前茅。
c.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并积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逐步增长,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
报告期内,金风科技国内新增专利申请136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00项,占比73%;海外新增专利申请8件,其中新增美国专利申请2项;新增软件著作权申请43项;新增国内商标申请33件。与此同时,国内新增专利授权191件,其中,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28项,占比67%;海外新增授权专利31件;国内新增核准注册商标8件。
公司积极参与风电技术领域国际及国内标准的制修订,截至报告期末,金风科技累计参与20项IEC标准制修订,参与12项IEA课题活动;公司共参与240项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国家标准105项,行业标准106项,地方及协会标准29项),其中160项标准已经发布。
3)质量管理
金风科技始终将“质量领先”作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践行“一次做对”的质量文化理念,实现产品高品质的同时,保障质量风险可控,效率提升,促进规模和效益的双增长。
公司依托ITR(Issue To Resolution)流程建设及优化迭代,建立质量责任地图,通过强化客户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对标客户管理指标,以客户视角提升机组性能;实施技术研究类项目的质量控制,持续推行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模块的信息化落地,建立同平台问题互通规避机制,实现正逆向问题的闭环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推行以质量成本管理为抓手的效益增值,从原材料、子系统、整机、风电场各层级推动可靠性体系建设和实施,注重预警体系建设、延寿方案和新技术的应用,防止新问题及重复问题发生。同时公司不断拓宽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和项目全链条经营的角度预防和控制,实现以客户为导向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
(2)风电服务
随着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及双碳目标的提出,风电后服务市场迎来了新机遇,公司迎合市场变化,从服务、产品、市场多方面进行了布局与创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驱动服务业务转型,由运行维护向资产管理转变,以安全高效、应发尽发、价值最大为价值主张,为客户及行业提供存量资产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与某大型能源电力集团公司达成80万千瓦风电场运维服务合作,提供全托管运维服务。同时,利用全国服务网络布局的属地化快速响应优势,与该客户形成多年备品备件供应合作。
公司围绕绿色能源投资价值链,以资产安全、可靠运营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技术驱动和模式创新持续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国内管理风电场资产规模979.79万千瓦,同比增长70.24%。2021年上半年,公司签署多个外部资产管理服务项目,并签订首个非金风机组资产管理服务合同,签订首个数字化托管型、价值托管型资产管理服务合同等。
在老旧机组改造方面,公司积极探求可靠性更高、经济性更高的专业技术方案,并在上半年中标某公司老旧机组的技改延寿服务,不仅帮助客户焕发出旧资产的新生活力,也为行业性疑难问题提出了可参考的实践性解决方案。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17,170MW。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164,463.19万元,其中后服务收入74,897.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05%。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2021年上半年,公司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业务进展顺利,公司发电收入持续提升,发电利用小时数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资产管理规模稳步增长,售电业务创新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302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273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5,619MW;国内外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2,531MW。上半年,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1,392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0小时。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50.3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49.16亿千瓦时。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278,035.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34%。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售电业务发展,围绕售电客户价值和市场趋势,研发人工智能ALPHA聚合平台,作为整个售电业务在现货电力系统中的“大脑”。平台内嵌负荷侧数据仓库、算法集群和运营界面,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自动抓取和模型训练;实现对价格、需求等关键信号的自动感知和滚动预测;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下负荷侧业务的售前方案配置寻优、申报策略寻优、储能控制策略寻优。
针对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市场,提出负荷侧整体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结合储能、蓄能,量身定制最优方案配置、最优经济运行,使客户在享受售电结费同时,为客户构建低成本、低风险、低碳排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用电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建设的“翁牛特旗和平营子49.5MW风电项目”被中国安装协会评为2019-2020年度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
(4)水务业务
2021年上半年,凭借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公司水务业务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在智慧水务、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智慧水务方面,公司搭建数字化水务平台系统,实现出水超标预警,并实现信息同步推送功能,确保出水稳定达标及实时监控;同时,建立了基于历史数据概率分布、算法、专家经验诊断的水厂故障诊断模型,提供解决方案,提高水厂运行维护效率。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研发完成精确加药一体化设备,已应用于山东某水厂,提升出水稳定达标,实现碳源药剂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水厂处理效率。
