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环境(000826)
公司经营评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2022-06-30
- 2021-12-31
- 2021-06-30
- 2020-12-31
- 2020-06-30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启迪环境深耕环保行业,坚持创新技术引领,下设启迪环境研究院,曾先后组建零碳技术中心、固废与再生资源技术支持及研究中心、浦华环境技术中心、智慧环卫技术中心和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在技术研发上通过模式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固废收集处置全产业链及水务生态综合治理全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现构建了数字环卫、水务生态、零碳能源、固废与再生资源、有机固废、启迪合加汽车等核心业务板块。业务服务涉及能源环保领域相关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市场开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实现了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一)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数字环卫:经营范围涵盖环卫项目运营、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公厕建设与运营、水域保洁、园林绿化养护、数字环卫、城市大管家、美丽乡村综合治理等环境一体化服务。致力于打造“数字环卫创新示范新模式”,充分发挥启迪数字环卫在新兴技术与传统环卫产业融合的优势,通过无人智能环卫装备、数字环卫云平台等,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无废化城市环卫解决方案。
水务生态:业务范围包括水务投资、智慧环保、水环境产品与装备、水环境科技、供应链业务等。公司为中国城镇和大中型企业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采取“技术+管理+资本”的发展战略模式,为不同行业水环境和生态修复项目提供包括综合治理前瞻性规划、咨询、投融资、工程建设、高效节能环保设备生产及产品集成、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整个项目全过程服务,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固废处置:覆盖生活垃圾处理、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等类型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以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业务,建设综合性垃圾能源站,实现多种垃圾协同处理、多种能源按需输出和系统能效总体优化,打造“清洁、环保、循环、智能”的标杆示范项目。有机固废处置在减量化、无害化处置的前提下,衍生出资源化的产品,例如:油、沼气、沼渣等,通过进一步综合利用,可对外提供电、热、肥等可直接利用的产品,真正实现循环经济。
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二)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1、数字环卫服务业务主要采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环卫主管部门等签订相应协议,提供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政基础设施保洁清扫等一揽子城市环卫服务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清扫等智慧环卫服务领域,并衍生出环卫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环卫城市公共设施消杀等综合性城市服务项目。
2、水务生态业务主要采取用BOT、PPP、EPC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签署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务许可经营;同时公司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领域具备并开展项目咨询评价资质业务。
3、固废处置业务(包括生活垃圾处理、有机固废处置及医废处置项目)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即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门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为特定区域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收取服务费,项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BOT、TOT、PPP、托管运营等。
4、公司全资子公司启迪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启迪合加新能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产品的能力,建立了国内较为领先的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设备生产线。
(三)经营概述
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4亿元,同比减少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9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亏损额增加37.2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4亿元,较上期发生额增加28.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33.6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5.17亿元,同比减少5.42%。公司在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经营概述如下:
数字环卫业务主要营业收入来源包括环卫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及清运、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公厕管理及园林绿化业务。2024年上半年,环卫板块将提升项目运营质量、加快回款、开源节流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推进,对项目的可持续性制定量化指标,对调价工作完成情况、清欠回款率、项目止损、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考核,推行合理的激励机制,切实实现项目收益。公司在执行的环卫一体化业务年化合同额24.97亿元,总合同额约295.65亿元。
水务板块在运营项目包括污水项目33个,设计规模225.73万吨/日;供水项目4个,设计规模59.7万吨/日;中水项目1个,设计规模为6万吨/日;管网运维项目1个。水务板块日常管理中以“安全生产、出水达标”为工作第一要务,持续推动项目挖潜,以技术为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持续加快科技创新,引领各项目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
固废处置业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置、有机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公司目前在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量为5500吨/天;有机固废处置量为3890吨/天;医疗废弃物处置量为60吨/天。2024年上半年,零碳板块各项目积极开拓多种垃圾协同处置,如污泥、餐厨、工业固废等,大力气拓展供气供热业务,板块所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入场垃圾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有机固废板块持续推动“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工作在各项目的落地和验收,使企业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助力。
启迪合加新能源主要从事路面清洁和垃圾收运两大类环卫专用车的生产,目前已开发出各类环卫专用车,包括新能源纯电动产品等,涵盖燃油、天燃气、纯电动三大类别,包括18个产品系列,种类齐全。其研发生产工作紧跟国家及行业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数字化、集成化产业合作,力争实现减污降碳的长远目标。
本报告期,公司围绕稳经营、推创新、促发展等几项主要内容开展各项工作,在保障项目平稳运营的同时积极推动“专精特新”申请和创新技术产业化运用,全面深化改革,使得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以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司项目。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公司发展深度契合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目标,在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方面,公司也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参与城乡规划、建设、治理各环节,以己之力助力中央绿色转型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坚持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启迪环境坚持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和愿景。2024年上半年,公司结合项目实践加快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各个业务板块均实现了技术应用的突破。启迪环境研究院目前已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7项,在执行课题4项,拥有发明专利200多项,实用新型400余个。启迪环境联合高校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城镇湿垃圾制备高值化学品成套技术与工程示范”、“城乡混合有机垃圾多源有机物源头快速稳定化技术及装备”示范工程均在2024年上半年成功通过验收,相关技术针对湿垃圾(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等)处理工艺资源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进行重点突破,进一步推动了固废处置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公司各项目也在运营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技术创新,基于固废处置项目丰富的机械检修运行技术经验和较强机械运行研发能力,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炼技术精华,坚持技术创新深挖共研。2024年上半年,公司标杆项目济南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成15项技改工作,对渗滤液系统、焚烧炉启炉工艺等环节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生产运营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发展坚持技术引领路线,结合项目实践加快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包括公司在内,合并范围内已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创新性中小企业1家。
2、聚焦主业,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
经过持续的业务瘦身,公司夯实了资产端,在持续聚焦主业的同时优化资产结构,发展重点优质项目,向内挖潜,基于公司目前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形成跨行业、区域产业联动优势,深挖市场。公司业务涵盖固废的前端回收分拣、中端运输及后端处置,在技术上实现了包括餐厨垃圾等在内的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例如公司投入研发及验收的有机固废制备新型生物碳源及高值化学品技术在提升餐厨垃圾资源化项目的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可用于污水、废水以及渗滤液生物脱氮,助力污水处理节能降耗;通过环保设备及专用车辆的自研自产进行了产业串联;公司亦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水务生态管理系统,依托公司所拥有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优势,助力各项目实现长远发展、提升运营水平,进而实现效益。
3、重视人才培养,完善梯队建设
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管理团队效能,建立了有效的内部选拔和竞聘机制。公司强调充分调动团队自主性与积极性,引导各业务团队敢于迎接困难,善于创造机遇,在选人用人方面大胆发现和培养年轻干部,实现个人与组织共同成长的良性发展;各项目加大人员培训体系建设,提高治理水平,打造稳健、可持续的人员素质提升模式,鼓励专业人员积极考取资质证书,提高生产作业水平。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公司内部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榜样学习活动,让全体员工通过学习基层环卫工人、项目操作人员的先进事迹,感受一线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企业凝聚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诉讼执行风险
近几年,由于应收账款清收难度增大、融资放缓等原因,公司目前整体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截至2024年6月,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债权债务诉讼、涉及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等事项为被告的累计未结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为21.83亿元。因涉诉案件已取得判决结果或达成和解的待履行金额合计约为41.07亿元,公司及下属公司因涉诉冻结资金1.60亿元。
应对措施:公司目前总体涉诉及判决待履行金额较大,公司正积极推动强化应收账款催收解决涉诉风险及后续判决履行压力,避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也将继续就相关涉诉执行信息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2、计提信用减值及投资损失的风险
由于公司部分细分业务因为其行业特性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形成对公司日常经营资金的占用。随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的不断增加,使得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坏账风险。
公司前期进行的部分股权投资近年来发生持续亏损,公司本期依旧确认了大额投资损失。
应对措施:公司将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防范资金风险,并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公司权益。
3、项目运营风险
目前公司部分项目运营进入中后期,面临设备老化、运维成本增加的问题,同时伴随着城镇生活场景的多样化、乡村垃圾、污水收集的增加,项目面临的运营环境复杂性剧增,对项目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和运营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部分项目受到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下发的处罚,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的后续运营产生了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部分项目正在逐步开展技术改造工作,以提升项目整体运营能力、防范运营风险,同时加强环境监管治理和规范运营相关要求的学习,实现项目安全运营。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 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美丽中国全面建成的总体工作目标,而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持续深入推进包括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并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等内容的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2023年5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无废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方案强调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服务美丽湖北建设。以武汉市、黄石市、宜昌市和襄阳市国家级“无废城市”示范建设为引领,推动重点城市、重点领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形成“示范引领、重点推进、共同缔造”的建设格局。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印发了《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1-2030年)》,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生态环保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具有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启迪环境定位于环保能源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遵循启迪控股“产业+技术+资本”三螺旋的发展模式,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通过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实现高效能转化。启迪环境下辖数字环卫、水务生态、固废处置、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等主营业务,坚持技术引领、全产业链综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凭借自身技术、产业以及已建成项目的区域规模等综合优势,践行技术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发展路径。公司业务涉及能源环保领域相关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市场开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实现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覆盖,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数字环卫:经营范围涵盖环卫项目运营、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公厕建设与运营、水域保洁、园林绿化养护、数字环卫、城市大管家、美丽乡村综合治理等环境一体化服务。致力于打造“数字环卫创新示范新模式”,充分发挥启迪数字环卫在新兴技术与传统环卫产业融合的优势,通过无人智能环卫装备、数字环卫云平台等,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无废化城市环卫解决方案。
水务生态:业务范围包括水务投资、智慧环保、水环境产品与装备、水环境科技、供应链业务等。公司为中国城镇和大中型企业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采取“技术+管理+资本”的发展战略模式,为不同行业水环境和生态修复项目提供包括综合治理前瞻性规划、咨询、投融资、工程建设、高效节能环保设备生产及产品集成、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整个项目全过程服务,为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固废处置:覆盖生活垃圾处理、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等类型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以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业务,建设综合性垃圾能源站,实现多种垃圾协同处理、多种能源按需输出和系统能效总体优化,打造“清洁、环保、循环、智能”的标杆示范项目。有机固废处置在减量化、无害化处置的前提下,衍生出资源化的产品,例如:油、沼气、沼渣等,通过进一步综合利用,可对外提供电、热、肥等可直接利用的产品,真正实现循环经济。
