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文

2020年河南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全文)

[ 农村经济 2019-12-24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农业人口大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规划和专项行动计划等,全省各地积极组织实施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河南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村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河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日益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指出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河南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同时大力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形象面貌,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截止2018年底,河南省有3.2万个行政村是经过合法村庄规划后建设的,占行政村总数的69.0%。全省3.3万个行政村有综合服务站,占行政村总数的73.4%;1.9万个行政村设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占行政村总数的41.7%。经过规划后建立的村庄,基本设施较为齐全,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行政村达到4.3万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4.5%,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时的2016年相比,增加了75.1%,占比增加了41.2个百分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的行政村达到1万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2.2%,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1.4倍,占比增加了12.9个百分点。大力推行的厕所革命和农村户用厕改造,让全省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的户数达到704.5万户,占常住户数的35.2%;有公共厕所的行政村达到1.8万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0.5%。截止到2018年底,全省基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有4.5万个行政村进村道路为柏油和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9.4%;有4.4万个行政村村内道路为柏油和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7.2%,与2016年相比,占比分别增加了1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

近年来,河南省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变,农民生活得到实惠。截止2018年底,河南省通电的村民小组个数达到37.4万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99.6%;通电话的村民小组个数达到37.1万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98.7%;通公共交通的村达到3.3万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1.4%,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19.3个百分点;通公路的村民小组个数达到35.5万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94.3%;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民小组达到24.3万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64.5%;安装了有线电视的村民小组个数达到32.9万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87.5%;通宽带互联网的村民小组达到35.4万个,占村民小组总数的94%。人居环境、农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只有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同经济建设等事业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才能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形成强大的生产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同时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经济保障,从而达到良性循环。新乡市新乡县刘庄村就是很好的例子。2018年,刘庄村村集体资产达到14.3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8.5亿元,名列全省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第二名。刘庄村居民已住进了配有中央空调、信息网、路网、电网、集中供热供气、供水排水、生活废水处理、休闲健身广场、中心花园、安保全天候监视系统等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智能化、花园式农民别墅。生活高质量的保障使刘庄村村民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爆棚,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集体建设中去。

(二)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

近年来,河南省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截止2018年底,全省行政村先进设施种植占地面积达到178.6万亩,设施林业占地面积达到130.7万亩,设施畜牧养殖占地面积达到36万亩,设施水产养殖占地面积达到50.3万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引领者。截止2018年底,河南省行政村有8.5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19.4万户社员。有9.2万户专业大户,2.9万个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达到1295.6万亩,占耕地面积总数的12.6%。以焦作市武陟县为例,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449家,其中,种植业558家,苗木103家,养殖324家,农机98家。形成了以大虹桥乡的蔬菜瓜果种植、谢旗营镇的苗木种植和鹌鹑养殖、乔庙镇的水稻莲藕种植等大型农民合作社为区域中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带动周边乡村合作社的快度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增值收益。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截止2018年底,河南省行政村有3.3万户农民开展了网上销售农产品,有1.2万户农民持有营业执照开展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村集体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对农户的带动辐射作用显著,农民增收效果显著。例如:漯河市源汇区干河陈村以村集体经营企业开源集团为投资开发主体,投资建设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8年,接待游客150万余人,村集体收入达到972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本村居民人均从村集体获得的收益达到9000元。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截止2018年底,全省行政村拥有农业企业2.3万个,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2万个。在村集体经营的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加工,或者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带动农、工、贸一体发展,形成产业链。比如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8.2亿元。南街村村集体成立的河南省南街村有限公司,立足于南街村的发展,是农、工、贸一体化的集体性质的村办大型集团公司,下属企业26个。以粮食深加工为主导产业,以生产多种方便食品为龙头,产业涉及印刷、包装、医药、旅游等,产品有13大类,近200个品种。

(三)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稳步发展村集体企业,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截止2018年底,河南省村集体收入为134.3亿元,其中经营收入为51.2亿元,占村集体收入总数的38%。村集体资产总额为726.9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24%。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令农民增收变为现实。比如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2018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8.5亿元,村集体资产达到14.3亿元人均从村集体获得分红2.4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7万元。201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0.74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18.2%。

(四)公共服务水平发展迅速,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全省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也在快速提高。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行政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达到1722个,收养和救助人数达到2.7万人;卫生室个数达到5.8万个,执业医师人数达到6.9万人,基本实现村村建有卫生室,村村拥有执业医师;小学校个数达到2.6万个,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5.1%,小学专任教师数达到33.7万人,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6.9%,小学在校学生数达到572.2万人,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0.8%;幼儿园、托儿所个数达到2.7万个,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5.4%;体育健身场馆个数达到4.5万个,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41.1%;图书室、文化站个数达到3.7万个,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12.2%。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对乡村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丰富了乡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截止2018年底,河南省行政村中县级以上文明村有928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0.3%;有4.4万个行政村有村规民约,占行政村总数的95.9%;有3.4万个行政村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占行政村总数的74.8%;农民业余文化组织个数达到4万个,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