在2021(第十九届)水务行业战略论坛上,公司荣获“2020年度中国水业最具专业化运营服务企业奖”奖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69家水务项目公司,水处理规模达430万吨/日,覆盖全国33个城市。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业务收入32,976.00万元,其中水务运营收入29,763.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85%。
(5)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报告》,预测2021年和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将达到“新常态”,增长的趋势将延续。预计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增长270GW,2022年将增长280GW。同时,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随着中国政府决定在2020年底逐步取消对风电、光伏项目的补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产能到2021年将同比减少四分之一。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全球风能报告2021》指出,为了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的目标,风电装机速度在未来十年中要提高两倍。作为最具脱碳潜力的清洁能源技术,风电的发展速度仍不足以支持本世纪中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呼吁政策制定者建立气候紧急应对机制,扩大风电装机规模。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全球风电市场展望》,预计2021年全球风电装机将实现强劲增长;2022年以后,全球风电装机增长将大部来自海上项目。2021年,新建海上风电容量将首次突破10GW大关,并将在2030年达到30GW,为当年新增容量的四分之一。从2021年到2030年,全球累计风电容量将翻一番,达到1.7TW。
根据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须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2021年风光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9,000万千瓦。
公司将紧握风电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围绕客户价值最大化,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强化核心竞争力;坚持市场领先,抓住机遇获取资源,拓展在大基地、集中式、分散式、海上等不同场景的竞争优势,追求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收起▲
一、概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外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经济活动和产出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2020年全球经济或收缩3.5%。其中,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分别收缩4.9%和2.4%,美国GDP降速为3.4%,欧元区降7.2%,日本降5.1%,英国和印度的降幅分别为10.0%和8.0%。
面对挑战,中国政府最先推出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的各项举措,有效促进了快速全面的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逆势增长2.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总计为7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为19,087万千瓦,累计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达到220,058万千瓦。
在陆上及海上风电补贴退坡政策的作用下,国内2020年新增吊装容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充分彰显出行业的韧性。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风电新增吊装容量高达57.8GW,在2019年基础上翻倍增长。其中,陆上风电新增53.8GW,同比增长105%;海上风电新增4GW,同比增长47%。
(一)主要政策回顾
2020年是中国风电行业走向市场化发展和平价时代的关键之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等多部委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以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同时也明确和完善了行业规划、补贴确权、消纳保障等多方面机制,以保证行业实现向平价市场的顺利过渡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加快发展风电,助力“碳中和”目标
2021年2月26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同时要求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目标。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政策等,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2.梳理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问题
2020年1月20日,国家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的若干意见》,坚持“以收定支”原则,新增补贴项目规模由新增补贴收入决定,做到新增项目不新欠;坚持“开源节流”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补贴收入、减少不合规补贴需求,缓解存量项目补贴压力;明确凡符合条件的存量项目均纳入补贴清单,及时确权;要求部门间相互配合,增强政策协同性,对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实施分类管理。
2020年10月20日,国家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按各类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中央财政补贴额度。
2020年11月18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审核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时间认定办法》,确定所有合规风电项目都可纳入补贴清单。
2020年12月30日,国家能源局修订印发了《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电费结算办法》,明确电网企业应当及时足额向纳入国家补贴范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转付中央财政等补贴。原则上电网企业收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十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兑付给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
3.落实并网、保障消纳,确保风电健康发展
2020年4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对新疆、甘肃地区解除红色预警,符合条件的存量项目可以继续推进,跨省跨区外送项目及平价项目不受限制。同时蒙东地区由橙色预警调整至绿色,可以按照剩余空间安排,优先平价、有序竞价。监测区域的重新划分有利于加快“三北”地区的风电发展。