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二)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1、数字环卫服务业务主要采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环卫主管部门等签订相应协议,提供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政基础设施保洁清扫等一揽子城市环卫服务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清扫等智慧环卫服务领域,并衍生出环卫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环卫城市公共设施消杀等综合性城市服务项目。
2、水务生态业务主要采取用BOT、PPP、EPC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签署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务许可经营;同时公司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领域具备并开展项目咨询评价资质业务。
3、固废处置业务(包括生活垃圾处理、有机固废处置及医废处置项目)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即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门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为特定区域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收取服务费,项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BOT、TOT、PPP、托管运营等。
4、公司全资子公司启迪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启迪合加新能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产品的能力,建立了国内较为领先的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设备生产线。
(三)经营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02亿元,同比下降23.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2亿元,同比下降63.1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7亿元,较上期发生额减少25.3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38.05亿元,同比降低10.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8.34亿元,同比下降22.41%。公司在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经营概述如下:
数字环卫业务主要营业收入来源包括环卫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及清运、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公厕管理及园林绿化业务。为实现上下贯通狠抓项目管理、捋清项目难点和堵点、推动清欠工作进行攻坚突破,环卫板块推动管理层项目帮扶制度,帮助项目一对一甄别困难、解决问题,环卫业务2023年清欠回款金额较2022年提高11.96%。截至目前,公司在执行的环卫一体化业务年化合同额27.22亿元,总合同额约317.12亿元。
水务板块在运营项目包括污水项目33个,设计规模245.73万吨/日;供水项目4个,设计规模59.7万吨/日;中水项目2个,设计规模为11.5万吨/日;管网运维项目1个。通过加大管理力度、实施专项整改、深入开展攻坚活动、落实降本增效等举措,项目运营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
固废处置业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置、有机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公司目前在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量为5500吨/天;有机固废处置量为3890吨/天;医疗废弃物处置量为60吨/天。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目聚焦主业,持续通过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同时支持项目公司结合自身特点拓展周边用户提升垃圾进场量、及时推动甲方启动调价机制、协同处置工业危废及渗滤液处理、以及积极争取税费补贴等方式来实现项目公司创新增收,化解经营困境。
启迪合加新能源的研发生产工作将紧跟国家及行业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数字化、集成化产业合作,力争实现减污降碳的长远目标。工厂主要从事路面清洁和垃圾收运两大类环卫专用车的生产,目前已开发出各类环卫专用车,包括新能源纯电动产品等,涵盖燃油、天燃气、纯电动三大类别,包括18个产品系列,种类齐全。
本报告期,公司围绕稳经营、推创新、促发展等几项主要内容开展各项工作,延续启迪“产业+技术+资本”三螺旋发展模式的创新基因,积极推动“专精特新”申请和创新技术产业化运用,以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公司项目的整体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从现有业务出发内部挖潜,鼓励创新型技术在项目当中的实际运用。
启迪环境研究院承载着启迪环境创新技术挖掘机、成果转化加速器、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四大职能。2023年度,研究院持续推动高校合作和自主创新,公司自主研发的飞灰高温熔融玻璃化、餐厨垃圾“淘洗+高压挤压预处理”、昆虫蛋白开发与应用、沼气重整制甲醇及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有机碳源制备复合碳源等高值化学品等技术专利,均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其中部分已完成验收。环境研究院目前自有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科学委员会成员包括多名知名学者及工程院院士。
此外,公司各业务板块也基于项目运营实践开展了各项技术创新运用。目前,包括公司在内,合并范围内已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创新性中小企业1家。截至2023年末,启迪合加已公告产品70款,自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公司济南医废项目所申请的“杀菌破碎一体化装置”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先破碎再灭菌,可实现医疗废弃物全过程自动操作,有效减少了操作环节,提高了处理效率。
公司业务涵盖固废的前端回收分拣、中端运输及后端处置,同时在技术上实现了包括餐厨垃圾等在内的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环保设备及专用车辆的自研自产进行了产业串联;同时公司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水务生态管理系统,依托公司所拥有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优势,助力各项目实现长远发展、提升运营水平,进而实现效益。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在行业发展趋势
1、大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环保结合乡村振兴工作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目标是到 2025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近日,上海市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自2024年6月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关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意味着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按下了快进键。2023年,全国1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印发了“无废城市”实施方案,各地安排工程项目3200余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超1万亿元。15个省份全域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202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而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分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和源头治理;稳步推进厕所改造等都是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
2、用能转型加快,数字化改革促装备设施更新迭代
2023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包括环卫车辆在内的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工作。2023年11月,确定北京、深圳、重庆等15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环卫新能源车占比有望进一步得到提升。环保设备的更新迭代和新能源车辆的日益普及是实现源头治理、达成双碳目标的必要前提。
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需要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相结合。公司自主建立的智慧环卫云平台将环卫作业过程中涉及的人、车、物、事有机连接,实现智能化数据采集,并将各类数据汇集于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实现环卫作业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以及管理决策的高效化、科学化、数据化,推动城市环境管理。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公司持续深化内治改革练好内功,扎实项目基础、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全面推动债务化解工作、保持公司平稳运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启迪环境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和愿景,结合数字环卫业务、水务生态、固废处置、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业务平台,推进协同化发展进程。公司2024年度的经营战略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布署:
1、聚焦主业,提质增效
公司将企稳回升作为经营目标,充分发挥公司的跨行业、区域产业联动优势,深挖市场,从现有项目运营管理经验出发,聚焦重点优质项目,力图实现业务发展的突破性进展,部分项目通过管理提升、拓展业务线等方式实现了效益的提升。同时,借助启迪在区域、技术、市场、专业人员上的丰富储备,整合调动各类资源,对接、引入新的优质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以环保能源为主,融合、协同、共享的科技创新生态网络平台,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2、科技创新,技术引领
公司已经与各大院校及机构达成了广泛的技术和项目应用合作,在智慧城市建设、水环境治理、有机固废处置、环保设备生产等领域均有示范项目落地。伴随着现有项目的技术改造升级和新市场开拓,公司将加速储备技术的落地实施,使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和效益,实现环境、经济、人文等多方面的共同进步。
3、债务维稳
公司持续与各主要债权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公司的发展也离不开债权人的大力支持。2023年度,依托债委会机制,公司与相关债权人积极沟通,协调解决了多家机构的续贷与展期业务,公司总体上保持了融资规模稳定。公司后续也将继续通过加强项目运营回款、历史欠款清收、资产优化等方式改善公司流动性,实现金融维稳。
(三)面对未来的风险
1、诉讼执行风险
近年来公司持续面临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及供应商款项支付压力,伴随而来的是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各类诉讼纠纷呈现高发态势。截至报告期末,以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为被告的累计未结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约为36.66亿元,已取得判决结果或达成和解的待履行金额约为15.08亿元。
应对措施:公司将就相关涉诉执行信息及时履行披露义务,加快相关诉讼谈判工作并持续关注公司资产及资金安全,避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2、应收账款回收及计提减值的风险
公司前期向相关关联方出售了部分资产,截至报告期末,相关往来款项尚未完全结算完成。公司关联方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前期就占有公司下属项目公司资产一事与公司签署了《债务确认及还款协议》,截至报告期末,相关款项未能如期支付,公司已就本项债务计提全额减值。
此外,由于公司部分细分业务因为其行业特性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形成对公司日常经营资金的占用。随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的不断增加,使得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坏账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防范资金风险,并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公司权益。
3、项目运营风险
随着国家对环保监管的趋严以及对监测标准的不断提高,公司项目安全运营压力持续上升,同时伴随着城镇生活场景的多样化、乡村垃圾、污水收集的增加,项目面临的运营环境复杂性剧增,对项目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和运营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部分项目因运营环境复杂加之项目管理欠缺,受到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下发的处罚,对公司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加快项目运营管理专业梯队培养,摸排项目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积极推动项目技术升级和提标改造,同时努力学习环境监管治理的制度规范要求,实现项目安全运营。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启迪环境主营业务覆盖固废收集处置产业链及水务生态综合治理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启迪环境以管理为驱动,以技术为引领,以产业链集成为发展内核,构建了数字环卫平台、水务生态平台、零碳能源平台、固废及再生资源平台、有机固废平台、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制造等核心业务板块,业务链条涉及能源环保领域相关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市场开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实现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一)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数字环卫:经营范围涵盖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大管家、美丽乡村综合治理、智慧公厕建设与运营、园林绿化养护等。公司数字环卫业务依托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应用体系,结合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将车路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智慧技术与环卫运营、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服务完美融合,成为集环卫产业与数字经济为一体的创新型城乡环境综合服务商。
水务生态: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的水环境全生态链产业,致力于成为一家中国创新型水环境与生态服务商。为不同行业水环境和生态修复项目提供包括综合治理前瞻性规划、咨询、投融资、工程建设、高效节能环保设备生产及产品集成、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整个项目全过程服务。
固废处置:覆盖生活垃圾处理、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等类型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按用户需求量身定制,提供多资源融合、多技术集成和多能源输出的智慧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目前已开发出各类环卫专用车220余款,主要有路面清洁、垃圾收运、市政养护等三大类环卫专用车产品,涵盖纯电动、燃油、天然气等三大类别。
(二)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1、数字环卫服务业务主要采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环卫主管部门等签订相应协议,提供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政基础设施保洁清扫等一揽子城市环卫服务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清扫等智慧环卫服务领域,并衍生出环卫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环卫城市公共设施消杀等综合性城市服务项目。
2、水生态治理业务主要采取用BOT、PPP、EPC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签署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务许可经营;同时公司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领域具备并开展项目咨询评价资质业务。
3、固废处置业务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即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门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为特定区域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收取服务费,项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BOT、TOT、PPP、托管运营等。
4、公司全资子公司启迪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启迪合加新能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产品的能力,建立了国内较为领先的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设备生产线。
(三)经营概述
2023年上半年,公司立足项目管理,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转化和科技孵化方面的优势,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推动公司经营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在保障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同时,公司大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开展落实。在项目管理上提质挖潜,加快推进应收账款催收工作,深化内治整改工作,围绕稳增长、提质量、促改革、防风险机制开展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3亿元,同比下降28.93%,主要系出售北京新易资产包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2.79%;截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0亿元,较上期发生额减少59.1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52.99亿元,同比降低4.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1.72亿元,同比下降3.28%。公司在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经营概述如下:
