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文

2018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附图表)

[ 经济 GDP 2019-02-02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中商情报网讯:2018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34.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40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4%和6.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农业生产加快转型。201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07.26亿元,增长1.2%。农产品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粮食产量13.00万吨,同比增长1.5%,水果产量增长11.5%,肉类产量13.46万吨,同比下降2.0%,其中禽肉产量增长12.6%。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4.0%,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6.1%;电子产品制造业逐渐回暖,累计增速在三季度后逐月提升,全年增长2.8%;石油化工制造业下降0.2%。先进制造业中,电气机械、医药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9.2%和8.1%。部分传统行业也表现突出,增势较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5.8%、17.9%和9.8%。从企业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长7.3%,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6.5%,增速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

消费市场较快增长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65140.81亿元,增长11.7%。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56.19亿元,增长7.6%,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7.9%,住宿餐饮业增长5.8%。限额以上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中医药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4%、23.1%和22.7%。同时,消费需求追求品质化,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6.5%和12.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速2018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8.40亿元,增长8.2%,同比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建设改造项目投资3236.47亿元,增长16.2%,同比加快11.1个百分点。在富士康、乐金OLED等重点项目支撑下,工业投资高位运行,增长53.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6.0%,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5.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5倍。大项目引领作用显著,完成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共11个,合计完成投资1207.70亿元,增长1.2倍。

服务业增势良好。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947.71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占比最大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3.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6.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0%。与居民服务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增长平稳,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业营业收入增长16.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2.3%。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248.37亿元,增长20.9%,增速达年内各月累计新高。

金融存贷款增速提升。受贷款余额增速加快的拉动,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95537.41亿元,增长11.7%,增速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存款余额54788.09亿元,增长6.7%;贷款余额40749.32亿元,增长19.4%,贷款余额增速今年以来各月稳步提升。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增长18.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由负转正2018年,商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为年内各月累计增速首次由负转正,比2018年1-4月的增速最低点提高13.1个百分点,但比2017年全年13.7%的增幅仍回落12.7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增长7.1%,出口下降3.2%。进口逐月企稳增长,反映我市内需增长动能逐步增强。全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376家,增长1.2倍,合同外资399.59亿美元,增长2.0倍,实际使用外资66.11亿美元,增长5.1%。

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2018年,全市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9.8%、8.8%、6.1%。国际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完善,2018年,白云机场安全起降航班近48万架次,同比增长2.6%;旅客吞吐量6974.32万人次,增长5.9%;货邮行吞吐量249.33万吨,增长6.6%。广州港开拓、布局全球集装箱航线。截至2018年底已开通集装箱航线209条,其中外贸班轮航线103条;广州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2191.18万标箱,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五位。

物价涨幅稳中趋缓2018年,我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低于上年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6%和1.0%,涨幅在上年同期的高水平基础上分别回落4.2个和1.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剪刀差从上年的6.5个百分点缩小为3.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压力有所缓解。

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动能发展迅速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03:27.95:71.02调整为0.98:27.27:71.75,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73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66.5%,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互联网+”相关服务迅猛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8.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5.9%。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9.7%和13.4%,同比分别提高1.6个和0.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活力增强,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8.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进一步放缓,同比持平,而2017年为增长6.4%。重点发展领域投资加速推进,工业投资占比为16.0%,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长1.7倍,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60.2%,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56.1%;服务业投资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业、水利环境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8.5%、49.5%和40.4%。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技改投资大幅提升,同比增长11.1%,扭转了上年负增长的态势,增幅提升达19.4个百分点。民间资本“脱虚向实”成效显现,房地产业民间投资增速由上年增长13.5%转为下降5.2%;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民间投资则一改2017年负增长的局面,分别增长12.3%和5.7%。

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消费习惯、新商业模式引领新发展,2018年,广州市限额以上网上商店零售额增长15.4%,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个百分点。网络消费火爆带动快递业快速发展,全年快递业务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首次突破50亿件,达50.64亿件,增长28.8%。网络餐饮消费方式盛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增长62.4%。

产业新动能持续发力与新动能契合的高端、先进行业显现活力。先进制造业中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1倍和14.0%,转型升级行业中的保健品、化妆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3.7%和12.8%。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稳步铺开,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89.23亿元,增长2.0倍;全年产量2.82万辆,增长2.8倍。智能装备、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群的新产品快速增长。信息技术产品中的液晶显示屏产量突破8000万片,集成电路、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服务器、智能电视产量分别增长2.3倍、34.2%、26.1%和16.9%;新材料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2.0%;高端装备类产品中的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产量增长27.3%;专用设备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量增长37.7%。

三、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财政收入质量提升2018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2.30亿元,增长6.5%。财政收入质量积极改善,税收收入增长8.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9.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营改增”政策全面推行后,全市税收收入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为主,三项税种收入占税收收入的57.8%,全市税源结构较稳健。

企业经营提质增效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7.9%,明显好于全省、深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62%,同比提高0.21个百分点。201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8.8%,比上年末降低1.8个百分点,也明显低于全国的56.5%、全省的56.2%。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18.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利润增长较快,增速均在19%以上。能源清洁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4%,其中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4.3%;水泥、十种有色金属、粗钢、印染布、机制纸及纸板等“产能过剩”和污染行业产品产量持续下降。

居民福祉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8年,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9982元和26020元,分别增长8.3%和10.8%,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公共领域支出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41.0%和26.3%。

总体来看,2018年广州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工业、商业、投资、营利性服务业等主要领域运行平稳,经济新动能加快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和动力比较坚实。