2020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各省级行政区域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通知》,有10个省(区、市)的可再生能源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超过30%,9个省(区、市)最低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超过15%,且该权重将逐年提升。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各电网企业和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的职责任务也得以明确,以确保消纳责任权重落到实处。
2021年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并提出外送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优先规划建设比例更高的通道。
(二)行业发展回顾
1.风电逐步成长为主流能源趋势明朗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1月,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12月,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明确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发展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在此基调下,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的代表在2020年10月的国际风能大会上以《风能北京宣言》方式,提出“十四五”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50GW以上,2025年后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GW。同时,风电开发商均制定和公布了积极的“十四五”期间风电项目开发计划,市场需求将保持旺盛,持续促进风电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进步、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的提升。
随着风电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平价时代,风电度电成本竞争力的增加,其作为清洁燃料与清洁电力的重要来源,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和“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发展的主力军,并步入新的大发展时期。
2.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近亿千瓦
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2020年风电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有良好表现,在装机量、电力消纳比重、技术进步等方面实现了长足进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96.7GW,相较于2019年增长59%。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90.2GW的历史最高水平,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6.5GW。中国(57.8GW)与美国(16.5GW)分别在补贴退坡政策和产品税政策的驱动下,在全年快速建设期内均达到新增装机容量新高。
3.中国风电市场规模稳步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2020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7,167万千瓦,同比增长179%,其中陆上风电新增6,861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306万千瓦。截至2020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2.81亿千瓦,同比增长34.6%,占电网发电装机容量的12.8%,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2.71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900万千瓦。全年风电发电量4,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2,097小时;全国平均弃风率为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二、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冲击,公司与全产业链企业联动,安全有序复工复产,通过全年供需匹配及差异分析,制定追产措施,确保经营计划的实现。同时,面对风电行业“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报告期内公司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为导向,在满足风电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高增长需求的同时,加速业务与管理转型,聚焦客户价值创造,持续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626,510.54万元,同比上升47.1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296,351.39万元,同比增长34.10%。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研发与销售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20年公司国内新增装机容量达12.33GW,国内市场份额21%,连续十年排名全国第一;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3.06GW,全球市场份额13.51%,全球排名第二位。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4,665,856.86万元,同比上升61.62%;2020年对外销售机组容量12,931.66MW,同比上升58.26%,其中3S/4S机组销售容量明显增加,同比增加104.57%;2S机组仍为主力机型,销售容量达到10,714.30MW。
报告期内,公司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10,771.27MW,分别为:1.5MW机组27.15MW,2S平台产品3,568.8MW,3S/4S平台产品5,069.42MW,6S/8S平台产品2,105.9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3,627.2MW,包括1.5MW机组49.5MW,2S平台产品2,872.1MW,3S/4S平台产品605.1MW,6S/8S平台产品100.5MW;在手外部订单共计14,398.47MW。外部待执行订单中,海外订单量为1,996MW。此外,公司内部订单1,702MW。
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风电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围绕客户、聚焦价值,融合全球七大研发中心资源及技术优势,加快产品技术变革,丰富智能风机产品系列,推动技术创新及数字化转型。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公司对现有研发平台及产品进行了优化和升级,持续推进2S、3S/4S、6S/8S系列化机组研发工作,结合风机各领域关键技术对产品软硬件进行全线技术改进,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为顺应风电时代的发展趋势,公司依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全面提升风电机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报告期内开发多款高性能产品,赋能全生命周期最优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全新市场需求。
依托领先的模块化设计及IPD开发体系,公司在GW150-2.8机组基础上升级推出GW150-2.8~3.0机组。
该机组借鉴金风科技历史机型的可靠性和先进性经验,采用载荷控制技术、叶片净空监测技术、模块化叶片技术、电量提升技术,为国内不同应用场景开发低风速资源提供更高发电性能及适应性的综合解决方案。