报告期内,环卫板块根据项目所在地经营情况推动增补合同签署及运营费用调价,推动各项目降本增效,压降管理费用。公司环卫板块所属在运营项目的年合同额约为30亿元/年。2023年上半年环卫业务签署合同额约为3.52亿元/年,公司自主开发的垃圾分类智慧云平台技术,针对我国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监管弱的问题,围绕垃圾分类与清洁收集全过程,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建立了智能化数据挖掘和分析评估模型,并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司在运营的垃圾分类项目当中。
公司水务板块所建设、运营、管理的污水处理、供水、中水项目在报告期内继续实现稳定运营。公司打造了多个标杆项目,临江溪项目在设计和运营中充分考虑项目地处宜昌中华鲟保护区的特殊排放标准,实现出水达标,助力长江大保护;荆门夏家湾项目将处理达标的中水用于城市绿化灌溉、道路冲洗、工业企业循环水等较为广泛的场景,不仅减轻了水体自净负担,更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瑞安污水处理项目作为当地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自成立以来多次被评为污染物减排先进单位。
固废处置业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置、有机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公司目前在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量为5500吨/天;有机固废处置量为3090吨/天;医疗废弃物处置量为60吨/天。2023年5月,公司自主研发的有机垃圾高压挤压预处理后制备新型生物质碳源技术,可以将混合有机垃圾高效除杂制浆,除杂后的浆液通过生物定向发酵技术,将有机成分转变成多种混合有机酸,用作新型生物质碳源,可以用来作为污水处理中的补充碳源,“以废治废”,真正实现固废处置的资源化利用。
启迪合加新能源积极探索和推进环卫装备的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拥有核心专利240余项。目前已开发出各类环卫专用车220余款,其中新能源纯电动产品40余款,主要有路面清洁和垃圾收运两大类环卫专用车产品,涵盖燃油、天然气、纯电动三大类别,包括18个产品系列。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发展路线,充分实践技术赋能、协同奋进的发展方向,结合项目区域特性,以技术带动产业发展。
启迪环境研究院承载着启迪环境创新技术挖掘机、成果转化加速器、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四大职能。研究院重点实施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2项,地方课题3项,自立课题2项,技术管理体系建设1套,以及多项技术推广与技术服务。
同时,公司继续坚持技术创新、推进技术成果转化。2023年4月,公司控股子公司浦华环保携带多项技术工艺亮相“第二十四届中国环博会”,从工艺、设备、技术、以及应用案例等多方面全方位展示了公司包括“ERCT生态反应链”、“FBC深度脱氮除磷”等工艺;“初期雨水净化装置——都净雨”、“高精度水力旋流除砂装置——旋砂特”、“纤维转盘过滤装置”、“反硝化滤池”、“砂介质高速澄清池”等相关工艺及产品设备,相关技术已在公司所属的水务项目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推广,助力污水处理厂实现提质降耗。
公司研发工作与项目需求紧密联系,为解决城乡混和有机垃圾快速稳定化技术匮乏的问题,提升混合有机垃圾的处理效率,报告期内,公司研究院骨干人员开展了“城乡混合有机垃圾多源有机物源头快速稳定化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工作,结合项目运营场景,预计可有效提升处理效率、降低能耗。
智慧云平台的搭建和无人环卫是公司环卫业务的主要发展方向,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了智慧环卫云平台,实现人车物事的全面感知物联,作业全程可视可控;实现信息化管理,为项目管理提供运营数据分析支持,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政处罚结果出具
公司于2023年4月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鄂处罚字[2023]3号),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本次收到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5.1条、第9.5.2条、第9.5.3条的情形,公司不涉及申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本次行政处罚最终结果以《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准。本次处罚结果对公司的具体影响尚具有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已就所涉项目的历史在建工程计量偏差问题进行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以及追溯调整,调整后的报表客观公允地反映了公司前期及现在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公司将持续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健全内控制度,实现规范运作。
2、诉讼执行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以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为被告的累计未结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约为32.15亿元,已取得判决结果或达成和解的待履行金额约为22.02亿元。公司目前整体涉诉金额较大。
应对措施:公司将就相关涉诉执行信息及时履行披露义务,并持续关注公司资产及资金安全,避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3、应收账款回收及形成资金占用的风险
由于公司部分细分业务因为其行业特性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形成对公司日常经营资金的占用。随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的不断增加,使得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较大坏账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防范资金风险,并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公司权益。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3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继续遵循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和区域联防联控的治理思路,推进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大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力度,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报告也提出了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在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左右增长的同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的相关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要加快完善环境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了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尤其是城镇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设施短板,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加快医废危废处置能力建设等核心内容。公司所属的水务业务板块积极推动存量项目提标改造工程的开展,同时利用生态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优化水处理能耗及降低污泥产率,将污水处理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
2023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要求。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及时清运处置。推进厕所粪污、易腐烂垃圾、有机废弃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公司在发展环卫一体化业务的过程中,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提高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公司所属零碳能源板块配合地方环保主管部门扩大垃圾清收范围,做到应收尽收,定期确认乡镇垃圾收集转运情况,在提高垃圾进场量的同时助力农村地区环境改善。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启迪环境定位于环保能源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遵循启迪控股“产业+技术+资本”三螺旋的发展模式,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通过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实现高效能转化。启迪环境下辖数字环卫、水务生态、固废处置、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等主营业务,坚持技术引领、全产业链综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凭借自身技术、产业以及已建成项目的区域规模等综合优势,践行技术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发展路径。公司业务涉及能源环保领域相关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市场开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实现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覆盖,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数字环卫:打造创新型城乡环境综合服务商,业务涵盖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大管家、美丽乡村综合治理、智慧公厕建设与运营、园林绿化养护等。依托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应用体系,结合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将车路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智慧技术与环卫运营、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服务完美融合。
水务生态: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为核心,自有专利成套环保设备供应为驱动,业务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环境咨询评价、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环境服务,及自有专利环保成套设备供应工程服务、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服务。
固废处置:覆盖生活垃圾处理、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等类型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按用户需求量身定制,提供多资源融合、多技术集成和多能源输出的智慧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二)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1、数字环卫服务业务主要采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环卫主管部门等签订相应协议,提供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政基础设施保洁清扫等一揽子城市环卫服务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清扫等智慧环卫服务领域,并衍生出环卫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环卫城市公共设施消杀等综合性城市服务项目。
2、水生态治理业务主要采取用BOT、PPP、EPC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签署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务许可经营;同时公司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领域具备并开展项目咨询评价资质业务。
3、固废处置业务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即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门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为特定区域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收取服务费,项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BOT、TOT、PPP、托管运营等。
4、公司全资子公司启迪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启迪合加新能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产品的能力,建立了国内较为领先的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设备生产线。
(三)经营概述
(1)为保障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确保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安全,公司核心领导班子围绕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量、促改革、防风险机制重点开展工作;通过内外双向发力,坚持效益效率为导向,开源节流、内部挖潜、管理降本,尽全力做到保障稳健经营的同时提高经营质量、提高效益,促进公司发展“质”“效”双提升。公司着力提升各细分业务领域的管理效能,深耕现有业务,基本实现了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下降16.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4亿元,同比增长78.7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55亿元,较上期发生额增加68.9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66.29亿元,同比降低18.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5.18亿元,同比下降12.50%。公司在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经营概述如下:
数字环卫业务运营持续稳定,主要营业收入来源包括环卫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及清运、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公厕及园林绿化业务。板块业务按目前主要划分为12个大区进行管理,报告期内各大区充分强调项目运营及回款工作的重要性。2022年度在执行年化合同额30.48亿元,总合同额约380亿元。2022年1-12月份签约年合同额总计7.21亿元/年,总合同额16.69亿元。环卫板块下辖分子公司超过200个,总服务面积超过7亿平方米。板块着重强调团队建设、管理优化、提升项目运营效率,落实经营回款等工作的重要性,推动市场拓展目标的同时做好存量项目的管理、结算工作。
水务板块管辖的运营项目公司共计39个,其中污水项目34个(处理能力246万吨/日),供水项目5个(供水能力61.7万吨/日),公司水务板块运营项目规模总计319.73万吨/日,其中污水246.53万吨/日、中水11.5万吨/日、自来水 61.7万吨/日。在干旱、雨污分流、进水水质波动剧烈等多种复杂场景下,板块下辖子公司基本完成全年安全生产。公司相关自主研发技术在报告期内得以进一步推广运用,纤维转盘滤池目前已拥有11个系列70余个型号,成功应用在北京、天津、江苏等20余个省市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工业企业中,实现了超过3,100万吨/日规模污水排放或回用水质的提升。
固废处置业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置、有机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公司目前在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量为5500吨/天;有机固废处置量为3090吨/天;医疗废弃物处置量为60吨/天。实体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公司所属固废处置项目立足当地实际,以主动服务意识投身区域经济发展,与各级部门建立了良好、稳定、积极有效的沟通机制,将项目运营与地方发展有机结合,在项目运营之外为当地政府提供垃圾收运、资源化处理、公共卫生维护的合理化建议。公司下属子公司浙江启迪生态作为管理和运营有机固废处置项目的业务平台,在报告期内将项目技改论证和固废处置产物的资源化利用作为重点工作推进,提升存量项目运营效益。
2022年6月,公司通过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的方式出售了部分从事电子废弃物拆解、汽车拆解、医疗废弃物处置及产业园运营的子公司。通过处置部分资产,公司盘活了资产、提升整体资产质量、优化了现金流状况。
启迪合加新能源的研发生产工作将紧跟国家及行业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减污降碳的长远目标。目前已开发出各类环卫专用车220余款,其中新能源纯电动产品40余款。现已开发出L4级纯电动无人驾驶环卫车辆。
(2)公司于2021年1月22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与本次交易相关的议案。公司于2021年7月22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后的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关于〈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及其摘要的议案》等与本次交易相关的议案。同日,公司与交易对方签订了《原换股吸收合并协议之终止协议》,终止了前次吸收合并协议,并重新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与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之换股吸收合并协议》。公司于2022年1月21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二次修订稿)〉及其摘要的议案》等与本次交易相关的议案,并披露了相关公告。
鉴于公司与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换股吸收合并暨重大重组方案论证历时较长,相关市场环境较该交易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经审慎研究分析,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与城发环境协商,2022年7月,双方决定终止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进行公告。
