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文

新中国成立70年对外经贸发展报告:货物进出口额突破30万亿元大关(图)

[ 贸易 2019-10-03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对外经贸作为连接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纽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区域经贸合作持续推进,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货物贸易跨越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创新,紧抓全球贸易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货物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国际市场不断拓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规模快速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进出口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货物贸易主要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根据计划要求进行,进出口始终在较低水平上徘徊。195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额为11.3亿美元,1977年为148亿美元,28年间货物进出口累计1487亿美元,年均增长不足10%。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对外贸易迅速发展。1978年至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增长223倍,年均增速14.5%,高出同期全球货物贸易平均增速7.5个百分点。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进入新阶段。我国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经贸合作,规范对外贸易秩序,推进贸易便利化,贸易规模不断取得新突破。2004年货物进出口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和2011年分别突破2万亿美元和3万亿美元,2013年再突破4万亿美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努力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货物贸易规模实现新发展。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超过4.6万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货物贸易大国地位不断稳固。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局限于同少数国家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货物贸易额占全球的份额较低。197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占全球份额为0.8%,列第29位。随着货物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我国货物贸易占全球份额和位次逐步提升。2001年,我国货物贸易占全球的份额提升至4.0%,列第6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货物贸易规模增长明显加快,相继超越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2009年,我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3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14-2015年保持这一地位。2017-2018年,我国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1.8%,其中出口占12.8%,进口占10.8%。

(二)结构逐步优化,效益稳步提升。

商品结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之后,随着工业体系逐步建立,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逐渐上升。总体看,改革开放前,我国货物贸易是以大量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制品。改革开放后,工业制品在商品出口中逐步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978年至2018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品所占比重由46.5%提升至94.6%。90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制品出口主力也由轻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机电产品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1990年至201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从111亿美元增加到1.5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9.0%,高于同期出口总额增速4.9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7.9%提升至58.7%。1999年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为30.0%,较1999年提升17.3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有力地提升了货物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贸易方式创新发展。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货物贸易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签订政府间协定、进行记账结算的易货贸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劳动力等资源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1年的6.0%提升至1998年的53.4%,有力促进了这一阶段货物贸易的发展。一般贸易作为直接进出口的贸易方式,能更真实地体现我国外贸主体的实际获利、更直接地反映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一般贸易占比逐渐提升,2010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总额的比重超过5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一般贸易占比迅速提升。2018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7万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7.8%,较2012年提升5.8个百分点。

(三)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市场布局更趋平衡。

遍布全球的多元化贸易格局逐步形成。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是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贸易伙伴相对集中,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市场货物进出口占总额的比重较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不断开拓新市场,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贸易持续较快增长,份额显著提升。2018年,我国贸易伙伴数量由1978年的40多个发展到230多个;对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之外的贸易伙伴进出口占比达57.7%。2001年到2018年,我国对东盟货物进出口占总额的比重由8.2%提高到12.7%,东盟已连续8年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紧密。2013年到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超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0%,高于同期货物贸易整体增速,占总额的比重为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