3S/4S平台中的GW155-4.5机组采用“直驱永磁+全功率变流”技术路线,运用国际先进智能风机设计理念,可应对海上、海外、平价上网和大基地项目等不同应用场景。报告期内,该机组在国内国际市场表现优异,在北美、南美、中亚、东南亚、澳洲等多个国际市场均有订单斩获;同时,该平台中的GW155-4.5以及GW136-4.2两款机组获得意大利认证机构ICMQ颁发的EPD(环境产品声明)验证证书,公司为国内首个完成风机EPD发布的风电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新一代直驱永磁平台GP21及系列高性能旗舰产品,包括面向中低风速市场的GW165-4.0MW机组及面向中高风速市场的GW165-5.XMW机组。GP21平台产品采用平台化和模块化的开发模式,为用户定制不同场景下的精准解决方案,实现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最优和资产价值最优。该平台产品因具备平价项目高收益应用价值,一经推出便受到开发企业的极大关注。GP21产品系列首台GW165-4.0MW样机已于2020年12月31日正式并网发电。
面对潜力巨大的存量市场,公司推出GW1S资产提质增效综合解决方案,以新部件、新技术提升存量项目发电量,最大限度提质增效,降低风险和投资成本,提高老旧项目用户收益率。1S平台的GW82-1.1MW机型获得Windpower Monthly评选的2020年度全球最佳风电机组,斩获最佳陆上风电机组(4.4MW以下)金奖,也是本次评选中国内风电整机厂商获得的唯一金奖。
金风科技持续发力海上产品自主研发,GW175-8.0MW海上风电机组首台样机于2020年4月在福建兴化湾吊装成功,于2020年6月完成样机调试,并顺利实现“一键启机”及满功率并网发电,该机型是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8MW机组,具备国际领先的叶片雨蚀控制技术、叶片净空监测技术、自主研发的E-TOP技术和E-Plus超发设计,推出后迅速赢得市场的青睐,2020年6月该机组中标三峡福建长乐A区海上风电项目的10万千瓦订单。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155米钢混塔架设计取得鉴衡设计认证,将为低风速、大风切变、大湍流、运输困难区域风场建设提供解决方案,有效提升机组性能,提高风电场项目收益;凭借140米钢混塔架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作为《低风速高切变风电资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重要子课题,公司获得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颁发的2019年度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0年4月,金风科技两项课题《轻量化超大叶轮风电机组与柔性高塔一体化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和《电网友好型风电高效安全主动支撑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荣获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b.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产品认证
金风科技一直重视研发创新投入,积极开展新产品认证工作,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逐步增长,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
2020年,金风科技获得整机认证证书85张,其中,国内整机证书55张,国际整机证书30张;设计认证证书40张,型式认证证书31张,区域合规及技术认证14张。所获整机证书涵盖了公司多个平台的重点机型。
报告期内,金风科技国内新增专利申请493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53项,占比72%;海外新增专利申请137件,其中新增美国专利申请33项,占比24%;新增软件著作权申请102项;新增国内商标申请49件。与此同时,国内新增专利授权613件,其中,新增发明专利授权359项,占比58%;海外新增授权专利98件;国内新增核准注册商标12件。
公司积极参与风电技术领域国际及国内标准的制修订,截至2020年底,金风科技共参与16项IEC标准制修订,其中两项牵头制定,参与12项IEA课题活动;国内共参与230项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国家标准104项,行业标准96项,地方及协会标准30项),其中153项标准已经发布。
3)质量管理
公司始终坚持“风电长跑”的质量管理理念,实现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障质量风险可控、效率提升,促进规模和效益的双增长。面对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和行业加速开工的影响下,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迅速调整,强调质量工作的定位是实现以客户为导向的闭环管理,要求质量管理工作要以“一次做对”的质量文化理念管理全链条各个环节的工作;重构ITR(Issue To Resolution)流程,从客户的视角看待整个风机的故障问题以及问题分级升级的流程,确保质量问题快速、高效解决;在研发端和供应商端推行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管理方式,运用APQP、CMAN(Carry over、Modified、Adopt for the platform、New)等质量工具强化新产品的设计质量管控,搭建正向逆向闭环管理体系,保障产品高质量交付。
报告期间,金风科技正式成为APQP4Wind(风电行业产品质量先期策划)董事会成员,为该组织五家创始会员之外第一批加入到董事会的企业,也是董事会中唯一的非欧美企业。标志着APQP4Wind董事会对金风科技在质量管理领域成绩的认可,也标志着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中国风电企业乃至亚洲风电企业在国际风电质量标准制定和管理领域影响力和话语权再上新台阶。
(2)风电服务
风电装机的稳步增长,为风电后服务市场带来增长机遇。公司推出的覆盖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服务解决方案,从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几个维度推动实现降本增效。金风科技通过SOAMTM(线上)+标准化、集中共享的高效前台(线下服务资源网络和服务团队),助力客户实现智慧运营新模式,提升风电资产经济价值和竞争力,通过提供安全、专业化的创新技改及发电量提升解决方案,增加发电效益。同时,充分共享金风科技线上、线下资源和智慧运营体系,提升运营效率。
2020年,金风科技智慧运营管理系统SOAMTM的商用规模突破70GW,已实现对风、光、水、储等多能源业务拓展,累计实现18个省市自治区的业务覆盖。在与多家发电企业的智慧风电场合作过程中,已开展智能巡检,人脸识别等智能化应用服务,并凭借更优的风功率预测产品及服务,突破多家省电网公司的合作。
同时,金风科技持续关注风电存量市场的老旧机组改造,携手多家大型发电集团客户,开展低效风电场的优化升级,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的风资源评估、载荷强度评估、部件检测评估、并网优化改造、工程建设、设备运维及资产运营等。其中,某南方区域已实施改造电场的年发电量提升超过70%。