本报告期,公司较上一年度实现了经营减亏,但整体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压力。公司需持续提升市场开发能力、提高资产运营管理能力、推动技术研发向生产力的转化。启迪环境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要以终为始、价值赋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依托集群化的科技创新网络和科技创新能力,整合调动各种资源,建设聚焦、融合、协同、共享的科技创新生态网络平台,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从现有业务出发,充分挖掘内部潜能,夯实基础、加大创新,激活企业自身的驱动力,以成本控制、技术研发、产业协同为抓手,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启迪环境研究院承载着启迪环境创新技术挖掘机、成果转化加速器、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四大职能。2022年,研究院重点实施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2项,地方课题3项,自立课题2项,技术管理体系建设1套,以及多项技术推广与技术服务。在专项申请方面,研究院累计授权专利124项,2022年申请专利27项。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技术成果产业转化进程。浦华水务集团始终坚持技术引领路线,自主研发的“脱氮除磷新工艺”(FBC技术)是世界范围内首例能够在温带气候条件下实现每日25万吨大型污水处理的主流厌氧氨氧化技术。所属浦华环保有限公司和浦华控股有限公司双入选北京市2022年第四季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浦华环保有限公司荣获“2022年度水业市政环境领域领先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年度标杆”奖项。公司自有的高压挤压机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实现垃圾干湿分离,干垃圾含水率可低至40%,有机质得率高于97%,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结合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商业模式,公司所属环卫板块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自主研发了智慧环卫云平台,通过智慧化管理方式,实现人车物事的全面感知物联,全程可视可控;可推动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在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数字化进程加快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指出,要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公司自主建立的智慧环卫云平台将环卫作业过程中涉及的人、车、物、事有机连接,实现智能化数据采集,并将各类数据汇集于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实现环卫作业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以及管理决策的高效化、科学化、数据化,推动城市环境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管理、分析;借助地理信息平台,结合动态数据实现业务网格化管理;打通云计算平台,结合业务场景,通过实时动态运算,满足全场景业务需求;拓展AI人工智能平台,通过视觉识别与人工智能算法,已实现了多种智能应用场景。
2、环保项目查漏补缺势在必行
202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的相关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将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将符合条件的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优先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公司积极参与项目所在地整体发展规划,通过项目协同处理,公司济南项目顺利克服了医废垃圾进场量激增的难题;项目公司协助当地政府优化垃圾收运路线规划,在扩大项目垃圾进场量的同时帮助部分区域解决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公司着力建设与产废情况总体相匹配的科学设施布局,规范处置利用,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健全全过程环境防控体系,持续加强污染物治理。
3、环保装备全面升级
2023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包括环卫车辆在内的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工作。近年来随着环卫服务的完善升级,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宽,实现从环卫保洁、垃圾分类、园林绿化、地下管网、市政道路维护、交通设施管理、公园管理、水体维护、政府物业服务到城市停车等公共空间整体市场化管理服务,而这也对环卫设备适配不同情境与需求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公司下属的合加新能源公司坚持以核心技术为导向,目前已开发出各类环卫专用车160余款,其中新能源纯电动产品30余款,涵盖燃油、天燃气、纯电动三大类别,包括18个产品系列,功能覆盖清扫车、清运车、清洗车等,是目前国内环卫专用车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公司持续深化内治改革练好内功,扎实项目基础、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全面推动债务化解工作、保持公司平稳运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启迪环境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和愿景,结合数字环卫
业务、水务生态、固废处置、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业务平台,推进协同化发展进程。公司2023年度的经营战略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布署:
1、聚焦主业,提质增效
2022年度,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出售了部分对公司现金流影响较大的项目,汇聚有限的资源发展核心业务。2023年,公司将企稳回升作为经营目标,充分发挥公司的跨区域产业联动优势,深挖市场,从现有项目运营管理经验出发,聚焦重点优质项目,力图实现业务发展的突破性进展,实现能源环保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借助启迪在区域、技术、市场、专业人员上的丰富储备,整合调动各类资源,对接、引入新的优质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以环保能源为主,融合、协同、共享的科技创新生态网络平台,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2、科技创新,技术引领
公司已经与各大院校及机构达成了广泛的技术和项目应用合作,在智慧城市建设、水环境治理、有机固废处置、环保设备生产等领域均有示范项目落地。伴随着现有项目的技术改造升级和新市场开拓,公司将加速储备技术的落地实施,使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和效益,实现环境、经济、人文等多方面的共同进步。
3、债务维稳,健康发展
公司持续与各主要债权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公司的发展也离不开债权人的大力支持。2022年度,公司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得到各金融机构理解,成立了金融债权人委员会,建立了长效的沟通机制并确立了后续的工作目标。2023年度,公司继续将债务维稳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与债权人就存量债务达成合理化方案,并配套新项目实施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整体健康运转。
(三)面对未来的风险
1、行政处罚结果出具
公司于2023年4月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鄂处罚字[2023]3号),截至公司2022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本次收到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5.1条、第9.5.2条、第9.5.3条的情形,公司不涉及申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本次行政处罚最终结果以《行政处罚决定书》为准。本次处罚结果对公司的具体影响尚具有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已就所涉项目的历史在建工程计量偏差问题进行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以及追溯调整,调整后的报表客观公允地反映了公司前期及现在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公司将持续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健全内控制度,实现规范运作。
2、诉讼执行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以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为被告的累计未结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合计约为16.33亿元,已取得判决结果或达成和解的待履行金额约为18.76亿元。公司目前整体涉诉金额较大。
应对措施:公司将就相关涉诉执行信息及时履行披露义务,并持续关注公司资产及资金安全,避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3、应收账款回收及形成资金占用的风险
公司前期向相关关联方出售了部分资产,截至报告期末,相关往来款项尚未完全结算完成。公司关联方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前期就占有公司下属项目公司资产一事与公司签署了《债务确认及还款协议》,截至报告期末,相关款项未能如期支付,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收到湖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3]13号)。
此外,由于公司部分细分业务因为其行业特性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形成对公司日常经营资金的占用。随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的不断增加,使得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坏账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防范资金风险,并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公司权益。
4、项目运营风险
随着国家对环保监管的趋严以及对监测标准的不断提高,公司项目安全运营压力持续上升,同时伴随着城镇生活场景的多样化、乡村垃圾、污水收集的增加,项目面临的运营环境复杂性剧增,对项目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和运营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加快项目运营管理专业梯队培养,积极推动项目技术升级和提标改造,同时努力学习环境监管治理的制度规范要求,实现项目安全运营。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启迪环境定位于环境综合治理科技企业,以“零碳无废城市建设者”为使命,遵循启迪控股“产业+技术+资本”三螺旋的发展模式,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通过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实现高效能转化,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打通能源与环保的边界,让更多科技走向市场,为生态环境服务。启迪环境下辖数字环卫、水务生态、固废处置、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四大业务平台,坚持技术引领、全产业链综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凭借自身技术、产业以及已建成项目的区域规模等综合优势,践行技术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发展路径。公司业务涉及能源环保领域相关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市场开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实现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一)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数字环卫:依托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应用体系,结合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结合车路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智慧技术与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等项目建设数字化的环卫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提供集环卫产业与数字经济为一体的创新型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
水生态治理: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为核心,自有专利成套环保设备供应为驱动,业务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环境咨询评价、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环境服务,及自有专利环保成套设备供应工程服务、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服务。
固废处置:覆盖生活垃圾处理、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等类型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按用户需求量身定制,提供多资源融合、多技术集成和多能源输出的智慧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二)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1、数字环卫服务业务主要采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环卫主管部门等签订相应协议,提供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政基础设施保洁清扫等一揽子城市环卫服务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清扫等智慧环卫服务领域,并衍生出环卫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环卫城市公共设施消杀等综合性城市服务项目。
2、水生态治理业务主要采取用BOT、PPP、EPC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签署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务许可经营;同时公司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领域具备并开展项目咨询评价资质业务。
3、固废处置业务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即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门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为特定区域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收取服务费,项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BOT、TOT、PPP、托管运营等。
4、公司全资子公司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合加新能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产品的能力,建立了国内较为领先的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设备生产线。
报告期内,公司以“防控风险提质增效”为核心,强管理、稳债务、挖潜能、促发展,扎实开展“减亏控亏扭亏”工作,进一步降低整体资产负债率,提升各板块经营效率。
(三)经营概述
(1)为保障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确保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安全,公司核心领导班子围绕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量、促改革、防风险机制重点开展工作;通过内外双向发力,坚持效益效率为导向,开源节流、内部挖潜、管理降本,向创新要效益,向经营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尽全力做到保障稳健经营的同时提高经营质量、提高效益,促进公司发展“质”“效”双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在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经营概述如下:
数字环卫业务运营持续稳定,主要营业收入来源包括环卫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及清运、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公厕及园林绿化业务。板块业务按目前主要划分为12个大区进行管理,强调项目运营及回款工作。报告期内,数字环卫板块在执行年化环卫合同额约为35亿元,报告期内新签、续签年化合同额约3.96亿元。公司继续推动垃圾分类业务,形成多个示范项目。板块注重提升运营效率,落实经营回款,细化分解区域市场拓展目标的同时做好存量项目的管理、结算工作。
公司水务板块运营项目规模总计318.93万吨/日,其中污水245.73万吨/日、自来水61.7万吨/日。公司相关自主研发技术在报告期内得以进一步推广运用,纤维转盘滤池目前已拥有11个系列70余个型号,成功应用在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25余个省市的600余个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工业企业中,实现了超过3,100万吨/日规模污水排放或回用水质的提升。浦华环保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东坝新概念污水处理厂、雄安污水处理厂两座高标准水厂的建设工作,深度参与雄安容东污水处理厂的国家十三五重大水专项的课题研究工作。
固废处置业务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置、有机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公司目前在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量为5800吨/天;有机固废处置量为2780吨/天;医疗废弃物处置量为60吨/天。公司下属子公司浙江启迪生态作为管理和运营有机固废处置项目的业务平台,在报告期内将项目技改论证和固废处置产物的资源化利用作为重点工作推进,提升存量项目运营效益。
2022年6月,公司通过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的方式出售了部分从事电子废弃物拆解、汽车拆解、医疗废弃物处置及产业园运营的子公司。通过处置部分资产,公司盘活了资产、提升整体资产质量、优化了现金流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发展战略调整,狠抓业务瘦身行动,通过处置部分资金投入压力大、现金流贡献较弱的项目,公司夯实了资产端,在持续聚焦主业的同时优化资产结构。同时强调维护公司基础资产的安全稳定,提升运营效率,落实经营回款,着力提升公司“造血”能力。
(2)公司于2021年1月22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与本次交易相关的议案。公司于2021年7月22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后的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关于〈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修订稿)〉及其摘要的议案》等与本次交易相关的议案。同日,公司与交易对方签订了《原换股吸收合并协议之终止协议》,终止了前次吸收合并协议,并重新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与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之换股吸收合并协议》。公司于2022年1月21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二次修订稿)〉及其摘要的议案》等与本次交易相关的议案,并披露了相关公告。
鉴于公司与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换股吸收合并暨重大重组方案论证历时较长,相关市场环境较该交易筹划之初发生较大变化。经审慎研究分析,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与城发环境协商,2022年7月,双方决定终止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进行公告。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开发与转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将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持续运营能力放在首位,通过技术赋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示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技术赋能助力业务发展
启迪环境作为环保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多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司技术研发方向始终秉承围绕公司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围绕自主研发和外部合作的立体三螺旋模式,大力开展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创新,以技改增效益,实现提质增效,开拓新增长极。例如报告期内公司着重研发的“餐厨/厨余垃圾等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以粗油脂提取、高值化学品定向发酵、超高温好氧发酵、昆虫蛋白转化、绿氢为方向,提升有机固废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以产学研多方结合提升企业活力,逐步落实有机固废已储备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有机固废高值化利用工厂和低碳污水厂,为公司产业升级具有突出的创新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发挥区域、项目协同效益