此外,金风科技依托全国大部件维修服务网络,面向市场中直驱、双馈两种技术的主要机型,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维修服务,以及运输、吊装更换、技改优化、保险理赔等全面的一体化保障。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家大型发电集团达成大部件维修服务长期合作,通过快速维修及备机替换服务,帮助其减少50%以上的停机时间,减少电量损失,节约维修服务及采购成本,同时结合风机系统性分析,查找部件故障根因,提供更优化的预防维护建议,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公司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定制化的解决客户从风电场开发、解决方案、选址、设计、采购、工程建设、运维等全过程一站式服务。通过工程建设,实现设计优化、技术创新、精准交付、降低造价等,实现风电场项目价值最大化。报告期内,公司EPC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全面提升,通过自身优势,解决客户并网、征地、抢工等难点痛点问题,完成多个交钥匙工程。截至2020年底,公司EPC建设容量累计突破700万千瓦。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外运维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14.12GW,同比增长28.5%,已有45,015台机组接入金风科技全球监控中心,为全球客户提供实时机组运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443,370.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93%。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2020年公司积极开展平价、竞价项目、大基地、海上风电项目申报工作,不断加大优势资源储备。同时加快资产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存量资产的提质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1,238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437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5,487MW;国内外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2,818MW;国内已核准未开工资源权益容量为2,301MW。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401,872.05万元;报告期内风电场投资收益为103,521.60万元。截止2020年底,公司的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内风电资产已覆盖全国16个省份,维持“三北”地区布局同时向华东、南方区域扩展。报告期内,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2,223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6小时。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77.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74.88亿千瓦时。
公司积极尝试开发“负荷侧”资源和各种综合能源,初步实现向“源网荷储”综合能源转型。公司实施落地内蒙古二连浩特地区首个微网示范项目、安徽宿州地区首个风储配套项目,核准内蒙古包头地区首个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项目。
2020年公司通过设计方案前置并优化、采购模式优化、建设期成本管控等多种措施,实现项目全成本、工期管控,形成了度电成本指标的持续优化机制,缩短工期、降低投资成本取得显著效果,突破实现100万千瓦以上容量项目并网;同时公司在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报告期内,公司的木垒老君庙风电项目、瓜州安北第二风电场C区项目获得由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现场管理成熟度五星级”风电场荣誉;天等县牛头岭风电场项目获得由中环联合认证中心颁发的国内首个“五星级绿色风电场”评价证书;翁牛特旗和平营子风电项目获得由中国安装协会颁发的“中国安装之星优质工程奖”。
风电场运营能力持续成长,从基础运维提升到聚焦资产全生命周期收益锁定与价值提升、从提升面向客户的负荷侧拉升电源侧资产的电力交易能力、从通过数字化系统驱动运营期风电场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转型等方面综合提升每个电场的综合收益,实现投资者稳定优质的投资回报。报告期末,公司管理风电场资产规模623.9万千瓦,同比增长19%。
注:因开发流程及电价定价机制差异,国际项目无核准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及平均上网电价或售电价;
公司现有六家售电公司,业务范围覆盖江苏、山东、山西、新疆、陕西、四川、河南、北京、天津、河北等区域;结合国家电改契机,公司建立交易策略领先和负荷侧联动的电价竞争优势,为电力用户提供可靠性高、成本合理、使用便捷的绿色能源。报告期内,公司售电业务签约容量144亿kWh,同比增长112%。
(4)水务业务
2020年,凭借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稳健的经营策略,公司水务业务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在智慧水务方面,以节能降耗为出发点,在电耗降低、药耗优化、维修成本控制、人力成本控制、水质提升、水量损失六个维度全面开展精益改善。
公司正在推进的数字化智慧水务平台系统,集能源互联网+、智慧运营、大数据分析、可视化扁平化移动监管等新兴技术于一体,能够实现水厂信息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计算、管理、模拟、预测和优化;在水处理核心技术层面,坚持实践创新,公司研发的“SBR工艺无动力滗水器(改造)”技术极具水厂实际应用价值,为出水的稳定达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联合研发的专利技术——新一代除盐技术(MCDI)和可定制化臭氧催化技术及相关产品,在能耗、使用性能及可定制化等方面均表现优异。
报告期内国家知识产权局共计受理金风环保专利申请15项。截至年底,金风环保累计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3项,覆盖污水处理、工业水处理、智慧水务运营平台等领域,有力地促进了水厂运营处理效率的提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50余家水务项目公司,水处理规模近350万吨/日,覆盖全国13个省份的超1,000万人口。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业务收入66,609.46万元,其中水务运营收入50,599.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15%。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2S、3S/4S和6S/8S永磁直驱系列化机组,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金风科技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十年排名第一,2020年全球风电市场排名第二,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所生产的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维护与运行成本低、并网性能良好、可利用率高等优越性能,深受客户的欢迎和认可。公司拥有国内外七大研发中心,两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为公司新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金风科技通过把握更前端的技术趋势和路线,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力求覆盖更广泛、多元的使用场景,可适用于低温、高温、高海拔、低风速、海上等多种地形气象条件,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订单始终维持高位,证实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表明公司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3、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公司高度重视风机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结合二十余年的风机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风机在全寿命周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降低风机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益于产品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