通过充分利用公司覆盖固废处理前段收运及后端处置的优势,积极探索区域化辐射周边的项目联动性,挖掘多元化处理能力,在为当地政府提供全方位环保服务的同时,提高项目的协同能力、管理和运营效率;进一步合理调配优质资源,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价值。例如:新一代挤压机技术不仅与环卫紧密合作,提出垃圾分类与中转站新模式,与有机板块紧密结合提高沼气、粗油的产出比,实现相同技术在不同板块的共享。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流动性风险
公司近年来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校企改革、环保行业周期叠加疫情等影响,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困难。
应对措施:在相关监管机构的支持下,公司与相关金融机构就前期所涉诉讼情况和后续债务处置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的债务风险缓解、资产梳理、项目运营维稳等各项谈判工作均获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司将继续与相关金融机构开展积极交流,进一步落实相关方案的落地。
2、诉讼风险化解
基于前期流动性压力和经营事项的进展情况,公司目前在诉案件较多,存在涉诉金额较大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与相关债权人、供应商积极谈判,就相关案件达成了和解或执行方案,公司后续将依约履行相关义务;关于存在较大分歧的案件,公司也将通过庭上辩论、反诉、申请鉴定等合理合法的措施尽力争取我方权益,控制公司经营风险。
3、应收账款总额较大的风险
公司部分细分业务因为起行业特性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形成对公司日常经营资金的占用。随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不断增加,使得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增加坏账风险。
应对措施:以“清退清欠、减损止损、盘活资产、回笼资金”为工作重心,开展应收账款的清欠工作。公司采取成立清欠专班、组织清欠队伍、加强催收力度,进行应收账款催收。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2022年2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的总体目标,并细化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目标,包括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新增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等。伴随着进一步提升提升建设运营市场化水平、着力构建一体化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需求扩大,成长性、确定性较强的运营类环保资产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公司作为覆盖较全面的环保项目投资运营类综合企业,将紧随发展趋势,结合公司项目分布较广的区位优势深度挖掘存量资产附加值、提升项目处置能力和技术工艺,加快项目转入运营。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8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要求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强化监管力度等方式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动 100 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到 2025 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坚战、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最终目标。作为环保企业,在运营管理中推动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构建无废城市的有效途径;大力推动区域性综合处置布局将有利于实现全面绿色低碳发展。公司下属环卫业务、再生资源业务联动发展,践行垃圾分类收运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着力推进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利用。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规划》旨在进一步激发地方政府落实重点流域保护治理责任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相关工程项目建设,推进重要湖泊和大江大河综合治理,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规划》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城镇水污染防治体系,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持续提高,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截至目前,公司已在规划范围涵盖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拥有部分污水处理项目,后续,公司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提升出水水质,以技术手段解决污染防治和流域治理问题。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业务涉及能源环保领域相关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市场开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 实现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数字环卫:依托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应用体系,结合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将车路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智慧技术与环卫运营、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服务系统融合,成为集环卫产业与数字经济为一体的创新型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
水务生态: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为核心,自有专利成套环保设备供应为驱动,业务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与保护、环境咨询评价、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环境服务,及自有专利环保成套设备供应工程服务、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服务。
零碳能源: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为基础,按用户需求量身定制,提供多资源融合、多技术集成和多能源输出的智慧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固废及再生资源:覆盖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危险废弃物及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电子废弃物处置、报废汽车拆解及再制造、生物柴油资源化再利用、再生资源深加工、产业园区运营、生态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和再生资源线上交易等领域。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1、数字环卫服务业务主要采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环卫主管部门等签订相应协议,提供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政基础设施保洁清扫等一揽子城市环卫服务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清扫等智慧环卫服务领域,并衍生出环卫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环卫城市公共设施消杀等综合性城市服务项目。
2、水生态治理业务主要采取用BOT、PPP、EPC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签署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务许可经营;同时公司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领域具备并开展项目咨询评价资质业务。
3、固废处置业务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即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门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为特定区域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收取服务费,项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BOT、TOT、PPP、托管运营等。
4、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业务一方面是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和工信部制定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四机一脑”即废弃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及微型计算机进行拆解处理并申请国家基金补贴,另一方面是对报废汽车进行回收拆解并收取相应费用。公司同时在线上交易平台对拆解过程中可二次利用的塑料、贵金属等副产品进行销售。5、公司全资子公司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合加新能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产品的能力,建立了国内较为领先的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设备生产线。
(二)主要业务经营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提升各细分业务领域的管理效率,向现有项目要效益,集中有限的资金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重点难题,加快推进建设改造进展,实现项目稳定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换股吸收合并暨重大重组各项工作,同时对现有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盘整梳理,面临行业、市场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公司针对业务方向、技术升级等方面进行调整,依照相关会计制度对报告期停建项目、拟退出项目计提减值。报告期内,公司在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经营概述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在执行的环卫合同总规模约473.13亿元,年化合同额约31.26亿元。公司环卫业务总部于2021年8月迁往合肥,结合区域发展优势及业务特性,环卫板块对所属项目进行梳理,对部分区域项目采取直管试点,同时专项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狠抓项目运营回款工作。公司继续扩大无人环卫技术应用试点范围,在郑州、合肥等项目推广无人环卫场景应用。
2、报告期内,公司水生态治理业务持续稳定运营,同时推动各地项目的技术改造工作。水务业务项目规模共计336.1万吨/日,其中污水254.41万吨/日,中水11.5万吨/日,自来水81.7万吨/日。公司2021年度存量项目签订桦南二期委托经营协议,新增处理量1.5万吨/日。本年度南昌象湖水务提标改建工程、荆门夏家湾水务3期扩建工程、鹤峰华瑞走马污水处理厂等5个项目,收到政府正式商业运营批复。FBC工艺包技术在各地得以进一步推广运用,继完成浙江、陕西改造项目之后,该技术在雄安新区及甘肃相关项目得以运用。
3、报告期内,公司对所属固废项目进行梳理,部分项目由于资金的原因无法完工,基本不具备续建、改建或扩建的能力,公司决定终止对这部分项目的后续投资,集中资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转入运营,实现稳定收益。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在运营的固废项目总处理能力为6728吨/日,包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能力3500吨/日和垃圾填埋项目处理能力3133吨/日,医废处置项目在运营项目处理能力为95吨/日。
4、报告期内,公司下属10家从事废旧家电拆解业务的公司共拆解“四机一脑”430.51万台;3家从事报废汽车拆解业务的子公司共拆解4.55万吨。公司再生资源业务平台对于流动资金依赖度较高且应收账款回收进度缓慢,业务受资金影响较大,上半年基本陷入停滞状态。公司各项目公司积极拓展上下游合作渠道,探索资金困境下的运营模式,努力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同时积极与相关行业主管机构进行积极沟通,加快应收账款回收。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集中有限的资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项目收尾工作,及时退出对收益较差、建设陷入停滞的项目的投入。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将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持续运营能力放在首位,着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技术研发结合成果转化
公司下设环境研究院、浦华环境技术中心、智慧环卫技术中心等多个技术研发中心,公司坚持以技术突破引领企业创新,例如自有专利技术“基于厌氧缺氧流态化生物载体的污水处理强化脱氮除磷技术”,填补了国际上常温生产性污水处理厂研究的空白;自有专利技术产品“高压挤压机”成功应用于多个餐厨项目并稳定运行多年。公司持续以产学研多方结合提升企业活力,与多家高校联合开发提出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新思路,通过废物价值重构、技术矩阵式匹配实现系统多点共荣,达到餐厨(厨余)垃圾高值化利用的目的,为现有产业提质增效。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200余项发明专利和400余项实用新型,并获得10多项国家或省部级技术奖项和100多项其他技术奖项,已完成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申报成功国家课题3项、市级课题3项。
2、结合区位优势实现产业化协同发展
2021年度公司各业务板块管理总部进行搬迁,形成了多个业务中心,相关业务板块充分结合其临近市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实现公司在技术及产业链集成方面的协同化发展。通过对项目进行智慧化管理,提升环卫服务及垃圾分类业务附加值。同时,通过对已有的固废处置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系统处理、多能输出。凭借公司对废弃物末端处置的丰富经验,协同处置可辐射区域内的餐厨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污泥以及渗滤液商业处置、填埋场技术输出等其他协同,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逐步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处理目标。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所在行业发展趋势
1、稳增长基调下平稳推进双碳目标
2021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
双碳目标是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与发达国家对比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紧任务重,同时仍需协调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本次文件的出台是中央层面对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进一步提出主要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对完成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具有重大意义。在双碳目标的决策部署下,公司持续秉持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零碳能源业务、再生资源业务以及数字环卫业务将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2、垃圾分类市场机遇及拓展空间巨大
2021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城乡建设部最近共同发布了“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主要集中在垃圾分类,垃圾收运和垃圾焚烧方面,与碳中和的主题一致。与十三五规划比较,新规划的重点工作是垃圾分类机制,特别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地级城市和特别区域,如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建成垃圾分类系统。
截至2020年12月16日,首批开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覆盖率已达86.6%,生活垃圾平均回收利用率为30.4%,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从2019年的每天3.47万吨提升到目前的每天6.28万吨,成绩初步显现。而新规划则进一步推动在某些范围实施垃圾分类机制。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政府也提出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的目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到2025年底,达到70万吨/日左右,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到2025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
“十四五”是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目前,公司已有的垃圾分类示范点已建设社区服务亭和智能回收设备,同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强化宣教服务,紧密结合垃圾分类规范的逐步落地,公司持续推进垃圾分类项目落地,重点打造城镇、农村、农贸市场、机关单位等无废城市细胞体系,在前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公司所属数字环卫平台业务面临的市场机遇及拓展空间将有增量预期。
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潜在空间释放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目标为:到2030年,黄河流域人水关系进一步改善,流域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共治、环境共保、城乡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国家粮食和能源基地地位持续巩固,以城市群为主的动力系统更加强劲,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流域人民群众生活更为宽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203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国领先,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黄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长江、黄河水污染防治确认为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黄河保护增量空间预期增长,推进“十四五”环保空间释放。公司水生态治理业务持续稳定运营,同时保持技术引领的优势。公司在水务项目厌氧氨氧化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餐厨项目碳源提取、飞灰天然气熔融玻璃化技术等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并实际运用。未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4、循环利用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2021年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资源循环利用需求迫切,政策驱动行业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从当前国内外形势来看,资源安全面临着重大挑战,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资源利用水平需求迫切。《“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在国家政策催化驱动下,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将显著增长,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有望加快发展。
三大重点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六个行动计划,引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三大重点任务。为保障三大重点任务有效完成,《规划》进一步提出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五项重点工程,以及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提质、推进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六个行动计划。随着《规划》提出上述工程和行动计划落地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体系将不断完善,废旧物资、固废、建筑垃圾、废弃电器电子、废旧动力电池等资源再生利用程度实现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再制造产业、塑料回收利用等产业规模有望显著扩张。公司再生资源业务平台有望加快发展。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能源环保行业发展态势的重大变革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等外部因素,启迪环境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和愿景,已在环境全产业链上形成数字环卫业务、水务生态、零碳能源、固废与再生资源、有机以及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六大业务平台。公司新年度的经营战略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布署:
1、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研发实力
公司依托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应用体系,结合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商业模式,将车路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智慧技术与环卫运营、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服务完美融合,着力打造集环卫产业与数字经济为一体的创新型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技术手段的加入,直接加速了启迪环境“无人经济”的落地,公司推出的“无人”模式已在部分应用场景进行实地操作,未来,建设无人环卫生态体系将是公司重点突破的方向。
2、稳运营,提增效,谋发展
公司管理团队狠抓经营,深入剖析运营存在的问题,发现根源,制定解决措施,落地执行方案,形成闭环管理,促进项目提升。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实施策略,打破制约项目发展的枷锁和瓶颈。完善正向激励体系,强化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提质增效。摸排全国市场,找准重点项目,配备开发人员,开发渠道资源,通过引入优质合作企业,充分发挥公司品牌优势,轻资产运营方式拓展。
3、双碳目标下聚焦核心业务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启迪环境持续聚焦固废产业链及水环境治理等核心业务,以“零碳无废城市建设者”为使命,践行“技术、产业、资本”三螺旋发展体系,沿着技术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路径持续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三)面对未来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
受金融去杠杆、校企改革、环保行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融资环境持续处于不利状态,公司同时面临资金支付及日常经营维稳的双重压力截至20221年底,公司到期未能如期偿还或未能顺利申请办理展期业务的金融借款总额为*万元。应对措施: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尽快推出一揽子解决方案;积极申请控股股东及吸收合并合作方的直接资金资助;与政府谈判,缩短运营回款周期、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退出部分资金投入量大后期效益较差的建设项目并进行结算;出售部分资产回笼资金,解决公司目前所面临的阶段性资金压力。
2、项目建设及运营压力大
环保项目的建成投产与当地环境民生息息相关,公司建设进度受资金及疫情影响较大;同时公司所属300多个项目公司、7万多员工,相关运营成本支出和项目运营回款周期存在错配。
应对措施:加强项目前期审批,同时多渠道拓宽融资,盘活存续项目建设资金。集中有限资金投入收尾项目。与项目业主方积极沟通,增强项目回款。
3、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
公司部分细分业务因为其行业特性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形成对公司日常经营资金的占用。随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的不断增加,使得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坏账风险。
应对措施:根据公司目前资金情况,对业务布局进行调整,优先推进投资周期短、现金流好的项目转入运营,优化公司整体业务结构;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防范资金风险。持续提升公司项目运营水平,挖掘项目价值,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启迪环境主营业务包括固废收集处置全产业链及水务生态综合治理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启迪环境下辖有数字环卫、水生态治理、零碳能源、固废与再生资源、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五大业务平台,涉及能源环保领域相关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市场开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环节,实现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一)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数字环卫:依托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应用体系,结合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将车路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智慧技术与环卫运营、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服务完美融合,致力于提供集环卫产业与数字经济为一体的创新型城市环境综合服务。
水务生态: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为核心,自有专利成套环保设备供应为驱动,业务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保护、海绵城市建设、景观水体生态综合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环境咨询评价、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环境服务,及自有专利环保成套设备供应工程服务、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服务、以及高附加值先进环保产品的引进、消化与研发。
零碳能源: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为基础,业务针对能源转型中的主要矛盾,贯通能源生产和转化、存储与输配、应用、回收与再生循环过程,依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按用户需求量身定制,提供多资源融合、多技术集成和多能源输出的智慧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助力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固废及再生资源:核心业务围绕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危险废弃物及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电子废弃物处理处置、报废汽车拆解及再制造、再生资源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园运营、生态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以及再生资源线上交易等领域展开,形成了多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
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具有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产品的能力,建立了国内较为领先的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设备生产线,具备独立制造传统环卫车辆和新能源环卫车辆的生产能力。
(二)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专注于提供全产业链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承接国内重点环保工程投资、建设、运营项目,随着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化的推进,我公司主要采用EPC、BOT、服务采购等多种形式与客户展开深层次合作。
1、数字环卫服务业务主要采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环卫主管部门等签订相应协议,提供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中转站建设、市政基础设施保洁清扫等一揽子城市环卫服务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清扫等智慧环卫服务领域,并衍生出环卫市政设施建设维护、环卫城市公共设施消杀等综合性城市服务项目。
2、水生态治理业务主要采取用BOT、PPP、EPC等方式,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签署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务许可经营;同时公司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领域具备并开展项目咨询评价资质业务。
3、固废处置业务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即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门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为特定区域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收取服务费,项目具体实施方式包括BOT、TOT、PPP、托管运营等。
4、公司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业务一方面是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和工信部制定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对“四机一脑”即废弃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及微型计算机进行拆解处理并申请国家基金补贴,另一方面是对报废汽车进行回收拆解并收取相应费用。公司同时在线上交易平台对拆解过程中可二次利用的塑料、贵金属等副产品进行销售。5、公司全资子公司合加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装备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合加新能源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立自主开发研制新产品的能力,建立了国内较为领先的环卫专用车及环保设备生产线。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持续秉持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各细分业务领域遵循原有的发展规划进行推进,公司数字环卫运营服务业务市场规模保持稳定,继续推广无人环卫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试点推广;公司水生态治理业务坚持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充分结合,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生态建设、雨洪管控等细分领域不断实践发展创新;零碳能源业务集中资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终止部分建设进度陷入停滞、后期资金量需求大、预计经济效益差的项目;再生资源业务经营采取规模动态调整机制,向内控潜提质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换股吸收合并暨重大重组各项工作,同时对公司所属资产进行全面梳理,持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在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经营概述如下:
(一)数字环卫业务处于稳定发展态势,技术推动无人环卫领域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环卫业务持续稳定,新签约环卫运营项目约70项,公司在执行的环卫合同总规模约435.66亿元,年化合同额约37.05亿元。在拓展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市场的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垃圾分类项目落地,重点打造城镇、农村、农贸市场、机关单位等无废城市细胞体系,在前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截止目前,垃圾分类在运营项目合同总额总计16,212.96万元,涉及10个地级市。公司继续扩大无人环卫技术应用试点范围,在郑州、合肥等项目推广无人环卫场景应用。
2021年上半年,公司环卫业务将项目的提质增效工作放在首位,着眼于控制采购成本、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提升人员效率,同时推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了“凝心聚力求发展、精耕细作要效益”的发展思路。
(二)水生态治理业务稳定运营坚持技术引领
报告期内,公司水生态治理业务持续稳定运营,同时推动各地项目的技术改造工作。水务业务项目规模共计351.41万吨/日,其中污水249.21万吨/日,中水11.5万吨/日,自来水90.7万吨/日。在运营项目管理方面,持续做好检验防护工作,保证污水出水水质和供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加快推进项目新建、改造收尾工作,目前已竣工验收的31个项目,3个项目已完成通水。FBC工艺包技术在各地得以进一步推广运用,继完成浙江、陕西改造项目之后,该技术在雄安新区及甘肃相关项目得以运用,报告期内,相关改造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三)固废项目梳理整合
报告期内,公司对所属固废项目进行梳理,部分项目由于资金的原因无法完工,基本不具备续建、改建或扩建的能力,公司决定终止对这部分项目的后续投资,集中资金,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转入运营,实现稳定收益。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在运营的固废项目总处理能力为11,540吨/日,包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能力6,840吨/日和垃圾填埋项目处理能力3,210吨/日,医废处置项目在运营项目处理能力为20吨/日;公司下属8个有机固废处置项目在运营的总处理量达1,470吨/日。
(四)再生资源利用:寻求项目附加值提升,突破发展困境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10家从事废旧家电拆解业务的公司共拆解“四机一脑”59.68万件;3家从事报废汽车拆解业务的子公司共拆解2.27万吨。
公司再生资源业务平台对于流动资金依赖度较高且应收账款回收进度缓慢,业务受资金影响较大,上半年基本陷入停滞状态。公司各项目公司积极拓展上下游合作渠道,探索资金困境下的运营模式,努力摆脱目前的发展困境,同时积极与相关行业主管机构进行积极沟通,加快应收账款回收。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集中有限的资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项目收尾工作,及时退出对收益较差、建设陷入停滞的项目的投入。公司后续将加速继续推进与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的吸收合并暨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实现股权融合及产业融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引领路线、全产业链综合发展路线,着力增强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能源环保一体化提供产业平台支撑。
1、坚持技术引领
公司坚持深度挖掘技术,实现高品质发展,以技术孵化为驱动,以技术集成为优势,带动环境产业模式创新和升级,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结合能源环保一体化发展战略开展研发工作。公司设立的环境联合研究院已与近60所高校、近20所研究机构进行科技成果对接。研究院设立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与多位行业知名教授专家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工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主申报并取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超过500项,并获得10多项国家或省部级技术奖项和100多项行业荣誉,已完成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或申报国家级、省市级课题8项。目前,环境研究院就新型生物质碳源技术、超高温(110℃)堆肥技术、飞灰熔融技术与相关院校密切对接并推广项目实施,移动床内构件热解技术、低能耗生活垃圾高压挤压干湿分离设备等技术亦在加速推进技术成果转化进程。
2、产业链协同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五大业务板块持续协同发展。
构建无废城市,实现固废处理资源化是公司构建环保行业产业链的目标所在。公司充分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对项目进行智慧化管理,提升环卫服务及垃圾分类业务附加值。同时,通过对已有的垃圾发电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系统处理、多能输出。凭借公司对废弃物末端处置的丰富经验,协同处置可辐射区域内的餐厨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污泥以及渗滤液商业处置、填埋场技术输出等其他协同,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真正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处理。公司作为数字环卫业务在区域联动、产业链延伸、项目管理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浙江启迪生态作为公司管理有机固废业务的平台,积极结合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推进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债务偿付压力较大
受金融去杠杆、校企改革、环保行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融资环境持续处于不利状态。报告期内,公司部分金融债务到期亟待偿付,融资业务推进陷入停滞,公司面临流动性困境。截止2021年6月底,公司到期尚未归还的债务本金合计为57,661.28万元(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债务形式)。
应对措施: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尽快推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同时积极申请控股股东方直接资金资助、加强项目资金回款、加快应收账款回收、退出部分资金投入量大后期效益较差的建设项目、出售部分子公司股权或资产以及积极推进吸并暨重大资产重组等方案,解决公司目前所面临的阶段性资金压力。