金风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建立了较好的口碑,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积极开拓风电场服务及风电场开发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需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补充,并成功通过了市场的验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持续积累水务环保资产,培育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5、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秉承“以本土化推进国际化”的宗旨,不仅在美洲、澳洲、欧洲等重点目标市场取得多项突破,同时在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拓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公司国际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并在全球布局八大海外区域中心,全面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国际化。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发展总体趋势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20》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较强的弹性,有望实现强劲增长。预计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80%。可再生能源将取代煤炭成为主要发电方式。2030年,水能、风能、光伏、生物能、地热和海洋能将提供近40%的电力供应,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增加近1500太瓦时,相当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2019年发电量的总和。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全球可再生能源展望—能源转型2050》,可再生能源和相关技术广泛应用,在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占主导地位,光伏、风电的成本将在未来10年变得具有竞争力。到2050年光伏和风电将引领全球电力行业的转型,风电将成为主要的发电来源,提供总电力需求的三分之一以上。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2020全球海上风电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34GW以上,届时预计中国将超过英国,成为世界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而大兆瓦机组是海上风电机组发展的必然方向,2020年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规模为6.5MW,2025年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规模将达到10~12MW。
WoodMackenzie发布的《全球风电市场展望更新——2020年第二季度》预测,中长期而言,由于美国产品税政策延期、中国迎来平价时代、欧洲和新兴市场的竞拍仍将持续,未来十年内全球风电新增并网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4.1%的高位,全球风电累计并网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7.8%。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6.2%,主要支撑既来自于中国、美国等新兴海上风电市场,也来自英国、北欧、日本等成熟市场。
2、2021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为2021年制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目标。在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强调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5年累计);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已提上日程,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降低成本、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质增效,实现高比例、高质量发展,推动“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的战略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负责牵头建立所在区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协调运营和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深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长期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充分挖掘常规电源、储能、用户负荷等各方调节能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3、公司战略
金风科技坚持“为人类奉献碧水蓝天,给未来留下更多资源”的使命,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行业领跑者”。“十四五”期间,金风科技将坚定“质量、创新、协同、人才、增长”的战略追求,秉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发展理念,坚持“客户导向下战略驱动、效率驱动,组织活力、风险防范提升”的管理突破,强调各项业务数字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使金风成为全球受人尊重的高科技可持续发展企业。
4、公司经营计划和主要目标
2021年公司将继续本着“协同、智慧、规模”的发展理念,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围绕客户、聚焦价值、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强化核心竞争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1年风电行业已正式进入平价时代,公司将以“以客户为中心”原则,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满足客户期望的风机产品;坚持市场领先,抓住机遇获取资源,努力实现大基地、集中式、分散式、海上等不同场景的规模化发展态势,追求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同时内部业务、管理紧密协同,提升公司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5、资金需求
根据公司2021年度经营目标及计划,2021年度公司营运资金主要采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公司偿债能力较强,信誉良好、融资渠道稳定畅通,资金来源有充足保证。
6、可能面临的风险
(1)政策性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会对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产品的提质增效、抢占优势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3)经济环境及汇率波动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都给国内外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影响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的拓展;公司经营的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或将存在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汇率损失风险。