2、项目建设完工压力大
环保项目的建成投产与当地环境民生息息相关。公司投资建设的固废处置、水环境治理等项目融资工作开展难度较大,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投入量大、工期紧,部分项目建设推进困难。
应对措施:加强项目前期审批,同时多渠道拓宽融资,盘活存续项目建设资金。通过资产处置的方式回笼资金,投入收尾项目。
3、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
公司部分细分业务因为其行业特性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形成对公司日常经营资金的占用。随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的不断增加,使得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流动性风险或坏账风险。
应对措施:根据公司目前资金情况,对业务布局进行调整,优先推进投资周期短、现金流好的项目转入运营,优化公司整体业务结构;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防范资金风险。持续提升公司项目运营水平,挖掘项目价值,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
收起▲
一、概述
由于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在全国布署的各级子公司复工时间有所不同,建设运营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公司努力克服期间困难以及不利影响,在有序安排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调配各项人力、物力以及资金资源,努力复工复产,做好与公司各项目所在城市属地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安全运营及公共服务,保障了疫情期间公司环保业务的正常开展,尽最大努力将疫情对经营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持续秉持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在各细分业务领域发展方向上,公司数字环卫运营服务业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环卫业务在园区无人环卫服务应用领域实现较大突破;公司水生态治理业务继续依托于技术创新优势,项目整体运营水平得以提升;零碳能源业务稳定夯实,结合能源环保一体化发展路线,进一步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收入规模呈现增速;再生资源业务经营采取规模动态调整机制,同时适时提升产品附加值以突破困境,向内控潜提质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实施战略调整布局,主营业务收入结构持续由工程建设业务过渡向市场运营服务业务转型,运营收入总体规模趋于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2,076.4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5,568.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27%;利润总额-147,455.0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0,494.0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3.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3,653.0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7.52%。由于公司建造服务类收入持续下降;同时因公司战略调整,对部分在建项目风险重新评判,依据合同的相关约定和财务测算计提减值及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公司会计政策的规定,公司根据测算后的预计信用损失率及按照个别认定方式,针对应收款项计提预期信用减值损失。公司本年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在环境产业各细分领域经营概述如下:
(一)数字环卫业务处于稳定发展态势,衍生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环卫业务受益于垃圾分类政策推动,区域业务布局呈现多样化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新签约环卫运营项目超过150个,环卫业务目前已遍及20个省份,3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95个地级行政区。截止2020年底,公司在执行的环卫合同总规模约460.23亿元,年化合同额约38.86亿元。在拓展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市场的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垃圾分类项目落地,重点打造城镇、农村、农贸市场、机关单位等无废城市细胞体系,在前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公司目前已签署的垃圾分类等创新业务合同总额约1.46亿元。
2020年度,受到新冠疫情爆发的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技术手段实现无人经济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课题。公司所属数字环卫板块依托公司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应用体系,结合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商业模式,将车路云、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智慧技术与环卫运营、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等城市环境服务融合,着力打造集环卫产业与数字经济为一体的创新型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公司推出的“无人保洁”模式已在部分应用场景进行实地操作。从行业政策上,新固废法的出台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制度,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确立生活垃圾分类的原则。公司所属数字环卫业务作为环保细分领域的优质赛道,业务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公司城市环境服务业务基于“互联网+”的理念,打造了集环卫运营、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公厕建设与运营、再生资源回收、社区服务、园林绿化、路灯及道路管养等城市环境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公司在西安、宜昌、上海等地环卫一体化结合垃圾分类业务实践。报告期末,公司的数字环卫业务在全国27个省市区范围内拥有超过200家项目公司,运营项目超过400个。
(二)水生态治理业务稳定运营、技术引领
2020年,公司水生态治理业务持续稳定运营,同时保持技术引领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运营管理水平。本年度,水务板块项目规模共计352.43万吨/日,其中污水250.23万吨/日,中水11.5万吨/日,自来水90.7万吨/日。新增开封市新区第二水厂供水项目,并对鹤峰县容美镇污水处理厂、昌邑城北污水厂实施了提标改造工程。2020年度,公司已竣工验收水务建设项目25个,8个项目已完成通水。在核心技术应用推广方面,FBC技术经科学成果鉴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成功入选《2020年水污染防治技术、产品、服务推介目录》、《2020年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及《2020年绿色“一带一路”技术储备库技术名录》多个环保技术推荐及示范名录,且该工艺在江浙地区得以推广应用并获得高度认可。纤维转盘滤池目前已拥有11个系列70余个型号,已成功在北京、浙江、山东等多个省市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工业企业中被应用,实现了污水排放或回用水质的提升。
(三)零碳能源构建变废为能新业态
报告期内,公司零碳能源业务结合项目所处区域的工业及经济特性,融合“变废为能”和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及工艺路线设计,为周边需求端客户提供智慧能源环保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开展包括规划设计、投资、设备制造与集成、建设和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构建清洁、环保、循环、智能的新型基础设施和零碳无废的项目新业态。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在运营的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总处理能力为14,850吨/日,包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能力10,800吨/日和垃圾填埋项目处理能力4,050吨/日;公司目前共有9个危废及医废处置项目,在运营项目处理能力为137.7吨/日。期末公司固废处置总处理规模达4万吨/日(含在建)。公司通过高效管理保证了各项目在报告期内的平稳运营,各在建项目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为项目所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固废法明确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作为固废处置原则。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医废处理、危废处理、有机固废处理等固废处置各细分领域纵深发展,同时积极开展融合废能利用(城乡废弃物利用+工业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储能、节能、智能和环保技术的智慧能源环保一体化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零碳能源中心所属重庆、沂水、亳州、楚雄垃圾发电一体化项目已见成效。
(四)再生资源利用:寻求项目附加值提升,突破发展困境
2020年度,公司下属10家从事废旧家电拆解业务的公司共拆解“四机一脑”396.73万件,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00万件;3家从事报废汽车拆解业务的子公司共拆解2.99万吨。
公司再生资源业务平台对于流动资金依赖度较高且应收账款回收进度缓慢,2020年初以来再生资源行业前端原材料回收量总体受疫情影响有所降低,公司2020年度对废旧家电折解业务进行了总量控制,依据政策及行业变化对各级子公司采取生产经营动态调整机制及适时优化处理品种结构,采取对外调整规模结构以及向内提质增效挖潜以突破经营发展困境。报告期内,公司环卫业务稳中有增,水生态治理业务、固废处理业务平稳运营,再生资源业务向内提质增效,公司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路线,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公司践行了“零碳无废建设者”的使命,通过技术研发、项目综合管控等措施实现了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公司从客户角度出发,提供集综合治理、经济用能、绿色发展的需求为一体的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0年度,公司坚持技术引领、全产业链综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凭借自身技术、产业以及已建成项目的区域规模等综合优势,践行技术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发展路径。
1、坚持技术创新支持发展
2020年度,公司坚持深度挖掘技术,实现高品质发展,技术研发遵循“五化”原则,即“产品化、集成化、参数化、数据化、智慧化”,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结合能源环保一体化发展战略开展研发工作。公司设立的环境联合研究院已与近60所高校、近20所研究机构进行科技成果对接。研究院设立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已与6位院士、20多位知名教授专家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工作。
2020年度实现技术成果转化落地3项,1项技术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参与3项国家标准制定,获得4项省部级科技奖项,通过1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证,截至2020年度,公司拥有200余项发明专利和400余项实用新型,并获得10多项国家或省部级技术奖项和100多项其他技术奖项,已完成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实施国家课题3项,申报成功省市级课题5项。2020年,公司在水务项目厌氧氨氧化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餐厨项目碳源提取、飞灰天然气熔融玻璃化技术等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并实际运用,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公司开发并投入使用的撬装式高温蒸汽灭菌装备在公司支援武汉疫情期间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2、产业链协同推进
2020年,公司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固废处置拓展热电联产、环卫业务布局垃圾分类、环保装备制造业深度结合无人经济、再生资源深耕资源再利用、水务生态保障城市供排水业务同时协同渗滤液处置,各业务板块呼应发展,拓宽市场覆盖广度,增强公司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构建无废城市,实现固废处理资源化是公司构建环保行业产业链的目标所在。通过对已有的垃圾发电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系统处理、多能输出。凭借公司对废弃物末端处置的丰富经验,协同处置可辐射区域内的餐厨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污泥以及渗滤液商业处置、填埋场技术输出等其他协同,真正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处理。
公司作为环卫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区域联动、产业链延伸、项目管理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随着环卫服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及行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3、部分环保业务细分领域市场储备已成规模
2020年度,公司坚持全产业链综合发展路线,涉及数字环卫、水生态治理、零碳能源、固废与再生资源以及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诸多细分领域,并在主要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市场储备。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固废处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体系,并在业内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拥有较多在建项目储备;数字环卫板块依托公司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应用体系,运营网络已成规模。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所在行业发展趋势
(一)垃圾分类业务催生城市环境服务新契机
2021年1月,国管局、住建部、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强调了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在机关、医院、学校等不同类型公共机构中遴选建设一批有特色、可示范、见成效的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在环卫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垃圾分类的政策导向为环卫业务引入了更多元素,横向包括垃圾分类的运营、分类收运、中转站升级等。纵向主要包括在分类后新的垃圾品种带来的处理或利用需求,主要包括厨余垃圾、餐厨垃圾、装修垃圾等的资源化利用及处理,垃圾分类政策将有利于环卫与再生资源业务协同推动。目前,公司已有的垃圾分类示范点已建设社区服务亭和智能回收设备,同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强化宣教服务,紧密结合垃圾分类规范的逐步落地,公司所属数字环卫平台业务处于环保细分领域的优质赛道。
(二)区域水环境治理的绿色变革
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法规的颁布旨在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水务领域相关法规的出台对行业企业进一步提升生产运营能力,持续研发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路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公司水生态治理业务平台面临的市场机遇及拓展空间将有增量预期。
(三)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2021重点工作之一,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深度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明确的、可落地的行动目标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2025年要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2035年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可以预期,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伴随着产业驱动政策的密集出台,对于处于固废领域前后端枢纽的数字环卫业务以及环卫车辆装备研发制造业务将面临较好发展机遇。
(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同时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与环保行业关联紧密。从环保做起,也成为沿黄流域各地政府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突出抓手。
2、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伴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开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成为国家的顶层设计需求,环保立法执法继续扩大化、精细化,区域管理立法、行业发展规范路线出台,对环保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环保行业持续向“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营”转变。
启迪环境作为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和愿景,已在环境全产业链上形成数字环卫业务、水务生态、零碳能源、固废与再生资源以及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五大业务平台。公司新年度的经营战略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布署:
(一)坚持技术引领,科技赋能数字环卫业务
目前,公司打造的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和无人环卫商业模式已在园区、社区等多个应用场景中进行实践,通过结合公司已有的环卫云数据系统,在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用工成本,公司环卫项目运营持续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推进。未来,融合低碳化、清洁化作业的总体需求,这一无人环卫的商业模式将继续升级并推广运用。
(二)加强安全环保管控及可持续发展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环保的防护措施,从严管理,强化隐患监督检查和整改落实,加强安环团队建设及培训宣传,进一步提高公司本质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在公司发展的同时兼顾员工利益、社会利益,实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提升项目质量
公司将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流程再造、管理创新等措施,以及提升员工应会应知技能、激发员工内在动力热情、采纳员工合理化建议等手段,开展基于工作实践和存量项目改造的全面创新热潮。继续加快存量项目建设,提高运营项目的管理质量和处理工艺,切实提升项目运营水平,提高项目收益,实现企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四)公司发展深度融合国家战略
基于国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远期目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行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迫在眉睫,公司将依托现有市场份额及规模影响,制定与企业相适配的碳达峰行动方案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广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提升包括垃圾发电、水生态处理、再生资源等项目生产工艺,通过技术创新手段实现生活垃圾的清洁、高效处理。同时在储能、自动化环卫作业、环卫装备智能化等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国家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合作,拓宽节能环保等领域技术装备和服务合作等发展方向与公司主营业务高度契合,公司优势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挥。
(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响应并购重组政策支持
2021年初,伴随着校企改革的深化,公司与河南投资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城发环境拟对启迪环境进行吸收合并,这次吸收合并完成后,黄河环境将在黄河大保护方面持续投入,深入践行黄河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次合并将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以城发环境在省内的绿色环保产业布局为基础,以启迪环境的全国产业链布局及科研技术优势为依托,结合双方在项目管理、用人机制、技术路线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更优的“专业化管理+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环保治理水平,重组后的黄河环境更有利于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积极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并符合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相关政策导向及监管要求。
4、未来面对的风险
(一)在建工程总量较大
公司在建项目总额较大,项目后续建设需持续投资,公司已及时终止了部分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项目,但部分项目仍亟待资金投入。2020年度,公司建设项目进度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影响,有交通受阻、原材料获取困难等情况,建设及管理成本较往年有所升高,进一步影响公司利润情况。
应对措施:加强项目前期审批,保证安全质量条件下缩短在建工程工期,促使项目提前进入运营回收期;多渠道拓宽融资,盘活存续项目建设资金。
(二)应收账款较大的风险
传统环保行业商业模式在于资金驱动以及政策驱动。随着公司应收账款数额的不断增加和客户结构及账龄结构的改变,如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增大,则可能使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流动性风险或坏账风险。同时,公用设施、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相关工程建设需多项审核和批准及其投资驱动的特性,项目开工的前期时间拉长,也对公司资金构成影响。
应对措施:首先,公司从战略布局层面会详细分析各板块的商业模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析其应收账款、资金周转速度和运营效率,依据分析结果进行整体布局;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断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提高资金运转效率,进一步控制风险。其次,公司集中资源保留最有效率和价值的业务,主动做减法,在选取优质项目标的的同时制定运营效能提升计划以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最后,持续提升公司项目运营水平,挖掘项目价值,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
收起▲
一、概述
2020年上半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能源环保行业发展态势的重大变革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等外部因素,公司持续聚焦固废产业链及水环境治理等核心业务,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践行“技术、产业、资本”三螺旋发展体系,沿着技术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路径持续发展。2020年4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最新修订之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明确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作为固废处置原则,同时对各地垃圾分类实施加快落地提出了要求。此次全面修改固废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大任务。对公司和所有环保企业都是机会和挑战并存,固废法的实施将完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制度,公司作为国有控股环保上市公司将严格自律,采取规范的固废污染环境防治措施,积极贯彻实施环保行业相关标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及地方出台的各项政策文件分别在医废处理、环卫、设施消杀、公共环境消毒和环卫人员防护等领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上环保治理需求的逐渐细化都将伴随着环保产业的进一步扩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在保障企业平稳运行、员工健康安全的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之中。公司零碳能源平台、固废与再生资源平台、水务生态平台、城市环境服务平台积极协助各地政府部门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切实履行公司社会责任。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361.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41%;利润总额35,599.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057.8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78%。
(一)能源环保一体化深入推进,固废处理项目效益得以提升
公司零碳板块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基础,在区域内提供融合废能利用(城乡废弃物利用+工业余热利用)、可再生能源、储能、节能、智能和环保技术的智慧能源环保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以实现区域内的协同处理、系统能效提升及多能输出。目前,公司在河北辛集、山东沂水等6个已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当中推广应用能源环保一体化协同处置。以重庆发电项目为例,公司对其进行了综合性垃圾能源站试点改造后实现了与餐厨处理和污泥处理项目协同,同时增加了沼气燃机发电和锅炉增容的系统性能效利用。以上经改造项目的综合收益在报告期内均得到了有效提升。零碳板块在实施的郑东科技城低碳环保智慧园区供能项目建成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预计超过40%,二氧化碳减排率接近20%。
公司目前运营(含试运营及调试阶段)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处理能力约为12,800吨/日;公司在运营的有机固废项目处理能力为1,060吨/日;公司在湖北宜昌、安徽淮南、黑龙江佳木斯、内蒙古通辽等地的医废、危废处理项目均处于稳定运营的状态。疫情期间,启迪环境18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的1,000多名员工一直坚守在岗位,生产设备24小时连续稳定运行,平均每天处理垃圾量1万余吨。疫情发生后,启迪环境共有12家医废项目公司纳入市级应急管理单元,部分项目满负荷处置医疗废弃物,运营医废项目总处理量达7200吨/年、危废项目达3.66万吨/年。公司在建工程中大部分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所放缓,公司各个区域的项目公司在疫情缓解后复工复产逐步恢复,同时通过多渠道融资方式加快解决项目建设进度等问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全面复工复产。
(二)城市环境服务板块搭载大数据平台,垃圾分类业务增长明显
报告期内,公司环卫业务平台更名为“启迪城市环境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城服”)。伴随着子公司更名完成,公司城市环境服务提供商的定位更为明确。环卫业务作为环保细分领域的优质赛道。目前市场规模增量显著,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启迪城服成为集环卫运营、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公厕建设与运营、再生资源回收、社区服务、园林绿化、路灯及道路管养等城市环境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作为政府的“垃圾分类助手”,一地一策,打造城镇、农村、农贸市场、机关单位等无废城市细胞体系,实施专业综合效益最大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推动该体系的试点建设。目前,杭州萧山模式、上海青浦项目均得到了当地居民及政府的一致肯定。报告期内,垃圾分类业务合同超1亿元,项目分布全国26个省份,截止目前在执行的合同总规模超470亿元,年化合同额约45亿元。
(三)技术引领与市场拓展相结合,水环境治理业务稳定增长
2020年上半年,公司水环境治理业务继续夯实,全面复工后公司加速存量项目提标提质工程建设,部分项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公司水环境治理项目规模共计350.18万吨/日,其中污水267.98万吨/日,中水11.5万吨/日,自来水70.7万吨/日,新增项目包括开封市新区第二水厂供水项目、中国微车配件产业基地污水提标工程、嘉鱼县污水项目提标改造工程等。公司
自主参与研发的纤维转盘滤池目前已拥有11个系列70余个型号,成功应用在北京、浙江、山东等20余个省市的600余个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工业企业中,实现了超过3,000万吨/日规模污水排放或回用水质的提升。同时,雄安浦华深度参与长江大保护,将领先的技术运用到区域内存量项目当中。
(四)调整自身模式,蓄势待发迎接发展机遇
公司共有10家子公司从事废旧家电拆解业务,报告期内拆解量为119.48万台,公司共有3家子公司从事报废汽车拆解业务,2020年上半年拆解量约3,800台,拆解量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上述拆解量变化主要原因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公司自身运营及上下游产业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目前各电废拆解项目公司着眼于产能的逐步提升以及疫情后的运营恢复。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零碳无废建设者”为使命,从自身优势出发,通过提升项目品质,切实将“环保治标、能源治本”的生态理念落到实处。伴随着环保细分领域的纵深发展,公司业务结构调整也随之加快。公司将继续通过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夯实公司业务基础,立足长远发展。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应收账款相关
传统环保行业商业模式在于资金驱动以及政策驱动。公司应收账款主要来自于固废处理收费、拆解收入及环卫服务费用,随着公司业务增长应收账款规模也有所上升,公司各项目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可能受到影响,存在流动性风险或坏账风险。同时,公用设施、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前期投资较大,对公司自身的资金占用时间较长,可能影响后续增长。应对措施:首先,根据对应收账款结构分析,环卫服务费用普遍账龄较短,通过采取积极的催收措施可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固废处理收费及拆解收入的主要客户均有较强的支付能力,随着新《固废法》、《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应收账款回收效率有望得到提升;公司自身密切跟踪资金周转及流动性情况,避免风险发生。公司集中资源保留最有效率和价值的业务,主动做减法,在选取优质项目标的的同时制定运营效能提升计划以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
(二)项目管理相关
公司固废处置及污水处理项目属于有较高生产风险的领域,同时需严格遵守相关环保排放要求,对工艺操作专业性要求也很高;公司环卫服务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路面作业环境较为复杂,路面车辆多、极端天气等因素都对生产运营构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应对措施:公司及各子公司均非常重视安健环工作,并在总部及板块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定期对项目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协助项目排除安全隐患;定期组织对项目管理人及专业操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专业水平,避免因操作失误等导致的安全风险;关怀员工生产作业环境,及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防护设备及补充物资,降低生产风险。
(三)市场优质资源相关
目前国内固废处理、水环境治理及环卫服务项目执行情况总体较为分散,部分地方企业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市场拓展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
应对措施:公司目前正在对接地方政府平台及大型环保能源类企业,计划在细分领域、重点区域内与外部合作方共同搭建业务平台,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资源,拓展市场;同时,公司与部分关联行业,如科技园区服务等进行深度合作,参与方案设计,将公司业务嵌入新开发的科技、工业园区之中,获取优质市场。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业务覆盖全产业链环境综合治理的企业,在环保行业具有集投资运营、技术咨询、工程建设承包、设备集成及安装、系统调试服务于一体的系统集成优势,并在环保各细分领域以及业内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公司凭借自身“技术、产业、资本”的优势,践行技术产业化、产业资本化的发展路径。
1、聚焦科技服务及研发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重视技术研发,加强技术储备,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型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工程示范。公司设立的环境研究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进一步提升公司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重点跟踪高校及科研机构在能源环保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公司自主研发的厌氧氨氧化脱氮除磷技术、混合有机垃圾高压挤压干湿分离技术、可溯源的垃圾分类技术等已有较多应用示范。同时,公司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在内的国内外近70所高校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重点跟踪转化技术80多项,其中新型生物质碳源技术、超高温堆肥技术、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技术等已运用于公司存量项目,实现了技术从研究成果到产业化落地的逐步转化。公司自主研发的可溯源的垃圾分类技术,顺应垃圾分类大势所趋,深度结合互联网技术优势,用“互联网+大数据”给城市装上“智慧大脑”,很好的实现了固体废物溯源及精细化管理。
截止目前,公司拥有200余项发明专利和400余项实用新型,并获得10多项国家或省部级技术奖项和100多项其他技术奖项,已完成国家863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项,申报成功国家课题3项,市级课题2项。
2、全产业链环境综合治理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几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固废处置拓展热电联产、环卫业务布局垃圾分类、再生资源深耕资源再利用、水务生态保障城市供排水业务同时协同渗滤液处置,各业务板块呼应发展,拓宽市场覆盖广度,增强公司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公司零碳能源板块以焚烧发电项目为基础,贯通能源“生产和转化、存储与输配、应用、回收与再生循环”的全过程,通过实施热电联产、为当地产业园供能等方式拓展项目效能,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的发电项目运营水平均有所提升。垃圾分类是无废城市建设的起点,启迪环境旗下的城市环境服务板块通过构建“互联网+”的环境云平台实现了环卫服务从前端分类、中端清运、后端处置、终端交易到能源循环,全流程的大数据采集、监控、分析和应用,使城市环境管理从“被动人工监控模式”向“主动智能统筹监管模式”升级。公司雄安浦华板块在报告期内继续着眼于核心技术应用推广,FBC技术经科学成果鉴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成功入选2020年《水污染防治技术、产品、服务推介目录》,且该工艺始终在江浙地区保持高认可度,在区域内项目的运用使水务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3、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与各个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积极推进公司业务发展,以细分行业、重点区域为战略出发点,持续扩大合
作优势。公司及三峡资本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雄安浦华的增资,增强了雄安浦华的资金实力和项目运作能力。雄安浦华重点关注长三角、华中、成渝,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水务项目市场,发挥公司技术优势,在长江大保护工作上与三峡集团建立全面深入合作伙伴关系,并于6月中标开封市新区二水厂供水项目。
启迪环境与启迪科技城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于双方前期在河北、河南等地园区的合作基础,双方将继续在园区能源环保项目以及共同构建先进能源环保技术产业集群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公司下属子公司浙江启迪生态作为公司开展有机固废业务的区域性平台公司,获得了诸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收到了相关项目扶持资金。
4、专业的项目管理能力
面对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公司专业的项目管理优势得以凸显。公司在宜昌、咸宁等地区的固废处理项目、污水处理项目及环卫运营项目充分联动,为保障当地的用水安全、保持环境卫生并降低二次污染风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疫情期间,公司各子公司成立防疫工作小组,包括监督、应急等职能,保障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合理调整疫情期间作业模式,保障人员安全;根据消杀作业标准及防护措施,全面落实所辖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及作业人员的防护工作;安放废弃口罩回收桶,每天按时消毒清理。公司各子公司在确保疫情期间安全作业的同时,也为项目所在地的居民营造了一个更为安全的城市环境。
公司高效的作业水平在紧急驰援武汉的过程中也充分展现。启迪环境驰援武汉抗疫工作队一天完成组建,一天完成入汉审批,一天一晚集结完毕,2月11日17时抵达武汉后,立即开始勘场、安装、调试。2月12日16时点火,试运营,2月13日11时30分首批医疗废物处理完毕,经过严格检测,处理物达到无害化的标准,全部合格。2020年2月,公司收到了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的感谢信。3月5日,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发布关于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的通报表扬,公司获得公益服务类突出贡献单位表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