(4)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并逐步好转,复工复产速度较快,但海外疫情扩散形势依然严峻。本公司积极部署科学防控措施、采购防护物资、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报告期内实现了本集团员工零感染、生产经营运行平稳、财务结构及资产状况良好,项目建设推进有序的阶段性成果。如未来全球疫情不能有效控制,国内疫情长期反复不断,或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植根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作为发展重要引擎,积极拓展风电后服务市场及优势资源储备,推动存量资产的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能力,加快两海战略的实施推进,继续培育节能环保领域业务发展,持续企业多元化盈利能力的提升,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疫情,公司将做好防疫工作常态化的准备,在确保疫情防控及做好防疫安全措施的同时,根据相关情况变化适时调整经营方针,积极应对风险。
收起▲
一、概述
2020年以来,全球社会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的严峻挑战、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局势和科技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形式的地缘政治争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今年6月下调预期,对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降至-4.9%,同时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都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而中国将是唯一保持GDP增速为正的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总体上,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改善,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3,5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其中,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从电源侧看,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695万千瓦;电源工程投资和电网工程投资均同比增加,分别达1,738亿元和1,657亿元。
(一)主要政策回顾
2020年既是我国“十三五”计划的收官之年,是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陆上风电全面实现无补贴平价上网的关键时期。上半年,多部委针对能源转型、清洁能源工作部署,从宏观、微观层面均颁布了多项政策,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和支持。
1.宏观规划支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0年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从能源结构优化、税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强调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按年度监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指标等举措。
2020年4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的战略目标,同时坚持市场化,发挥可再生能源成本竞争优势,优先发展、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2.落实并网、保障消纳,促进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2020年3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需国家财政补贴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稳妥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电力送出消纳条件等七方面措施,推动风电行业持续降低成本、提质增效。
2020年4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对新疆、甘肃地区解除红色预警并调整至橙色,符合条件的存量项目可以继续推进,跨省跨区外送项目及平价项目不受限制。同时蒙东地区由橙色预警调整至绿色,可以按照剩余空间安排,优先平价、有序竞价。监测区域的重新划分有利于加快“三北”地区的风电发展。
2020年5月20日,国家电网发布《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消纳能力的公告》,考虑到前期电力负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低位运行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新能源消纳困难,国家电网将充分释放新能源消纳能力。按剔除一季度限发电量情形测算,国家电网经营区2020年将风电新增消纳能力2,945万千瓦。
2020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各省级行政区域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通知》,有10个省(区、市)的可再生能源最低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超过30%,9个省(区、市)最低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超过15%,且该权重将逐年提升。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各电网企业和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的职责任务也得以明确,以确保消纳责任权重落到实处。
3.项目确权,加快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问题的解决
2020年1月20日,国家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以收定支原则,新增补贴项目规模由新增补贴收入决定,做到新增项目不新欠;坚持开源节流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补贴收入、减少不合规补贴需求,缓解存量项目补贴压力;明确凡符合条件的存量项目均纳入补贴清单,及时确权;要求部门间相互配合,增强政策协同性,对不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实施分类管理。
2020年3月12日,国家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此前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文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七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目录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由电网企业对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后,直接纳入补贴清单。同时强调抓紧审核存量项目信息,分批纳入补贴清单。
2020年6月17日,财政部公布《2020年中央财政预算》,明确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预算数和支出预算数,分别同比增长1.8%和7.5%。
(二)行业发展回顾
1.全球风电产业受到疫情短暂冲击,但中长期保持增长趋势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风电市场造成短期冲击,但现场和施工的及时响应使市场需求快速复苏。全球最主要的风电市场受到的影响较小,项目竞拍和开工建设均顺利开展。海上风电由于建设周期长,也保持了较好的韧性。除墨西哥、印度个别地区外,全球的风电供应链厂商也已经逐步复工复产。
2.上半年国内风力发电市场平稳运行
2020年1-6月,全国风电发电量2,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23小时,同比减少10小时。利用小时较高的地区是云南、四川和广西。2020年1-6月,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632万千瓦,同比减少277万千瓦。新增并网装机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新疆、山东和宁夏五个省区,其中陆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526万千瓦。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2.17亿千瓦,占电源总装机比例为11.2%,其中陆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2.1亿千瓦。
3.风电设备公开招标量和市场投标均价有所回调
2020年1-6月,国内市场招标总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共计10.97GW,其中陆上风电招标6.095GW。
从区域划分上看,南方、北方招标市场各占半数。3MW及以上机型成为招标市场的主流。陆上大基地、平价、竞价、分散式项目接替存量带补贴项目逐渐成为招标市场主力项目。风电设备月度投标均价也逐步回落。
4.海上项目加快建设步伐
全球风能理事会认为,即使有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新增海上装机仍有望达到6.6GW。随着国内海上风电存量项目的并网时限临近,全国海上风电招标和建设的步伐加快。2020年1-6月,海上风电市场招标量为4.875GW,新增并网装机容量为106万千瓦。截至2020年6月底,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699万千瓦。产业链的成熟和规模化应用、风机大型化的普及和技术进步持续推动着海上风电项目降本增效,海上风电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性风险
风电产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政策的影响,相关政策的调整将会对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产品的提质增效、抢占优势资源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诉求也将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
(3)经济环境及汇率波动
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都给国内外宏观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或将影响公司国际化战略及国际业务的拓展;公司经营的海外业务主要以美元、澳元或当地货币结算,或将存在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汇率损失风险。
(4)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并逐步好转,复工复产速度较快,但海外疫情扩散形势依然严峻。如全球疫情不能有效控制,国内疫情长期反复不断,或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将植根制造主业,以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作为发展重要引擎,积极拓展风电后服务市场及优势资源储备,推动存量资产的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能力,加快两海战略的实施推进,继续培育节能环保领域业务发展,持续企业多元化盈利能力的提升,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疫情,公司将做好防疫工作常态化的准备,在确保疫情防控及做好防疫安全措施的同时,根据相关情况变化适时调整经营方针,积极应对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经过二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2S、3S/4S和6S/8S永磁直驱系列化机组,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金风科技在国内风电市场占有率连续九年排名第一,在2019年全球风电市场排名第三,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所生产的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维护与运行成本低、并网性能良好、可利用率高等优越性能,深受客户的欢迎和认可。公司拥有国内外七大研发中心,两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为公司新产品研制、技术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金风科技通过把握更前端的技术趋势和路线,不断开发和完善各产品平台,力求覆盖更广泛、多元的使用场景,可适用于低温、高温、高海拔、低风速、海上等多种地形气象条件,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订单始终维持高位,证实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表明公司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
3、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公司高度重视风机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结合二十余年的风机研发和制造经验,保障风机在全寿命周期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降低风机在生命周期内的度电成本。得益于产品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良好的售后服务及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金风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建立了较好的口碑,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公司也荣获中国质量管理领域最高奖项-全国质量奖,是风电行业首家获得该奖项的企业。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积极开拓风电场服务及风电场开发系统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需要,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补充,并成功通过了市场的验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快速积累水务环保资产,培育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5、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秉承“以本土化推进国际化”的宗旨,不仅在美洲、澳洲、欧洲等重点目标市场取得多项突破,同时在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拓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公司国际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并在全球布局八大海外区域中心,全面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国际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